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元气方能看透生死

文摘   2024-10-21 10:02   广东  


明晰元气方能看透生死


人间的君主是由天来管的,所以叫天子。那身体里的心这个君主是由谁来管呢?肯定不在五脏之中。记住,作为心的这个君主,由元气管,这就是为什么关于生命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元气说。 

我们每天活蹦乱跳的,靠什么调元气来支撑我们的活力呢?就靠我们一日三餐中的那点儿盐,那点儿咸直接入肾,而元气就藏于肾。所以,我们吃咸了,就调元气调得多;吃淡了,就调元气调得少,但可能会没劲儿。中国人为什么老强调要静坐、要静休,就是为了少调元气。这么说吧,圣人养先天,庸人养后天;圣人重视保养真阳元气,庸人却把吃喝当养生。 

所谓没病而善终的人,结论通常是肺心衰竭,其根底无非是元气衰竭。要想长寿,在根本上就是少损耗元气。元气,指人受生之时,已有之定分,为元气。所谓先天元气,就好比人在精卵结合之前的那一瞬,领的一个煤气罐,这一罐气,貌似是你随机抓的,但一定是老天给的。 

怎么少损耗元气呢?丹道家认为五窍为元气之贼,指出人容易受到耳、目、口的伤害,耳听声则肾精动摇;目视色则心神驰越;口多言则肺气散乱。因此,要固守耳目口三关,但我们终日耳听、目视、口多言,自然元气虚亏。元气虚者,哀而伤。因阳气运化无力,哀痛易堆积,久则伤身;元气足者,哀而不伤。元气足的人,虽有悲怆,但得阳气疏布,易化,故哀而不伤。 

中医有“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的说法,就是说:能用药治好的病,都不是要死的病;而元气若已经大伤,则无药可医,就是元气没了,再好的药都没有用。药医不死病——如果元气尚可,就可以用药来鼓荡元气驱疾。也就是说元气足,才有五脏六腑之用。 

总之,中医用积累元气的方法治病;西医用调元气的方法治病。西医靠大夫治病,大夫不是上帝,所以每每无奈。西医所言的免疫力也相当于元气。免疫力低下者不好用药,更无法动用激素,那样会把仅存的一点儿元气耗光,所以面对免疫力低下者,西医也勉为其难。中医靠元气治病,明元气之理,即为大医。中国人说,三分病七分养,其实养的就是元气。 

耗精容易,养精难。思虑、纵欲、焦虑、生气、郁闷等都会快速消耗人体的精,放下思虑、纵欲、焦虑、生气、郁闷等却很难。所以养生真正靠的是人性的觉悟,元气也是靠德行来养,即有了恢宏的气度、宽和的态度和悲悯天下的胸怀,则会有浩然之气。 

我们生命当中最关键的,是元气。元气,是我们生命的根,当我们生命出现任何危险的时候,都是元气跳出来救我们。撞伤了,青肿了,抹药,它会消肿,不抹药,它也会消肿,其实,能消肿的不是药,而是元气。 

治病,也同样,我们常人想的都是药在治病,其实,真正治病的还是你自己的元气,元气够,不吃药也能慢慢好;元气虚亏,吃再多的药也是死。所以开方子第一条就是不能伤元气。大寒凉绝对伤元气,元气立马被憋住了,所以不可重用寒凉。金属矿物质类的药也属于重调元气法,所以也属于伤元气的药。吃这类药,因为重调了元气,所以病人刚开始会感觉效果好,但治疗到一定程度时,元气大伤,一旦垮掉,身体就没法修复了。 

治病第二条,要适当调动元气。治病归根结底动用的是元气不是药,所以正确的医生开药也是在调动元气。怎么调动?首先,可以用人体排异反应功能调动元气,比如扎针,就是利用人体的排异功能,通过针刺穴位的方法来达到调动元气的目的。针,对于身体,也是异物,当金属针刺入人体后,人体就会调动经气和真阳元气前来破除异物。金属针拔出以后,汇聚来的经气或元气就会灌注于指定的穴位中,从而达到调理虚实的目的,这也是扎针有效和能救命的原因。 

为什么说虚者不能过度针刺呢?因为针刺要调元气,所以属于“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虚证,如过度针刺,不仅无作用,且伤气血。现如今很多人为了挣钱,把病人扎得跟刺猬似的,就太不应该了。针刺高手取穴一般少且精当,病去即止。另外,用药,也是要靠元气来化的,所以也不能是一大堆药物的堆积,而是要懂如何调理气机,达到疏通经脉瘀阻的作用。 

明白了元气说,就要明白一件事:人终有一死。因为元气只能少耗,不可能不耗,且无法补充。有人说:“我锻炼了呼吸吐纳,是不是补充了元气?”没有,只是延缓了元气的使用。还有人说:“但练功的修行人确实活得久啊。”是的,那也只是人的天年而已,而我们普通人从来都是半百而衰。按人的天年论,可以活120~140岁,练功的人也不过如此,而我们活到70~80岁不就是半百吗? 

再者,中药,也几乎没有什么药可以进任、督二脉,所以,也于元气无用。人不一定非要死于病,但人一定会死于元气衰亡。因此,长生不死之说,只是不明元气的妄想妄念,好好学了中医以后,真的对修佛、修道都是有益处的,修行,可以修个干净,可以修个觉悟,可以修个超脱,可以修个自由,但,不能修个不死。反过来说,若肉身不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超脱和自由。 

作为毗邻的两国,中国人似乎最愿意谈论长生不死,日本人最喜欢谈论死亡,每年的樱花季也叫“樱之祭”,就是感叹能在最绚丽时死去最美,于是死亡与美联系在一起,给生命添加一抹悲壮……而中国人,总喜欢把死亡跟阴暗、丑陋、可怕相连,于是人就恐惧害怕,就容易生出妄念。所以还是赞叹孔老夫子“老之要戒贪”的理念,这个贪也有贪生怕死之意。孔老夫子活得通透明白,把古老的地球让给生命鲜活、富于创造的年轻人,也是一种智慧。
推荐阅读


【作者简介】

曲黎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应邀前往电视台讲解《黄帝内经》,在元泰堂国学讲堂、喜马拉雅FM均开设课程讲解《黄帝内经》《诗经》,微博及公众号粉丝累计达百万。著有《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系列、《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诗经2:情到深处是中庸》等。

多年来,曲黎敏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主张中国文化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主张用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对自我的生命本能和心灵有了充分认知,才可能找到理解万事万物的捷径,拥有健康自在的人生。


耕铭中医 
| Geng Ming TCM |


耕铭医轩
勤铭经典,深耕临床。汇集中医临床、伤寒学术、医学科普与文献发掘于一体,竭力实现中医经典与临床实践的高质量整合与对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