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汉
字
启慧
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修心、修身、修为,甚至“修真”,似乎,这成了众多有识之士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修”为何意呢?学识浅薄的我试着加以说明。
“修”字本义
“修”字典文
《易经》《孟子》《论语》《大学》《中庸》……无不道出“修”的学问。
1.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传》
君子为增进品德而修建功业。忠信,则可以增进品德;言辞文字,文化教育需要诚实,才能够真正成就教化社会的功业。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大学》
从天子到平民,都是要把修养自身道德作为根本。一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败坏,却要他整治家族、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那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孟子》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5.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大学》
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
6.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
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加强自身修养是智慧的象征;乐于施舍是仁德的开端;取舍得当是道义的表现;正确对待耻辱是判断勇敢的标准;树立好的名声是品行的最高准则。
9.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四书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修”字启慧
古人先立德,其次立功,最后才”立言”,故而人们读到的皆为是“圣言”“正言”“佳言”。
如果不知“修口”,那就会大“口”敞开——荒谬绝伦的语言,罔顾事实乱喷的话语遍地都是,家长里短,闲言碎语,个人隐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底线的自得其乐。我们的身边,互联网上,聒噪不休的喧闹的声音或许已经让您心生烦躁,不知心应该安放于何处。
如果不知“修”不知何物,心无敬畏,行无无拘 ,身心疲惫,带来麻烦甚至灾祸。
……
“修”,是“恢复完美”;修,是“归正”。纵观历史,从伏羲时代开始到三皇五帝的神话时期,到老子下世传真言于百家争鸣时期,再到释迦牟尼佛展现成佛路之际,耶稣打开天国门于众生之时等等,人类的文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修行”两个字。修行的文化随着人类的历史贯穿下来,一直到今天从未间断。当然每个人对修行的理解不一样。最初浅的认识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能够意识到的错误,知错改错,从而得到相应的福报;接着逐步修正于自己的一思一念,因为“念头”还没有成为行动,也是有“灵性”存在的;从更高层次上来说,修行是超越人知识范围的逻辑推理的,超越人的道德的要求很多很多。随着修行的深入,可以逐渐开启超越人本应有的智慧,使人能够洞彻天地间的道理,洞察宇宙运行的奥妙,还可以改变身体外在到生命的最微观处的粒子,达到身体的健康,不生病以及年轻状态,最终成为威德无上的觉者……这一切的一切正如《道德经》所曰“玄之又玄”。
一个“修”字,内涵之深广,言语难尽。当我们真正提高了修为的时候:
个人——内心恬淡平静,处事不惊,身心健康,智慧开启;
家庭——宽容对待家人,放下执着,和睦相处,幸福绵长;
环境——社会安稳和平,真诚相处,众生平等,万物一体。
……
每日诵读经典,其实就是在提高的自己的修为。有缘的您,我们牵手从做一个善良的人做起,从改正自己的能意识到的错误开始,走上修口,修行、修心之道……唯有这样,前方才一片光明。
执笔 :语文特级教师 教授 吉春亚
审核:古文字学者 李鹏飞
图片 | 来源网络
制作 | 吉春亚本真语文徒弟团队
扫码关注吉老师,邀您一同品悟汉字经典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