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26年老师的亲戚,一句话,击中了我的心脏:“哪有智力差距?输在,习惯和方法”

教育   2024-06-19 12:48   广东  

刚过去的周末,带娃回乡下,吃大家庭团聚的家宴。

席间聊啥的都有,无比热闹,

聊高考作文题,

聊数学竞赛的天才少女,

聊在国外读书工作的堂弟的近况,

但我正埋头啃豉油鸡的时候,在广州当了多年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姑姑,一句无心话,

却让我一秒抬起了头

我姑的原话是:带了20多届学生,她发现9成孩子在学习上,根本轮不上拼智商。

家人问,那是在比啥?

她说:

“是规则意识,
是孩子的习惯,
是那些,孩子上学前,以及小学低年级,
10岁前就该被培养成型的东西”


我听了一脑门子冷汗,

因为笼包差不多10岁,

从幼小衔接阶段走过的我,真的是……深深认同

这几年越来越觉得,天赋、孩子的兴趣、内驱力、创新力……等等,大家最看重的能力,其实都在后期才发挥作用,

但但但但,

规则意识,孩子的习惯,却是扶孩子先“上桌”,先进“赛道”的第一位打头小兵。

抓不住这俩小兵,后面的大将,可能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孩子的学业很容易开头难,中间难,越来越吃力,越学越没信心。‍‍

但这俩重要的上路小兵,‍‍

却鲜少,有人提。

趁着这个时间,

又一批孩子准备踏进小学大门了,‍‍

包爸来跟你聊几句几句。‍‍

每年幼升小,总能刷到各种家长在卷孩子拼音学会了没,有没有识1000字,有没有学会100以内加减法,

但现在再回看幼升小,

我发现,

2-7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这2个能力模型,可能比提前学任何语数英,都重要。👇

因为只有具备这2个能力,

咱的孩子,

才能上桌,上赛道才能稳得住前期你辛苦铺垫出的学科优势,

才能真正的,为后面的无边高楼打出一道深厚地基:


1、第一个能力模型:
建起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立交桥
我姑姑说,每次路过一二年级班级,扫一眼,就大概知道半年后的成绩走向。。。
很多孩子完全没有规则意识,趴着、歪着,很明显和老师不在一个频道上,
对小孩子来说,听课突然要坐足30-45分钟,真的是巨大的变化和挑战那。
为啥呢?
我想了很久,发现是因为👇
0-6岁,孩子的学习习惯,是散漫吸收型。
今天妈妈嘴边学个词儿,
明天爷爷教着念首唐诗,
是从100个渠道,提供的1000个信息里,慢慢随机吸收。
但7岁后,孩子进入小学,会正式解锁第二层:
集中高压目标性学习
‍‍‍‍‍
说人话,就是,孩子要坐40分钟,集中的、听老师高强度单方面的输出整整40分钟。
有目标的,快速获取大量知识。‍‍‍
这和6岁前,过的日子,完全不一样。‍‍‍‍‍‍‍‍‍‍‍‍‍‍‍‍
并且,一天N节课,一周连5天。
真的不容易的!
所以咱们幼小衔接,与其让孩子记拼音,刷计算题,
不如在这个能力上,拉他们一把,
这才是底层的能力。

那具体,咋培养?
我的建议是,抓3件事,

1️⃣ 培养“坐得住”的能力:
没错,
坐得住也是要学的能力。
比如2岁以后,咱可以给孩子买好自己的小桌子、小椅子,每天引导孩子在桌子上看绘本、画画、搭积木等等,
最开始可以只5-10分钟,
慢慢增加时间到25-30分钟左右
有意识的,让孩子能有专注的,坐在桌子上处理事情的能力。
多让孩子体会,这种静下心来,沉浸式做一件事的“心流”。


‍‍‍‍‍‍‍‍‍‍‍‍‍‍‍
说起来,
小学知识点,只占孩子整个求学生涯的知识点10%不到,‍‍‍
但国内小学要6年,在国外甚至7年。
为啥?
因为知识本就不是小学最核心的目的,小学阶段,每个孩子要打的最终大boss,
一直都是,学习习惯
因此,坐得住,是开始学习的最最基础。
包爸想叮嘱的是,这里还有个坑👇
现在的孩子,上小学前多少都会提前学,只是学多学少的不同,‍‍‍‍‍
所以孩子还会遇到个挑战,在小学1-3年级的,
孩子在部分知识「超前学过」的背景下,是否依旧能足够重视课堂‍‍‍‍
课堂的重要性,任何APP、课外班、名师一对一都弥补不了。
依赖提前学和课外班的孩子,看似轻松了40分钟,但三四年级老本儿吃尽后,等待他的,可能是无尽的「坏帐」……‍‍‍‍‍
而稳打稳扎的把学习方法的培养好的孩子,
哪怕小学低年级不拔尖,
往前看,这条路,只会越来越轻松

 2️⃣ 培养倾听的能力:
这里说的是,
让孩子能有意识的,集中注意力去倾听。从大段的输出里,获取和总结内容的能力。
我以前引导笼包的方法,是熏听。‍‍
每天睡前,要么我讲,要么故事机讲,从5分钟一段,到15分钟,‍‍‍‍‍‍‍‍‍‍‍‍‍‍‍‍‍‍‍‍‍‍‍‍
再到20、30分钟一段,
听完了,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评估他的吸收了多少。
刚开始孩子都是无话可说,或者颠三倒四的,
但是莫慌,莫急,更不要否定他们,不然他们就不说了
孩子需要的,是每天坚持,积少成多地,慢慢练,
孩子就能明白,大量的耐心倾听,能收获很多好东西,是一个好的学习的法子‍‍‍‍‍‍‍‍‍‍
包括现在笼包感兴趣的世界史、中国史、战争史,说实话我都不太懂,我就把大量的优质的资源下载到听力机里,孩子就可以自己听起来了。

3️⃣ 提前培养回应+提问的能力:‍‍‍‍‍‍‍‍
但凡当过老师,其实就能明白“接梗”的娃,有多珍贵
但每个孩子性格都不同,
咱不需要娃社牛到各种积极回答问题,不需要。‍‍‍
但最起码,
在前期各种素质课程里,编程课啊,自然科学课啊,完全可以借这种机会,锻炼孩子一个小技巧👇
回应+提问
让娃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比如:
老师,我听明白了,
老师,我想上厕所,
老师,这部分我没太明白!
将主动积极的交互,变成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底色习惯的时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可能性。

坐得住是路的基柱,听得懂是路的延伸,能交互,是一脚油门的加速。
这3要素抓住了,‍‍
就相当于从平原上建起立交桥,从散漫式学习的模式,
成功的过渡到了➡️高速目标性学习的模式。
40分钟的课堂,就能变成了孩子的舒适安全区。

2、第二个能力模型:
提前适应交规
0-6岁的幼儿园,
和小初高最大的不同,不仅是学科知识、学习模式的不同,
更是规则的不同,底层目标的不同
比如,幼儿园的老师,负责的是你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高兴不高兴。
但小学老师,只负责你的学业
因此,
能否和这个环境背后的规则,接的住,直接决定了孩子升学的重要舒适度。
接不住,就是不适,
不适,就是痛苦。
痛苦,势必会影响他在学习上的投入度。
那天饭桌上,我姑姑也说,很多孩子回家说不想去学校,不喜欢学习。
家长火烧眉毛,觉得孩子在厌学。。。
但真实原因,是孩子融入不了环境,社交处处碰壁。他被这个环境拒绝的那一瞬间,‍‍‍‍‍‍‍‍‍
孩子也开始,深深的拒绝这个环境。‍‍‍‍‍‍‍
那怎么才能接得住这份环境的大改变,为孩子,铺好路?
一句话:
做好对内,对外的2件事👇


1️⃣ 对内,做到自立,自理
爹妈要做的,就一件事:早早的,开始放权。‍‍
一定要尽早,让孩子分清楚「主、客体」
自己的东西自己收,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自己吃东西多少,自己想上厕所的时候自己判断,
家里的家务,你也要负责一部分,
不涉及安全底线大问题的时候,
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娃,自己决定。



一句话,你需要为你自己负责。
这样的孩子,
才能自理自己的需求,而且能自理的娃,其实也会特有自信,
而当你能自理,
也才能有余心、余力,去健康的经营与外界的关系👇

2️⃣ 对外,理解规则,帮助他人
最后一点,规则,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第三种语言。‍‍‍‍‍
这个语言,你得会。
而且教起来,一点都不难。‍‍
比如👇
“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你、你辛苦了”等社交用语,2岁后,就可以潜移默化用起来,
饭前要洗手,
轮流玩玩具,
要诚实,不撒谎,做错事了要改正,打扰了他人要道歉,
公共场所不大喊大叫,排队时不能插队等公共规则……
3岁后,也就可以逐步实践起来,
基础的规则,很好学,‍‍
但但但,我一直认为,真正融入集体的钥匙,反而,不在外面,‍‍
7岁前,
孩子真正接人待物,与人相处时的情绪表达,‍‍‍‍‍
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
真正的源头,其实一直嵌在父母身上。
所以,想锤炼孩子的社交,让他能在集体生活快快乐乐像个小小鱼儿?‍‍‍‍‍
我的建议是:‍‍‍‍
1、锻炼锻炼锻炼
身体一定要好起来,
重营养,重运动,
体育锻炼不要断,身体好才能有强大的自信心,和同龄人的沟通机会+话题也会更多‍‍‍‍‍‍‍



2、每天抽点时间,放下手机的,亲子陪伴‍‍‍‍‍
对,
这一点,最最最重要。
多和孩子聊天,聊他的喜好,聊你的开心,多让他了解你,你也多了解他,因为你,是他交的第一个朋友。‍‍‍
和你的关系,
和你相处的模式,会直接影响他的第2个、第3个、第4个朋友……


规则意识,

孩子的配合度,

说白了,就是刚刚上路的时候,让我们的孩子能跑进跑道来,能认识裁判,能听到枪声,能知道自己在哪儿。‍‍

幼小衔接的核心,

就是在此

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模式的大改变,帮助孩子融入,再无“小宝宝特权”的集体大环境,

能做到这两点,孩子就能少一些转换的痛感,多一点往前的助推。‍‍

这一点点助推,看似不起眼。

可最终人生的顺利,不就是靠着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积累着一点、又一点小小的助推?

现在我们用尽全力推动的方向,可能暂时不会让孩子名列前茅,

但这些好习惯,这些底层能力,会让他们终身收益

望孩子走好2-7岁这几年,

愿你和孩子都能顺利找到这个美好的USB接口,

和这个世界,畅快相接


更多干货

○【养育女孩】笼包3岁,包妈外派香港,那年身边亲戚都问:“孩子这么小,真放得下啊…”
○【养育男孩】喜欢“马斯克”2年后,我终于尝到了,8岁开始给孩子“立榜样”的甜
○【养育】犹犹豫豫半天,孩子悄声说:“爸,我们学校有男生……偷看女厕所”
【旅行】退掉的机票,老友无奈说:“带娃旅游?就是收割中产的,最大陷阱”
○【运动】连续3周,一个人上体育课,昨晚笼包问我:“同学们为什么都不来?”
○【时间管理】幼儿园老师说:“拖拉,是你家笼包最大的缺点!”我坚定地摇了摇头
【电子产品】不可否认,我们正在一场“进化淘汰”中,这样养孩子,可能会流向社会底层……

○【兴趣班】科学课、科创赛的圈子,我盘了1年后,悄悄扒一扒真相

○【兴趣班】腾讯年薪60w的编程大佬,和我说:“别让孩子上编程……

○【兴趣班】又把一门兴趣班停了



点击上面文章链接可查看更多干货热文,或在我公众号回复“目录”查看所有文章哦~

笼包粑粑        作者简介
中立奶粉评测平台「奶粉123」创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在这里,你能看到商家不会告诉你的内幕和真相,从此不花冤枉钱,选对每一样母婴好物。(公众号名称:笼包粑粑)

笼包粑粑
「奶粉123」创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为你揭开商家不会告诉你的内幕和真相,选对每一样母婴好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