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铭按:本专题尝试将现行中医内科学辨证体系指导下有关儿童疾病的证治条目进行全面详细的整理汇总,以示同《伤寒论》六经辨治儿科疾病之对比(六经辨治相关内容可详参《中医儿科临床六经辨治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相信读者或可从中窥得仲景之学与后世中医内科学本质之不同。多年来我们研习六经辨证的深切体会是:与其纠结于流派和方子的花样,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去在患者的六经转归上寻求突破点,在“病”的层次上思考太多,注定会后患无穷。
【源流】
针眼病名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谓:“人有眼内眦头忽结成疱,三五日间便生脓汁,世呼为偷针。此由热气客在眦间,热搏于津液所成。但其热势轻者,故止小小结聚,汁溃热歇乃瘥”。对本病的发病特点、病因、病势及预后做出了描述。
唐孙思邈《银海精微·睑生偷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是“阳明胃经之热毒也,或因食壅热之物,或饮食太过,使胃经上充于眼目,故睑之间时发疮毒,俗名偷针”,治疗宜“翻转睑皮,洗瘀血,点用清凉散,先宜服退赤散,后用通精散、泻脾饮”。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土疳证谓其:“有一目生又一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邪微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入,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其病不一,当随宜治之。”已明确记述该病双眼均可发生,或先后发病,且病情轻重不一。
明傅仁宇《审视瑶函》以清脾散治疗本病,并以生南星、生地黄捣烂外敷太阳穴治疗。
清黄庭镜《目经大成·五色疡二十四》谓:“土疡……此症世又呼偷针眼,生外睑弦上,初得但痒而肿,次则结一小核,乃作痛,屡屡不药自消。若病形俱实,必至核大溃脓始愈。”指出本病有明显的自愈倾向,同时也指出,治疗当“始以泻黄散、竹叶石膏汤,次归芍六君、金水六君。若目赤痛,面微肿,亟进清胃散、二术胜湿汤,或于疡顶上重砭一针,血出气泄,万万不致溃腐”。
【病因病机】
病机要点多与火热之邪为患有关,或为外感风热,或为脾胃蕴热,又或为热毒内蕴,进而热攻胞睑而发病,少数病例可因体虚复感风邪而发。本病经积极治疗,易于痊愈,预后较好。但若处理不当,邪热内蕴日久,热毒扩散,可发为眼丹等严重变证。如《证治准绳·杂病》之土疳证有言本病“有邪微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入,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其病不一,当随宜治之。”结合临床主要可见以下几种情况:
一、风热外袭,血络壅滞
外感风邪,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壅阻于胞睑皮肤肌腠之间,灼烁津液,变生疮疡,发为本病。
二、热毒上攻,营卫失和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积热化毒,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和,气血凝滞,局部酿脓。
三、余邪未清,脾胃蕴热
针眼或他病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正气不足,邪亦不盛,病邪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病情反复发作。
四、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针眼反复发作,或生来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易招受风邪,常反复发作,诸症不重,或溃破后久不收口,脓液清稀。
【诊断】
一、临床表现
病初起,胞睑微痒微痛,于近睑弦部皮色微红、微肿,继之逐渐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程度不一之触痛,硬结与皮肤相连。若病变发生于近小眦部,红肿焮热疼痛较剧,进而可出现小眦部白睛赤肿。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轻者可于数日内自行消散;较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睫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外观形如麦粒。肿疡易于溃破,出脓后痛减肿消,逐步痊愈。若发于睑内面,赤痛较重,常见睑内局部红赤肿胀,中央露出黄色脓点,亦可自行溃破,皮肤表现不甚明显。
二、诊断要点
1.胞睑红肿疼痛。
2.胞睑近睑弦部位出现局限性硬结,外观形似麦粒。
3.3~5天后,红肿硬结中央出现黄白色脓头,溃破后自愈。
【临证思路】
一、病机辨识
多因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或过食辛辣炙煿,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又或因他病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复感风邪而发。因此,辨证多见风热外袭,血络壅滞;热毒上攻,营卫失和;余邪未清,脾胃蕴热;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四种证型。
风热外袭,血络壅滞。多见于疾病初期,以胞睑局部微肿、微痒、微痛为主症,并多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外感风热之全身证候,舌苔薄白,脉浮数。以胞睑局部微肿、微痒、微痛,舌苔薄白,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随着病情进展,外邪蕴热,热毒上攻,营卫失和。胞睑局部红肿明显加重,出现较大硬结,灼热疼痛,并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等症,舌红苔黄,脉数。此为邪热内盛之证,以胞睑红肿明显,出现较大硬结,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他病或本病后期,余邪未清,又脾胃蕴热。可见病情反复发作,胞睑红肿热痛不甚,患儿可伴见纳差、乏力等脾胃不足之证候,舌苔腻,脉濡。以病情反复发作,胞睑红肿热痛不甚,舌苔腻,脉濡为辨证要点。
病情日久不愈或长期反复发作,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见胞睑红肿不甚,久难收口,患儿伴见纳差、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症,舌质淡,苔薄,脉细。以针眼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胞睑红肿不甚,纳差,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为辨证要点。
二、症状识辨
临床表现以胞睑局部红肿赤痛,眼痒不适,或红肿溃破流脓而愈为主,应重视对胞睑红肿、眼痒及眼痛等症状进行分析辨识。
1.胞睑红肿
胞睑红肿是本病的必见症状。若呈弥漫性红肿,触痛明显,灼热不适,为外感风热,局部热毒壅盛;如呈局限性肿痛,红赤如丹砂,触之质地较硬,为火毒郁于局部;如红肿渐软,伴见黄白色脓头,为邪热酿脓,脓已成熟。
2.眼痒
针眼之眼痒,多因热邪为患。如眼痒伴胞睑红赤,迎风加重,为外感风热之候;如痛痒兼作,伴胞睑红赤肿甚,为热毒炽盛;如睑痒溃脓,为脾胃蕴热,酿脓溃破;如瘙痒不甚,赤涩不适,时作时止,又为血虚生风之候。
3.眼痛
本病眼痛,为外障眼病引起的疼痛。多见灼痛、涩痛、刺痛、隐痛。暴痛属实,久痛属虚。持续性疼痛属实,时痛时止属虚。痛而拒按属实,痛而喜按属虚。如见肿痛灼热,伴眵多黏结,多为外感风热;如见红赤刺痛甚,为热毒上攻,气血壅滞;隐隐涩痛而红赤不甚,为气血不足。
三、治法与处方原则
原则上未成脓时,以退赤消肿、促其消散为目的;已成脓,当促其溃脓,或手术切开排脓,以期早日痊愈。初期,风热外袭,血络壅滞,治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以银翘散为代表方剂进行加减;病情加重,热毒上攻,营卫失和,治以清热泻火解毒,以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方治疗;后期,余邪未清,脾胃蕴热,治以清解脾胃伏热,方选清脾散加减治疗;病久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属正虚邪留之证,多以扶正祛邪为主,宜选异功散为基础,加味治疗。
四、用药式
小儿的体质特点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脾胃清灵,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肺常虚。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处方用药过程中,应注重顾护患儿脾胃,增强患儿体质及抵抗外邪的能力。清热解毒泻火、寒冷滑利之败胃药物,用量不宜过大,不宜久用,中病即止,以免损伤脾胃;而健运脾胃之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均可适当加用,增强小儿体质,促进疾病痊愈。
初期,治以疏风清热,宣散透达。风热客于胞睑,胞睑红肿而痒痛,用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淡豆豉、牛蒡子、薄荷、桑叶、菊花、木贼疏散风热。
极期,热毒上攻,胞睑局部红肿尤甚,灼热剧痛,用生地黄、石膏、牡丹皮、黄连、炒栀子;便秘,可用大黄、芒硝、炒枳壳;口渴,可用葛根、天花粉、芦根;局部灼热明显,用牡丹皮、赤芍、当归凉血活血;已酿脓,用皂角刺、白芷、薏苡仁促其成脓。
后期,脾胃伏热,胞睑红肿不甚,但反复发作,用清脾胃积热之石膏、栀子、黄芩、升麻、防风、薄荷;脾胃虚弱,神疲纳差,用党参、焦山楂、炒麦芽、神曲;舌苔厚腻,用京半夏、陈皮、茯苓。病久损伤脾胃,气血不足,病灶溃破后久不收口,脓液清稀,缠绵难愈,伴纳差腹胀、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可用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焦山楂、神曲、炒麦芽;脓成难溃或久不收口,用黄芪、丹参、天花粉。
【证治条辨】
1.风热外袭,血络壅滞
症见起病初,胞睑近睑弦处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同时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牛蒡子、荆芥、淡豆豉、甘草。
本病初起多属此证,但又有偏风、偏热之不同。偏风重,加桑叶、菊花、木贼;偏热重,宜去药性偏温之荆芥、豆豉,酌加黄连、黄芩以助清热解毒;红肿甚,加当归、赤芍。
2.热毒上攻,营卫失和
症见胞睑局部症状明显较风热外袭证重,局部红肿甚,硬结较大,灼热疼痛,并伴见口渴引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
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药用石膏、炒山栀、藿香、防风、生地黄、石膏、牡丹皮、黄连、当归、升麻、甘草。
便秘,加大黄、芒硝;口渴,加天花粉、葛根。
3.余邪未清,脾胃蕴热
症见小儿针眼反复发作,但红肿疼痛诸症不甚,时感乏力、纳差,舌苔腻,脉濡。
治宜清解脾胃伏热。清脾散加减,药用石膏、栀子、黄芩、升麻、防风、薄荷、赤芍、藿香、陈皮、枳壳、甘草。
脾胃虚损征象较明显,出现神疲乏力、纳差等不适,加焦三仙;苔腻明显,加茯苓、半夏。
4.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症见小儿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或溃破后久不收口,脓液清稀,并见纳差腹胀,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
治宜扶正祛邪。异功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当归、白芍、焦山楂、神曲、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