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还记得12月底那场干货满满的“开门红线上保险产能引爆”主题直播吗?当时,众多一线银行人齐聚直播间,收获了丰富的线上营销知识。现在,应大家的热烈要求,我们特别整理了互联网500万粉丝大V“自保叔”姜峰与硅保科技CEO、多家银行数字营销操盘手谭景(下称“老师”)在直播中分享的亮点内容,整理成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聚焦“开门红客户不来网点怎么破”这一主题,为大家带来深度解析和实用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为各位的开门红之战添砖加瓦,助力每一位银行人在新的一年里业绩爆棚!
开门红难,具体难在哪儿?
前段时间,老师去了某个银行支行,和支行行长聊天时顺便问了一句“今年开门红难不难?”他笑了一下,说:“今年可能开门红最难的就是客户不来网点”。
开门红年年难过年年过,不过今年可能有点不一样,各位读者是不是也有同感?今年的“难”叠加了几个因素。第一是宏观经济大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一点本文会详细探讨;第二是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客户的需求;第三是银行自身业务主营阵地转移。
在进一步详聊之前,请大家先把“难”放一边,以保险销售为例,一起来思考一下:过往那些在咱们这里买保险的客户,他们是怎样的人?又是用什么资金,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买保险的呢?
大家可以先回顾和思考一番,老师也有两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普通人家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钱——大家可以带着这个问题来看故事。普通人家的孩子,并不需要父母为他们早早筹备60岁以后的养老钱,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从上大学开始,一直到深造、成家、立业这段时间,能有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
老师记忆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女孩,可能家庭条件一般,独自在城市打拼。当她听到以上观点时,深有感触,甚至表示要刷信用卡来买保险。虽然从销售原则来说,我们是不提倡这种做法的,但这个例子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在大家手里购买保险的人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较大。
有一个客户,他在国内和海外的资金配置都达到了4000万。在国内的配置中,他从2018年开始陆续购买了五种不同风格的私募产品,包括全天候、对冲等类型,而且他非常注重细节,风险偏好也比较高,甚至还记录了每个产品的收益率。
你们猜猜,在这4000万的资产配置中,有多少是买了债券和保险?——答案是:50%,2000万!
这充分说明,即使是高净值客户,也会将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稳健的债券和保险配置,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这个案例是不是很启发思考呢?
现在不是各位难,而是整个行业全都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咱们不妨冷静下来,一起探讨一下:客户买保险的理由有没有变?
对于保险产品销售,很多小伙伴最大的感受就是3.5停售了,3.0停售了,2.5保底的分红也停售了。那么,是不是客户就没有理由买保险了呢?
咱们不妨再深入想一想,客户真的是因为保险收益高才买的吗?
其实,早在2020年保险收益4.025%开始停售的时候,购买的人并不多。这说明了什么?那些倾向于买保险的人,他们的钱和购买理由,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浮于表面。
所以,咱们得换个角度思考,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他们买保险的真正理由又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这些,我们才能在环境或产品变化的情况下,继续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新的宏观趋势下,怎么转变思维搞定客户?
当我们成功把保险或者其他财富类产品销售给客户时,一定是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信任和理由。我们的任务,就是精准地把握这些理由,为客户提供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解决方案,接下来先从理解客户的理由入手。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数字——1.71%。有没有人熟悉这个数字的?
这个数字是12月16号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出新低1.71%。该数据于2025年1月6日报1.599%,跌破1.6%。
这个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客户买保险时的对标基准已经完全变了。但是,很多人还在用老一套的基准去分析自己客户的需求。
为什么说对标基准都变了?请大家记住几个时间,从2024年9月底开始,整个宏观环境就开启了“大变身”。但消费者的感知是滞后的,他们还在以3.5%、3.0%作为产品比较基准。所以,希望大家牢牢记住1.71%,勇敢地去跟自己的客户讲——你现在的比较基准是1.71%。
具体该从哪儿开始说呢?这里为大家梳理了一条宏观经济大事件的时间线:
金融三巨头“三箭齐发”,动作不小!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重大财政政策转向的信号!
发改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释放信号力度不及预期。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重磅发声,影响深远!
因为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和“金发男”的回归,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推迟到11月8号。
常委会明确表示要加大力度,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14年之后重回货币宽松的重要信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宏观调控方法论出现重大变化。
宏观政策的转变带来了大类资产对比基准的重大变化,上文提到的数字“1.71%”,就是关键所在。在这个新的基准下,你知道2.5%的增额寿和2%保底加浮动分红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客户在我们手里买到的保险产品,比十年期国债的收益还要高,比我们现在大多数房产的租售比还要高。这种对比基准的变化,你们的客户真正了解吗?
虽然市场环境变了,但销售保险的机会和客户买保险的理由依然存在,而且是非常明显。我们不能等着客户继续用3.0%的标准来衡量产品,要知道现在2.5%的产品也不会维持太久,毕竟保险预定利率不可能长期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关键是要让客户明白当前这种形势。虽然客户现在觉得2.5%的产品吸引力不够,但相信过两年再回过头看,2.5%一定会让他们眼前一亮!咱们的任务,就是用专业的知识和贴心的服务,帮客户看清未来的趋势,让他们提前锁定现在的优势产品。
理财经理如何巧用话术营销客户?
如果你是客户经理或理财经理,面对宏观趋势的变化,以及客户资金从“老钱”到“新钱”的流动,该如何巧妙地营销客户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两招。
第一步,给买过保险的客户打电话祝贺。
给那些曾经在你这儿买过3.5%和3.0%的保险产品的客户们一个个打电话祝贺一遍。祝贺什么呢?当然是恭喜他们做出了英明的决策。重点要放在客户的明智选择上,而非我们自己的功劳。就跟他们说,在预定利率还是3.5%或3.0%的时候,他们果断在你这儿买了保险,简直是太有远见了!
王哥,您看现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跌破1.71%了,新发国债的利率连2%都不到。但是您早在年初,就果断买了一个能锁定未来20年、30年,收益率高达3%的保险产品,甚至为孩子也锁定了这样一份稳定的收益。这决策,简直太明智了!
第二步,给还没买保险的客户打电话表达遗憾。
给那些还没买保险,尤其是3.0%保险产品停售时没在你这儿购买的客户打电话,诚恳地表达一下遗憾。重点来了,这里的遗憾是咱们自己的遗憾,要让客户感受到,无论他们当时怎么选择,都是对的。咱们遗憾的是,没能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产品。
王总,真是不好意思呀,当时要是我再多坚持一下,您就能坐上3.0%利率的“车”了,我到现在都觉得很遗憾。您看,现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跌破1.71%了,新发国债的利率也跌破了2.0%,以后2.5%的产品也不会维持太久。接下来,我会密切关注经济动态的变化,并第一时间反馈给您,我不能再让上次那样的遗憾在您身上重演了!
如果你是个客户,有一个理财经理跟你这么讲,会不会觉得他还挺专业?通过这样的沟通,不仅能展现咱们的专业和贴心,还能让客户感受到咱们的诚意,为后续的客户到访网点打下稳固的信任基础。
以上是12月26日直播部分亮点回顾,想要回看直播完整内容,请后台回复关键词“保险”获取回看地址,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PS:《零售银行》2025年1月刊全网发售,以上是本期杂志零售展业精彩看点,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订购,直接阅读纸质版期刊。👇👇👇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