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特宁独有的“闷香”从何而来?

美食   2024-11-14 17:05   广东  


作为前街豆单中烘焙度最深的单品,曼特宁咖啡拥有丰富的烘焙类香气,口感扎实而醇厚,酸度低,当采用深度烘焙时,我们既能体会到它绵长的苦韵,还能享受它优雅的甘甜,通过嗅觉与味觉来同时感受它独有的闷香气息,十分耐人寻味。



这时可能有小伙伴就会问了,同样都是中深烘焙的咖啡豆,为什么唯独曼特宁才带有这股独特的味道呢?


曼特宁产自印尼神秘的苏门答腊岛,整个苏门答腊共分为八个省,其中只有位于高海拔的亚齐省和苏北省大规模栽种阿拉比卡咖啡。 与许多咖啡产区最大的不同在于,印尼当地天气多变,潮湿多雨,全年湿度在70~90%之间,有时候上午天晴下午大雨,台风更是说来就来,年降雨量甚至达到2000mm以上。



如此恶劣的气候下,要将带壳豆完全晾晒至指定的含水率是件非常困难且耗时的事情,而印尼又是以量产为目的咖啡大国,人们为了缩短咖啡豆的加工时间,并将其尽快出售变现,于是自行总结出一种独特的半水洗方式:湿刨法。


湿刨法(Wet Hulled),在印尼语中被成为“Giling Basah”,它与水洗、日晒、蜜处理等传统处理法一样,已经在咖啡生产中存在并践行了很多年。目前湿刨法咖啡依旧主产于印尼,其中又以苏门答腊岛的北部和苏拉威西产区为主。



最初,这里也以日晒加工为主,但品质不稳,后来便改为类似巴西的半日晒法。农户会先用机器脱去咖啡樱桃的外皮,直接倒入一个水池中,捞除飘浮在液面的瑕疵带壳豆,然后把沉入底下的豆子捞出来放进一个桶里短暂发酵,具体发酵时间会视情况而定,一般仅短短几小时。发酵完豆壳上还会残存一小部分果胶,刷洗干净后才把带壳豆放在户外晾晒。



然而,这里不像巴西那么干旱,无法在脱除咖啡果皮取出粘粘的带壳豆后在户外晾晒个好几天,因为在高温多雨的印尼这么做只会使它们直接发霉,所以只能勉强干燥一到两天。




当带壳豆的含水率降至30~50%就会被掮客收购,这时果胶层尚未凝固,豆体仍半硬半软,但需要及时带回处理厂用专门的机器磨掉种壳,以免过度发酵而酸臭。


给未干的生豆脱壳更困难,所以需要动力更大的脱壳机

由于湿刨法下的脱壳难度更大,因此机器需要使用较大的摩擦力,将紧贴在生豆上的羊皮纸层撕开。这个阶段,通常会从中流出白色或绿色的粘液,由于经过长期粘液浸泡以及潮湿的环境下,最后生豆变软、发白肿胀、形成灰绿色。经过摩擦力的搅拌,生豆也更容易被压碎或挤伤,特别是两端,形成小的缺口,犹如羊蹄状,这就是苏门答腊咖啡出现羊蹄豆比率更高的原因。



要知道,咖啡豆有四层护体:果皮、果胶、种壳、银皮,湿刨法却在中途刨掉第三、四层护体,也就是说,采用湿刨的咖啡豆是直接裸露出“内豆”来接受日光浴的。


带壳豆被机器磨掉种壳后,会再继续进行晾晒,直至含水率达到12%~15%之间,就可以把咖啡豆收集到编织袋里,通常为40公斤以及80公斤每袋。最后,这些生豆会统一被送去进行机选,去除各种各样的杂质,并按颗粒大小作出分类。



不仅如此,由于在干燥前就已经将四层护体都除掉,豆子完全以“裸露”的形式置身于烈日或湿润空气中,干燥速度会非常快,所以无论是发酵时间还是干燥时间,湿刨法都比传统水洗过程更短,也因此省去了很多人工。


湿刨法虽然缩短了生豆的干燥时间,但由于生产环节的粗糙导致瑕疵率大大提高。首先从咖啡果采收时就有的自然缺陷肯定少不了,接着是去壳部分的“碾压”,还有湿带壳豆运输过程中的受潮,以及阳光湿气对裸露生豆的伤害。最后,不规律的天气带来的不匀速干燥也会对风味有所减分。这就是为什么高等级的曼特宁要经过如此多次手选的主要原因。



直接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操作,必然会让内豆受到了各种菌种的滋生,从而影响最终的咖啡品质。可有趣的是,“污染”亦非完全坏事,像一部分菌种就为印尼咖啡带来了独特的味道,学界有研究认为,苏门答腊咖啡的木质味、仙草味、泥土味、香料味,应该就是霉菌所打造出来的。最后,咖啡豆在一些列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下,将物质转变为诸如焦糖、黑巧的香气,咖啡便呈现出辨识度极高的闷香气息,也就是我们所说“地域之味”了。


由此可知,曼特宁独有的药草香与沉木味,都因当地湿度高,整个后置过程被迫分出三个不同阶段来干燥咖啡豆所致。



- END -




前街咖啡
前街咖啡,精品咖啡烘焙11周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