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中国银行业协会中间业务专业委员会《2024年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报告》第一章,分别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城市商业银行,依次从整体、结构、管理手段角度深入分析了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报告全文)。
1
国有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发展总体情况及特点
从总量上看,国有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仍处于 银行业引领地位,2011年[1]至2023 年,国有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总量快速增长,由2011年的 3465 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4653 亿元,增长约 34%,年均复合增速 2.5%。2023 年,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银行业排名分别为第 1 位、第 2 位、第 4 位、第 5 位、第 6 位和第 9 位。
图 1.1 国有商业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2](单位:亿元,%)
从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看,国有商业银行低于股份行,且近年来呈下降态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由 2011 年的 19.1%逐步回落至 2019 年的 16.3%,2020 年财政部《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加强企业 2020 年年报工作的通知》明确信用卡分期付款收入不得在利润表中的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项目列示,2020 年营收占比降至 13.5%,近几年均保持在13%左右。
从发展增速看,出现两次重要拐点,可分为三个阶段。2011 年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高速发展,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超过 30%。2012 年至 2016 年期间,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稳定发展,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年均复合增速为 7.3%。2017 年之后为回落调整期,受资管新规出台,资本市场波动以及持续推进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叠加影响, 此阶段收入增速波动较大。
2017 年受减费让利政策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较上年下降 3.9%;2020 年之后受疫情及卡分期手续费核算规则调整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 13.7%;2021、2022 年,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出现波动;2023 年,受资本市场振荡、居民收入预期信心不足、公募基金费改等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继续负增长。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主要包括银行卡、结算 业务、投行顾问、承诺担保、理财及代理、托管业务收入等。 分产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银行卡收入占比先升后降。2011 年至 2019 年银行卡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占比逐年上升,2019 年银行卡收入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重达到 31.9%;2020 年之后,因核算规则改变,将卡分期收入调整至利息收入,银行卡收入总量下降明显,近三年收入占比平均为 17.3%。
图 1.2 国有商业银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二是结算与清算业务收入占比先降后升。2017 年之前, 结算收入增速较慢,2014 年至 2016 年连续三年负增长, 占比逐年下降, 由 2011 年 21.9%降至 2017 年的 17.1%。在此期间,国有商业银行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根据监管要求对部分支付结算类收费进行减免,部分银行还主动减免了账户管理费、年费等。之后,随着业务量的持续增加,占比逐年提升,2023 年占比达到 27.0%。
图 1.3 国有商业银行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三是投行顾问咨询等业务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近几年趋于稳定。2008 年金融危机后,该类业务市场需求增加带动收入增长,收入总量在 2013 年左右达到顶峰,后续随着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收入增速放缓。2014 年至 2018 年,投行顾问业务收入连年负增长,占比逐年下降。2016 年以后,收入占比基本保持在 9%-10%左右。
图 1.4 国有商业银行投行顾问手续费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四是担保承诺收入占比基本稳定。担保承诺类业务自 2011 年以后发展平稳,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承诺类业务收入占 比基本稳定在 5%左右。
图 1.5 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承诺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五是财富管理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上升,与政策调整、资本市场表现有关。2011-2016 年,财富管理类业务收入增长较好。受资管新规影响,理财、代理、托管等财富管理相关收入在 2017-2018 年出现拐点,下降明显。但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强化资产配置、渠道销售和投研能力,积极应对资管新规的影响,逐步提升理财、委托代理和托管业务规模,2019 年以后相关业务保持较好增长,代理及理财业务在手续费中的占比由 20.0%增加至2021年的29.8%。
从增速看,2020 年-2021 年由于资本市场开始活跃,财富管理类业务收入增长迅猛,其中代理及理财业务连续两年保持高增长,增速分别为 19.7%和 16.5%,托管业务增速稳定。2022 年以来,债市、股市震荡,产品净值出现波动,客户避险情绪加剧,代理及理财业务收入持续下降,托管业务收入增速也有所回落。
图 1.6 国有商业银行代理及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图 1.7 国有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1)组织架构
中间业务产品多、范围广、结构复杂。为更好地管理中间业务,国有商业银行遵循牵头管理、条线协同、统筹协调的管理原则,建立了中间业务管理组织架构。一是财会部或资负部牵头全行中间业务管理。负责制定中间业务管理制度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及规划,编制中间业务收入及业务计划,统筹价格管理,组织协调各业务部门和分行推动全行中间业务发展。二是业务部门管理中间业务产品。负责条线产品研发与推广,制定产品管理办法、操作规程,推进本条线中间业务计划的完成等。业务部门基本按照中间业务产品类别或服务客群进行设置,专业化特征明显。三是分行层面主要负责具体业务经营和营销拓展。各分支机构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地域特色以及总行发展战略,在权限内开展各项业务。
(2)制度建设
坚持制度先行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国有商业银行均制定了专门的中间业务管理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部分银行还针对中间业务收费减免建章立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管理体系,为健全中间业务定价机制、规范服务收费行为等建立制度基础。如工行制定了《中间业务定价管理办法》《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管理办法》,农行颁布了《中间业务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行制定了《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邮储银行出台了《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间业务收费减免管理办法》《服务价格管理办 法》和《服务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指引》等。
(3)定价管理
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国有商业银行结合自身风险管控的需要,主要从定价原则、定价方法、 价格制定和调整流程、信息披露、监督检查等方面规范定价管理行为。
从定价管理模式看,国有商业银行遵循 “总行统一管理,分级授权实施” 的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责处罚、投诉处理等管理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将服务项目区分为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项目和市场调节价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执行;对于市场调节价,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遵循 “ 总行统一制定服务收费项目,各分支机构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调整收费标准” 的原则。
从定价授权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各有侧重,如建行针对大部分市场调节价中间业务产品由归口业务部门负责具体服务价格的授权管理,分行可在业务部门授权权限内,综合考虑客户需求、同业竞争等因素,制定具体产品的阶段性优惠或针对客户的差异性优惠政策。邮储采取牵头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分项授权相结合的 方式管理。
从服务收费减免看,国有商业银行在落实国家减费让利的基础上,分别从减免项目、审批权限、管理流程等方面建立了服务收费减免的内部机制,结合限额管理、分级授权等手段综合管理服务收费减免。
(4)预算与考核
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层级多、网点分布广泛、中间业务产品多,一般采取制定预算、配置资源、监测分析、考核激励等措施推动目标达成。从实际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收入预算及考核管理相对比较精细。
管理模式方面,采取年度预算为主,个别行针对具体情况辅以季度预算,或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外部客观因素定期调整预算。预算主体方面,大都同时编制分行预算和部门预算,有的行延伸至海外分行和子公司,有的还对重要产品单独进行预算。预算和考核指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越来越侧重于手续费收入与手续费支出并重,相关指标由以前的手续费毛收入为主到更加侧重于手续费净收入。预算执行监测方面,为保证预算目标实现,各行均建立执行监测机制,定期开展监测分析、定点帮扶、经验分享等。
(5)科技支撑
随着社会科技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国有商业银行也在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支撑中间业务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大多银行建立预算、考核管理系统,并将收入、成本等数据分析纳入管理会计系统,部分银行将价格审批、合约管理、定价发布、资费减免审批等环节内化到行内管理系统,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如交行建立定价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全行以及分行特色的服务收费项目价格发布、优惠申请审批、报批和报备等管理功能。
2
股份制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发展总体情况及特点
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0 至 2018 年间,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高速增长,从 8 家主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披露数据[3]来看,非利息净收入总量由 2010 年的 515 亿元增至 4358 亿元,增长了 8.5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0.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总量由 2010 年的 419 亿元增至 2018 年的 3024 亿元,增长了 7.2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8.0%。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比例由 2010 年的14.5%大幅提升至 2018 年的 36.4%;手续 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比例由 2010 年的 11.8%提升 至 2020 年的 25.3%。
2018 年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明显放缓,非息收入占比有所回落。2023 年,8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 4518 亿元、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475 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0%、-2.0%,三年复合增速分 别为 0.3%、2.9%,大幅低于历史年度增长水平。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比例由 2018 年的 36.4%下降至 2023 年的30.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比例由 2018 年的 25.3%下降至 2023 年的 16.8%。
主要由于:一是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外需持续走弱,市场环境、国际环境均对各银行经营与增长提出重大挑战。二是银行业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持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随着资管新规、支付手续费降费、 部分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质效、公募基金降费以及银保渠道全面执行“报行合一”等减费让利措施陆续落地,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的力度持续加大,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持续承压。三是同业异业竞争激烈,头部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科技 优势、场景优势,积极创新,持续推进生态场景内化,减少客户资金与银行账户触点,加速银行与客户的脱媒,对银行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产生较大冲击。四是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资本市场震荡下行,房地产风险频发,引发信托、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对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整体形成冲击, 部分产品净值在出现阶段性回撤;资本市场持续疲软,客户风险偏好下行,权益类产品配置难度增大。
息差逐步收窄压力下,中间业务创新能力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净息差进入下行通道,8 家股份制银行平均 NIM 已由 2011 年的 2.77%下降至 2023 年 的 1.85%,收窄近 92BPs,同时,银行间中间业务呈现高同质化特征,同业间白热化竞争愈演愈烈,头部互联网金融机构冲击加大。在此背景下,强化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优化服务流程,探索中间业务长效发展机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图 1.8 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图 1.9 股份制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产品包括:代理服务业务、结算与清算业务、银行卡业务、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与信用承诺有关的业务、顾问咨询及其他业务等。结构方面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银行卡收入占比较高,是股份制银行非息收入的重要支撑;二是居民财富管理意识增强,代理服务 手续费稳定增长;三是房地产风险频发,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波动加剧;四是监管规范持续强化,信用承诺相关业 务、顾问咨询及其他业务增长缓慢。
图 1.10 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分产品贡献度变动情况(单位:%)
银行卡手续费方面:信用卡业务历史年度高速发展,但近年来增长趋势有所放缓。受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消费观念转变,消费能力提升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成为拉动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但 2019 年以来,伴随信用卡风险形势日益严峻、外部监管逐步趋严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的持续释放,信用卡业务复苏动力不足,中收增幅近三年保持在2.0%、2.0%、-6.9%的低位。
图 1.11 股份制商业银行银行卡手续费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代理服务手续费方面。伴随中国家庭可投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居民投资财富管理意识增强,银行代理基金、保险等代理服务手续费收入稳定增长,但近年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导致代理服务手续费增速放缓,2021-2023 年,股份制银行代理服务手续费增速分别为 3%、-12%和 0%;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例保持稳定。
图 1.12 股份制商业银行代理服务手续费增速和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方面。2022-2023 年,股份制银行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其中 2023 年大幅负增长 28%;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例由高峰期 2017 年的 25.4%下降至 2023 年的 18.0%,主要由于资管新规接近尾声叠加近期房地产风险频发,理财业务、房地产信托相关业务进一步规范。
信贷承诺及贷款业务佣金收入、结算与清算手续费及其他方面,2020-2023 年信贷承诺及贷款业务佣金收入增速分别为-3.5%、-7.0%和-10.6%,主要由于各家股份行都在推动轻资本转型,保理、福费廷等需要占用风险资产的交易银行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增速分别为 9.5%、15.2%和 2.8%,主要受国际业务拉动。
从处室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来看,根据调研结果显 示,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行均设置专门处室或人员专职开展中间业务管理工作。其中,中信银行设置专门处室,约 3-4 人负责中间业务管理;其余银行多未设置专门处室,但设置 1-3 位专职人员进行中间业务管理。一级分行则均未设置专门处室或人员,多为 1-2 人专职或兼职开展中间业务管理工作。由 2006 年以来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沿革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认识到中间业务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在中间业务定价、预算、考核、分析等方面分配更多的人力,以便支持一线业务的发展。
从中间业务管理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中间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一是收费定价管理,研究、制定和 组织实施本行服务价格管理相关制度,编制本行服务价格目录,为全辖开展中间业务提供清晰的定价指导,组织贯彻落实监管机构有关服务收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组织开展 服务收费检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二是预算编制,制定全行中间业务发展规划、政策和预算,为全辖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思路和收入目标;三是监测监控,监测、检查全辖中间业务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确保全辖在收入合规的基础上, 按时间进度或预定计划完成全年目标;四是考核评价,在月 末、季末、年末时点,对分行、支行、业务条线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五是汇报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分析本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同业比较情况、市场动态、未来预测等内容,撰写汇报材料报送行领导,为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全行业务发展;六是管理推动,组织开展中间业务精细化管理与建设,搭建管理机制组织推动中间业务发展,开展分行培训等。
从中间业务管理趋势来看,一是强化战略协同。聚焦战略主线,持续提升大财富管理经营能力,抓住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关键期,加快产品布局,加大代理业务、资管业务、托管业务协同,推动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带动大财富管理收入贡献的提升。二是强化资源整合。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投行、商行、私行、 金融科技、行业研究等分散优势整合起来,打造可以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客户综合价值最大化。三是强化场景建设。依托线上化和数字化红利抢占“衣食住行”等高频场景,满足场景内用户消费、支付、透支、 理财等泛金融需求;通过业务运营和迭代化,持续激发场景活力,提升客户黏性,并以数据应用驱动场景服务千人千面,不仅量化客户行为,也量化客户经理行为,实现“ 向对的客户,在对的时间、对的场景,由对的员工通过对的活动,以 对的价格、对的渠道,提供对的中间业务服务”。四是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推动中间业务管理数字化、线上化、移动化、 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进一步拓宽线上服务边界,完善智能机器人运营体系;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让客户随时随地获得低成本、可负担的中间业务服务;推进金融科技能力对客输出赋能,通过科技、业务、产品的融合,促进中间业务交叉创新。
从管理方法来看,一般是采取制定预算、核定目标、监 测进度、通报排名、配置资源、考核奖励、发布指导文件、召开沟通会等手段实现中间业务的挖潜增收。年初即核定每家分行、每个条线中间业务全年预算,并制定相关考核政策,部分银行在季度等关键时点,还会设置季度目标,督促分行和条线早收多收、颗粒归仓;季度、年度结束时,计算分行和条线的预算完成进度,发布排名情况,据此进行考核评价;对于重点战略业务,会特殊配置专门资源,用于鼓励业务发 展;按年或定期发布《中间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中间业务重点产品指引》《中间业务典型案例汇编》等文件,指导分行业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沟通会,组织业务条线和分行参加,由条线和分行汇报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总行对口负责部门需予以帮扶解决。
3
主要城市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发展总体情况及特点
从 5 家主要城市商业银行[4]2020年-2023年近四年披露数据看,中间业务[5]收入总量由 2020 年的 287 亿元回落至 2023 年的 223 亿元,降幅约 22%, 四年复合降幅 8%。
具体来看:2021 年以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态势,2022 年以后,增速逐年降低,且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 年-2021 年,主要城商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由 287 亿元增长为 366 亿 元,收入占比提升 2.1 个百分点至 13.1%。2021 年-2023 年, 收入占比由 13.1%下降至 7.5%,减少了 5.6 个百分点。
2020-2023 年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主要由代理委托、担保承诺、承销咨询、托管及受托、交易结算和银行卡等业务收入构成。
其中,代理代销类业务规模占比较高,但同比增速下滑,2022 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费率下降导致收入下滑, 由 2021 年最高值 71%降至 2023 年的 61%。担保承诺、承销咨询收入增长有所放缓,近年来担保承诺类与承销咨询类收入平均占比分别为 12%和 8%。主要是由于城商行此类业务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对收入贡献有限,面对竞争环境逐步加剧,业务收入震荡收窄,近四年复合增长率分别 为-5.1%、-15.1%。交易结算类收入贡献度呈现震荡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银行业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导致其收入的四年复合增长率为-0.7%。托管及受托、银行卡两类业务均有所发展,托管及受托收入降幅收窄,银行卡业务收入由负转正,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四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5%和 4.2%,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在此方面有较大增长空间。
表 1.1 2020 年-2023 年城商行主要产品增速情况(亿元)
一是代理类收入的增长势头逐渐回落。规模方面,随着打破刚兑与净值化管理等要求的实施,特别是 2022 年以来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居民财富管理策略相对保守,低利率环境导致债券和权益市场低迷,投资者信心承压、市场活 跃度下降,因此费率较高的权益类基金代销、理财业务收入增长较为疲弱,业务结构的变化使理财和代销基金收入承 压,对中间业务发展造成一定压力。费率方面,一是自 2023 年 7 月开始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对财富管理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类代销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二是 自 2023 年 8 月以来,金融监管总局下发“报行合一”政策, 对违规保险收费进行整治,导致代理保险业务的佣金费率下降,2023 年行业平均费率降幅超过 40%。
图 1.15 2020 年-2023 年城商行代理委托业务收入情况(亿元)
二是传统公司批发类收入持续下滑。随着企业综合金融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同业竞争不断加剧,同质化程度较高,如承销咨询、担保承诺等传统基础性金融服务等,与客户的议价空间变小,市场利差收窄,收益下降;同时,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家行在产品开发、业务创新等方面需平衡政策性、盈利性和合规性,仅仅依靠产品创 新来推动中收增长的力度有限。
图 1.16 2020 年-2023 年城商行担保承诺业务和承销咨询业务收入情况(亿元)
三是银行卡收入缓慢增长。随着消费市场回暖以及各家 城商行持续升级和完善信用卡、电子支付等基础交易服务,大力开展促绑卡和促活跃经营,借助金融科技力量提升精细 化运营能力,使得银行卡业务的收入贡献有所增加。
(1)优化组织机制建设
近年来,城商行对中间业务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管理机制趋于规范化,确立了自上而下、责任清晰的内部管理组织架构,通过建立业务部门间协同推进机制,进一步推动中间业务发展。具体来看,一般由资产负债部或计划财务部牵头全行中间业务管理,负责对中间业务发展进行规划,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制定考核激励方案、建立产品服务价格框架;由业务条线制定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对具体产品进行管理、研发和推广,指导经营单位推动业务发展和产品营销;经营单位主要负责政策执行落地、业务拓展、产品营销和客 户发掘。
(2)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一是持续优化制度建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制定商业银行收费制度文件汇编、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以及服务价格目录等,推动制度优化和合规建设。二是定期 开展评估工作。根据监管政策和业务发展需要,定期评估服务项目价格的合理性、合规性。三是建立常态化的审查机制。牵头部门将加大组织开展自查频率,持续规范服务收费行为,为后续监管检查奠定基础。四是强化对经营单位政策的 传达和培训,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3)推动业务综合发展
一是深化轻资本及零售转型发展,以代理代销、投资银行、交易银行和托管业务为抓手,持续支持转型纵深推进,带动公司、零售、市场等多产品线不断提升收益水平。二是强化业务协同,提升综合化发展能力,目前,业务规模较大的城商行综合化发展路径已涵盖消费金融、人寿保险、金融租赁、基金、理财、农村金融等多个领域的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客户一体化、一站式、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三是优化考核方案,引导业务条线和经营单位提升中间业务发展的积极性,定期开展经营分析会、培训会、业务条线专业 会等强化成果展示,推动中收可持续发展。
(4)推动科技赋能运用
一是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强化数字化思想融合,创建愿意数字化、敢于数字化、善于数字化的业技融合人才队伍,带动科技交付能力、管理水平、业务质效、运营能力、风控能力等不断提升。二是打造数字化营销及管理平台,打通线上化全流程服务、扩大数字化转型赋能成效,为各业务条线中间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撑,推动业务加速发展。三是以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系统成果运用, 针对客户需求不断优化系统功能迭代升级,为消费者提供全 方位的金融服务。
【数据说明】
[1] 数据来自六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年报。若年报对往期数据进行更新,本文取更新后的最新数据。因 2010 年之前邮储银行数据缺失,故分析数据均为 2011 年-2023 年。下同。
[2] 财政部《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切实加强企业 2020 年年报工作的通知》明确银行业从事信用卡分期还款业务形成的金融资产,企业不得将其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计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或在利润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列示,故 2020 年及之后年份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数据不含卡分期。
[3] 如无特殊说明,本章节数据均为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和光大银行 8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计金额。
[4] 本报告中主要城市商业银行为入选 2023 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的五家城商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如无特殊说明,本章节数据均为该 5 家城商行合计金额。
[5] 本章节中间业务收入采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这一财务指标来衡量。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点赞、在看、分享吧~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