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掉五一的机票,老友无奈说:“带娃旅游?就是收割中产的,最大陷阱……”

教育   育儿   2024-04-25 12:48   广东  

本来上个月,老周还在问我:

“包爸,什么防晒最靠谱?我准备五一带孩子去趟济州岛”

结果,
几天暴雨连下,昨天终于有个冒点太阳的下午,孩子们一起在公园撒欢,‍‍‍‍‍
见了面,老周却说:“啊呀,不去了不去了,省下小一万
于是,
下午整个全程,我都在听老周为啥突然取消行程。‍‍‍‍‍‍‍‍‍‍‍‍‍‍‍‍‍‍
老周撇嘴、摇头说:

“因为我发现,旅游其实没什么意义,感觉都是被各种商家给吹出来的,现在去哪儿都是那一套,

永远都是拍照、打卡、发朋友圈

出门其实想让小孩学点东西,见见世面 ,结果,名胜古迹对她来说,就是石头,

大人累,小孩儿更累。。。

这么小的孩子也记不住去了哪儿,还不如给他们买点实际的东西

紧接着,他扭头问我:

你说是不是?‍‍‍

。。。

‍‍
01
先道个谢
我先谢谢咱的老伙计老周,他让我想起,我早就想聊聊这件事。
啥事?
如何带娃旅行这件事。

我和包妈,是从笼包2岁起,就开始固定的每个节假日都带他出门,

省内、省外、国内、国外,根据长假的时间和我俩的钱包预算,拖家带口的往外冲,‍‍‍‍‍‍‍‍‍

在甲米抓过螃蟹,‍‍‍‍

也在湛江,迎着海浪,发过高烧

说句实话,

这些年带着笼包奔奔走走,一家人花在旅行上的钱,如果真细算?可能我开了7、8年的老车,也能敲敲打打换一台了。

‍‍

但,

从我们自己来说,「全家旅行」永远是每年坚定、不可动摇的固定项目。

比如这个五一,

我和包妈就已经订好了香港的行程,

即便知道,五一肯定人山人海,我俩大概率又要在烈日暴晒下汗流浃背。

那为啥我俩这么执着?‍‍

这么认出门旅行?

原因只有一个。昨晚,我认认真真和老周说完自己的想法后,他若有所思。

当晚,他发来一张截图,是一家人,去厦门的高铁票。‍‍


02
2个思考

我和老周说了啥?

其实只有2句话:

1、出发前,你要想好旅行的主体
比如,
如果你是纯纯为自己,其实真的无可厚非。‍‍‍‍‍‍‍
因为我们是父母,有照顾好孩子的义务,但更有照顾好自己的义务,‍‍‍‍‍‍‍‍
趁着节假日,去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城市,逛逛自己心心念念的风景,
没有错。‍‍‍
但如果主体是你自己,就做好孩子收获有限的预期
为什么?
因为孩子需要的旅行,和我们,其实完全不是一种‍‍
你肯定要问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大人,在意视觉的冲击,在意一生难得一遇的奇观。
但0-7岁这个时期,孩子最在意、也最需要的是「交互」,‍‍‍‍‍‍‍
是那些能摸、能扔、能吃、能捡、能深度去和它交互的体验和感受。‍‍‍‍

这也是为啥,
你观察这个阶段的娃,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除了海滩,就是雪地。
只要能有一片儿水坑,有几块石头、沙子,‍‍‍‍‍‍‍
家门口的公园,和三亚一样香。

所以,花大价钱,带0-7岁的孩子流水线的打卡、挤景点,

确实,

对孩子没什么用。

因为导游嘴里那个伫立千年的繁复雕刻,年龄不到,娃眼里,真就一块落灰的石头。啥也不是。 

所以,家长冲着「奇观」、「历史」去打卡各种「人生必去20个城市」,

对8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景点get不到,

但整个过程,挤、排队、大量坐着不动的交通时间,对娃来说,反而确实是负担和消耗

所以,

取舍好旅行的主体,对旅行的整场观感体验,至关重要。‍‍‍‍‍‍‍‍‍‍‍‍‍‍‍‍‍‍‍‍‍‍


2、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旅行?

如果说,你想出行,而且目的,就是为了娃。

为了让娃走出生活圈,有更大视野,有更多滋养,让他能在广阔世界里感受无穷的美好?‍‍‍

那我的叮咛,是2点:

1、你的旅行规划,要契合他的年龄划分‍‍

2、慢慢的,逐渐的,将旅行主导权,释放出去

如果能做到这2点,

旅行,

将是咱养娃路上,送孩子成长的这18年间,巨大的、无可替代的左膀右臂


(3岁在看京东地图的小笼包)
但,
具体怎么做到这2点?
光总结,不剖开,那都是耍流氓。
给我3分钟,我给你掰开了,讲明白👇‍‍‍‍

03
2个阶段

怎么才能:1、分年龄去规划旅行,2、逐步放权?

其实细细说来,每个娃都不同,爱好不同,成长节奏不同。所以你信我,没什么一以贯之、一刀就能切的神丹妙药。
但从陪伴笼包的这些年,我亲历的经验来看,
或许,你我可以,2步走:‍‍‍‍‍‍‍

第一步:0-7岁,生活游✅
0-7岁,主打“生活游”,
什么是生活游?
就是把旅行的重点放在,对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甚至就自己城市周边,人们不同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上。‍‍‍‍
让孩子,用眼睛、用嘴巴、用小手触摸,去感受👇‍‍‍‍‍‍‍‍‍‍‍‍‍‍‍‍‍‍‍‍‍‍‍‍‍‍‍‍‍‍‍
预算和时间有限?
我们大可以把目的地定为隔壁的城市,或者附近的农场,城郊的小溪,陌生的小山头,‍‍
看看农民怎么劳作,怎么打花生,怎么种茄子,
去村里,
看看坐在门槛上的老奶奶,怎么一针一线的绣出衣服上的图案,去亲手做一件自己的扎染。
随便一片小山林,都能让孩子去摘果子、喂喂羊、耍耍水、搬螃蟹,
拿个小网子捞鱼,
再约上三五个同龄的玩伴,
这样的“旅途”,这样获得的快乐,可能比去“西班牙看高迪”还要多‍‍‍‍‍‍‍‍‍‍‍‍‍‍‍‍‍‍‍‍
(把山上挖到的春笋,做成一盘好吃的菜)

预算和时间都充足?
那就可以,把生活方式的差距,拉的更大一点
带孩子去和我们所处当地,完全不同的区域,
可以去呼伦贝尔,住住蒙古包,感受一下夜风拍打帐篷,感受下草原上被蚊子叮屁股的酸爽,
去云南泸沽湖坐坐当地摩梭人的游船,
摸摸漂浮在湖面的“水性杨花”,晚上再把采摘的“水性杨花”炒出一盘儿凉菜。
可以去福建赶海,
辨认不同的贝壳、小鱼,去海边的村里小店,买些本地人最爱吃的海鲜,让娃品尝各种不同的口感。

所以,
其实0-7岁,
孩子手、口、眼,能参与的环节越多,把五感都调动起来,
对ta而言,这场旅行的价值,
就越大👇

(《儿童心理学0~8岁儿童的成长》,@Donna S. Wittmer等)

第二步:8-13岁,挑战游✅‍‍‍‍‍‍‍‍
这个阶段,大人和孩子的旅行需求,进入了一个能被逐渐平衡的时期,‍‍‍
啥意思?
意思就是,旅行的主体,能逐渐的合并。
那些咱爱的奇观、奇景、历史风情,孩子通过不断的积累,也能逐渐感悟其美。‍‍‍‍‍‍‍

(8岁的笼包在甘肃省博物馆)
这时,
你在正常的旅行规划里,只需要做一个细微的改变,就能使得旅途对8-12岁的娃新鲜无比、充满期待。
同时,来为我们最终的放权,做铺垫。
什么改变呢?
👇
逐步的,将旅行的一部分任务,拆解出来,交给孩子。
在机票、交通、酒店、路线规划等一系列事物里,拆分出一小块在他能力范围内的,‍‍‍‍‍‍‍‍‍‍
比如这次五一,我们准备去香港,‍‍
酒店,就交给笼包负责了👇‍‍‍‍‍‍‍‍‍‍‍‍‍
最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他觉得,啊呀,这有什么~‍‍‍‍‍‍‍‍
结果,真开始选以后,‍‍
笼包一个头,三个大,
苦思冥想一下午后,头发乱糟糟的跑来跟我俩说:“选酒店好难!
看着只是小小的订房间,但其中考察的却是:

✅孩子对整个地区的概况和交通的了解

✅对行程节奏的把控

✅对不同房型、对应不同价格的筛选和取舍

✅对最终花费、在整个旅行预算占比多少的把控

笼包还有个小小的要求:要离他想逛的玩具店不太远

最终,
为了订到合适的房间,笼包甚至翻出三个APP对比,收藏了一堆酒店,订到了他觉得,最满意的房间。‍‍‍‍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才第一次发现,原来他想住的套房、海景房,那么贵
原来同样的酒店,同样的面积,
仅仅因为朝向不同,就能差距几百块,‍‍‍
而这些对未来,他迟早遭遇的生活的具像化的练习,正是我们带着孩子,奔赴他方旅行的意义之一。
而同时,
有时人对一个事物的珍惜程度,和他自己付出的沉没成本,直接相关。‍‍‍‍‍‍‍‍‍‍‍‍‍
也就意味着,
你给他一张机票,他不会珍惜。‍‍
你让他推门就是豪华酒店,次数多了,他也觉得没什么。‍‍‍‍
而一个他付出心血,时间,在无数纠结中最终靠自己选出的房间,笼包对它赋予了巨大的期待
因为想亲身体验,看到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感觉,从4月中旬,小伙子就不可抑制的对五月的香港之行,充满无尽期待。
此刻,
孩子用自己的努力,为这趟平凡的旅行,镀上了一层独一无二的金光
最后,想再和你多说一句👇‍‍‍‍‍
❗️这样的练习,即便不出门,在自己的城市照样能完成。‍‍‍‍‍‍‍‍‍‍‍‍‍
原则其实只有一个:让孩子带着任务去重新看世界
比如,
很多个周末,笼包最爱的小游戏就是 —— 画地图。
我会圈定区域,要么是某个板块,要么是几条街,在自己家附近,让孩子做一个别开生面的地图
我们会拿着笔记本,‍‍‍‍‍‍‍
一条街、一条街、一个店一个店地看过去,穿过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周末去画地图的小笼包)

笼包特别喜欢,每次热的满头大汗,但还是不停的低头记录店的分布。
因为,
笼包把它当成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它不是做功课,做作业,而是一个很好玩的任务,
但,看似是游戏,
我俩在这个过程里,却悄悄的收到这3个礼物:

1、娃潜移默化的,明白了城市的运行逻辑,明白了这些商店、人群后面的分布逻辑

2、笼包对自己的附近越了解,对生活的掌控感、自信力也就越强、越深‍‍‍

3、我俩有大量的话题和时间,深入的对齐彼此对某些事情的想法


带着不同的小任务,去重新看本已熟悉的世界,
既是游戏,又是父母极佳的,牵引孩子的场景和途径。
这几年,
这个小小的活动,对我和儿子收获巨大。‍‍‍‍
今天,分享给你。



最后的最后,想说,人生最怕,本末倒置。
啥意思?
当你只为了旅行,只为了所谓打卡,其实就是将途径,当成了目的
但其实,
旅行也好,读书也罢,都是我们走向更幸福生活的途径,而非目的。‍‍
能不能拍到云海上的日出,不重要。‍‍‍
能不能准时出现在芬兰的极光底下,也不重要。
说白了,旅行,不是目的。在旅途中的我们,才是目的。
如今让我回忆童年,那些在平常和父母相处的片段,记忆里大多数是模糊的。
但小时候,爸妈带我去香港,站在渡轮前我爸自己都饿了,但每次都把饼掰碎递给我,‍‍‍
带我去北京那回,还在读小学的我,不小心把妈新买的帽子,给丢了,‍‍‍‍‍‍‍‍‍‍‍‍
结果我妈没指责我一句,继续拉着我逛圆明园。‍‍‍‍‍‍‍‍‍‍‍‍‍
这些回忆,却跟昨天发生一样清晰明亮。‍‍
旅行,其实就是脱离有序的生活,
在一片不确定、不熟悉的环境里,我们一家人能站在一起,去面对那些让我们毫无准备的问题,
旅行,从来就不是意义。
让旅行变得有意义的,
是放下手机,离开电脑,
开始愿意为家人付出的巧思,为孩子耗费的用心,在陌生世界里,并肩前行的我们。
五一将至,无论你选择在路上、或者在家休息,只要你愿意把目光聚焦到家人身上,愿意蹲下身陪伴孩子,
耐心的听听,他最近的心事和好奇的问题,
无论去哪儿,都将是一段最好的旅程

更多干货

○【养育】喜欢“马斯克”2年后,我终于尝到了,8岁开始给孩子“立榜样”的甜头……
○【养育】连续3周,一个人上体育课,昨晚笼包问我:“同学们为什么都不来?”
○【养育】幼儿园老师说:“拖拉,是你家笼包最大的缺点!”我坚定地摇了摇头
【电子产品】不可否认,我们正在一场“进化淘汰”中,这样养孩子,可能会流向社会底层……

【兴趣班】科学课、科创赛的圈子,我盘了1年后,悄悄扒一扒真相

○【兴趣班】腾讯年薪60w的编程大佬,和我说:“别让孩子上编程……

○【兴趣班】又把一门兴趣班停了

○【香港】这个高铁直达,有山有海的目的地,你想到了吗?

【甘南】旅行回来,分享个景美人少的小众路线

【旅行】这些旅行拍照的小技巧,大家说不定刚好能用上

【云南】攻略丨漫步古城、探访雪山之巅,丽江亲子游原来有这样的打开方式!



点击上面文章链接可查看更多干货热文,或在我公众号回复“目录”查看所有文章哦~

笼包粑粑        作者简介
中立奶粉评测平台「奶粉123」创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在这里,你能看到商家不会告诉你的内幕和真相,从此不花冤枉钱,选对每一样母婴好物。(公众号名称:笼包粑粑)

笼包粑粑
「奶粉123」创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为你揭开商家不会告诉你的内幕和真相,选对每一样母婴好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