《法令不能改变社会》,如何根治“法国病”? | 小惑读书

文化   其他   2024-12-05 20:01   四川  


  引言


1979年2月,Manufrance公司员工正在游行示威。


1979年1月,法国正值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的萧条时期。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克罗齐耶写道:“说出其国家的真相,就是说出其自身的真相,说出其种种变化不定与脆弱贫乏,说出其种种憎恶与梦想。这就是要承认其诸种矛盾冲突的存在以及其种种希望的魂牵梦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


米歇尔·克罗齐耶并非只专注于书斋学问,而是一位活跃在社会现实中的知识分子。他对现实具有敏锐的认知和深刻的洞察力,同时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对法国社会的了解超过常人,既热爱自己的祖国,也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他认为,若想让这个“法兰西疾病”困扰的社会康复并重获生机和活力,必须进行全方位、深入的改革。他坚信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需要广泛的协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不能仅仅依赖执政党和政府制定计划、颁布法令来实施。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关于法国社会变革的主张,呈现在《法令不能改变社会》一书中。



关于作者



米歇尔·克罗齐耶(Michel Crozier,1922年11月6日-2013年5月24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兰西科学院教授,法国组织社会学研究中心、巴黎政治研究院社会学高等教育部负责人,曾在哈佛大学和法国楠泰尔大学执教多年。他主持过多次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的实际功能的社会学调查,围绕权力现象和组织现象开展过多方面的研究,完善了社会学创始人之一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关于科层理论的论述。其代表作有《科层现象》、《行动者与系统》、《法令不能改变社会》等。


小惑荐语


虽然距离克罗齐耶创作《法令不能改变社会》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这本书对于我们今天认识“法兰西病”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这本著作中,克罗齐耶系统地总结了法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回答了两个关键问题:是否需要对法国社会进行改革以及如何进行改革。


 

什么是“法国病”?



在克罗齐耶看来,法国是一个由科层制官僚体系统治的、存在着无数阻断信息与行动的封闭系统的社会。简单来说,即国家的管理者与社会脱节,纯凭精英小圈子里的闭塞信息拍脑袋决策。这种“法国病”并不是法国的特产,而是每一个现代国家的通病,但由于在所有西方民主国家中,法国是最为中央集权的,所以在法国最为引人注目。小惑想到英国首相苏纳克曾闹出的笑话。他在访问一家收容所时居然问流浪者是否在做生意,甚至问他是否对金融感兴趣。一国政府首脑问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问题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英国《独立报》称,这位富翁首相为无家可归的迪安准备早餐时,对方问他:“你在解决经济问题吗?”迪安说他对商业感兴趣,苏纳克问对哪个商业领域感兴趣。当迪安回答金融时,这位首相说:“我曾经在金融行业工作。”他接着问道:“这是你想涉足的领域吗?”迪安则回答道:“是的,我也许想尝试,但是,我不知道,我想先度过圣诞节。”的人问道:“你在做生意吗?”迪安回答:“不,我无家可归。”


法国社会的基本架构由教育、公共行政管理和精英选拔三大体系构成,然而这些体系中存在着许多内在的矛盾和问题。这种矛盾贯穿于法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之中:首先在法兰西的民族心理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法国人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传统价值观,倡导消除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追求社会平等;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规章制度情有独钟,迷恋荣誉和特权。其次,在法国社会中,机构冗杂、权责繁复,各种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一个小问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法国的教育体系一方面普及全民教育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注重层级选拔的精英教育,为精英集团和技术官僚垄断权力提供了人才。法国的公共行政系统与精英学校通过一种特殊的精英招募方式,共同制造了一个由位居社会顶层的、为数不多的技术专家组成的很少接触国家的日常现实的官僚阶层,同时也制造了一种非正式的等级制度。


2018年4月18日,为抗议法国政府的移民政策,抗议学生封锁了巴黎政治学院,并打出来如“马克龙,你的学校被封锁了”、“让我们封锁精英大学”、“使巴黎政治学院成为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地方”等口号。


法国的公共行政管理体系经历了多次改革,虽然有助于提高人员凝聚力、加强权力集中,以专家治国的效率较高,但同时这些机构也变得庞大臃肿,法规制度日益繁琐,行政官僚主义问题日益严重。在各行各业,精英们垄断的权力越来越大,却不愿与民众分享。最令人担忧的是,政府公务员与民众之间产生了鸿沟和隔阂,官员视底层民众如牛马,而民众则视官员如猪狗;此外,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以及对企业的过度管控也在经济活动中显露出来。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缺乏竞争力,效率低下,而小型企业则缺乏活力,难以生存。社会失业问题不断加剧,经济发展步履维艰。


克罗齐耶所鞭挞的“用法令改造社会”即每当要实施某个新的决策时,左翼与右翼不约而同地选择建立更多的规章制度,颁布新的禁令,下达大量的指示。戴高乐、蓬皮杜、德斯坦这些右翼拖延改革,当知识分子盼来了锐意改革的左翼的密特朗,法国社会改变了吗?密特朗是一位伟大的总统,但在克罗齐耶看来,他仍然“遵循的是凭借法令进行变革的模式”,没有触及变革的根本。


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总统兼安道尔大公和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是法国第五共和首位主张左派社会主义的总统。


 

谁能救法国?



法国社会面临多个危机和内爆风险,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左右翼势力为法国的改革提出了不同方案。左翼社会党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一种简单而理想化的乌托邦主义。他们认为民众利益至高无上,主张加速国有化进程,增加国家对市场和私人领域的干预,以实现各种社会团体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右翼共和党则反对激进变革,他们不赞成通过摧毁现有制度进行革命般的改变。相反,他们主张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开放自由市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市场调控以提高社会效率。


然而,这两种方案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证明是不起作用的。首先,社会党所谓的“劫富济贫”政策被证明是左派一厢情愿的幻想。过度的经济干预不仅未能改善社会经济状况,反而加剧了中央集权的问题。同时,社会党政府试图通过国家整体利益来统合和取代各个社会集团的利益,必然导致国内出现利益分歧甚至分裂情况。另一方面,共和党的自由化政策虽然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依靠市场调节也带来了无序和混乱。资本的无限扩张和运作将导致新的垄断集团的形成,加剧了贫富分化问题,使穷人更加贫困,富人更加富裕,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2023年6月27日,法国巴黎郊区楠泰尔警察枪击17岁少年纳赫尔(Nahel)致其死亡的悲剧,引发了法国又一轮大规模骚乱。


克罗齐耶的药方:知识分子要负责



那么,法国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呢?“要重新设定改革的战略目标,人们改革的目的不是要毁灭对手,而是要把他们变为自己的盟友”。作者指出,法国的领导者和知识分子需要认清现实,并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仅仅依靠社会党的法令或共和党的自由主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错综复杂的法国社会关系问题。


克罗齐耶针对三大体系对症下药,提出发挥外省作用以改善央地关系、改革高校以开放精英体系、扩充合同制雇员以改革行政体系的三个药方。在此,克罗齐耶反复高呼知识分子要负起责任。“为了在未来走得更远,他们的任务不是扰乱社会秩序,而是让所有潜在的创新者能够从事创新实践,能够进行实验。”


法国改革所需,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7年竞选时所提出的:“共和国前进党旨在找到一种非左非右的政治道路,弥合左右翼的分歧。”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法国社会,不断演变的社会矛盾和难题,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应跳出门户之见,停止无休止的意识形态争斗和攻击,以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为导向展开建设性的对话和谈判,开放心态倾听对方意见,相互合作,寻求推动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克罗齐耶再三疾呼法令不能改变社会,无论左翼还是右翼,只谈意识形态而不脚踏实地是自掘坟墓。尽管此书已成书半个世纪,但仍能够当作一面镜子去看待今天的法国社会。“事实上,倘若变革的行动是政界领袖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它构成了政界领袖存在的根据与合法理由的话,那么变革行动就绝不仅仅只有人们所赋予它的单义性的价值内涵。”这句话本是克罗齐耶说密特朗的,但放到马克龙身上也很合适。当法国民众对左右两派政党的改革前景都深感失望,唯恐背上“欧洲病夫”和“欧元区定时炸弹”的恶名时,他们在2017年选择了马克龙这个不左不右的中间派“政治素人”。尽管马克龙在2022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但一旦他辜负了信任他能够推行改革的忠实选民,无论是极右的勒庞、泽穆尔还是极左的梅朗雄,都会马上展开对总统宝座的争夺。但无论民众选择谁,造成“法国病”的三大体系都难以撼动。



结语

在本文的最后,小惑以克罗齐耶在本书的最后一段话作结。


“我们究竟有没有能力来回应这一新的挑战?我们是否能够不去理睬这些表面现象与言语制造的幻觉,而重新走向现实?我们并非命中注定要惨遭某种厄运。法国社会,并非如同我们的精英人士所宣称和想象的那样,染上了“法国病”;这些精英,即知识界精英或政界精英,说到底应该鼓起勇气,在他们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行革命。为了在未来走得更远,他们的任务不是扰乱社会秩序,而是让所有潜在的创新者能够从事创新实践,能够进行实验。”



参考文献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3/jun/19/michel-crozier

[2] http://www.lapeniche.net/occupation_sciences_po/

原创编辑 | 杨孟昊

审核 | 陈璐迈、孙昊辰

(图源网络)



政治学的困惑
以政治学的思维,看待困惑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