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进一步凝练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院系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展示五年来学部院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亮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学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为方向,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办学优势,立足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坚持“在马信马,在马学马,在马言马,在马用马”,多效并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素质优良、国际视野开阔、教育教学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
学院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系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建设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何锡麟、齐振海、张静如、周之良、吴序光、王炳林、王树荫等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学院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招收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含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教学(思政)”。设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与研修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基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青海省)、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京津冀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以及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等全国知名教师研修和学术研究中心。
学院精心凝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向,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学科内涵的充实与更新,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滚动发展”的方针,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党的建设、党的历史与理论(自设)等二级学科,逐步形成了有重点、有特色、有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格局。
教师中现有中宣部、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国家级人才4人,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近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0项、重点项目5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44项,累计出版各类学术著作60余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累计600余篇,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60余篇,获得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
以本为本 全力聚焦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确保教师精力首先聚焦本科思政专业、公共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师范生在珠海校区培养,非师范生在北京校区培养。学院按照学院针对不同学生特点与需求,分类型、分阶段精准制定培养方案,强化阶段性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夯实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定学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完善优化本科课程体系。学院注重加强优质课程、教材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精品教材培育项目,支持教师主持和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材。实时更新完善各门本科生课程教学方案,开展课程辅助教学活动,组织各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鼓励和支持师范生参与中小学教研活动。学院聚焦国家一流课程及教育部智慧教育开放平台的资源课程,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课课程,开设特色课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文写作指导”,一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
学生参与主流媒体的红色文化节目
3.打造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鲜明特色的本科生“第二课堂”育人体制机制。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思想引领,通过“旗帜领航”“经典导学”等方式,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扎实推进本科生党团班建设,提供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第二课堂育人课单,全面系统提升本科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精准思政管理模式,发挥资助育人、心理育人作用,营造积极健康马院“家”文化。建立完善的“学工团队-本科生导师-实践指导教师”的全员育人体系,推进一二课堂深度融合,发挥校园内外多方协同,在思想建设、学业指导、文化生活、实践活动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形成具有京师特色的思政专业师范生育人模式
1.创新“优师计划”思政专业师范生培养方式。近年来,学院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围绕思政专业师范生亟需扎实理论功底、提高实践能力、开拓思维视野的实际需要,解决让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现实问题,多效并举,创新“优师计划”思政专业师范生培养方式。一是举办“理解中国乡村”系列讲座,扎实“优师计划”思政专业师范生的乡土情怀。专家学者的讲授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从多方面为师范生全景展现了中国乡村的丰富图景,激励着他们扎根乡土、立足岗位、长期奉献、追求卓越。二是举办“思享先声”系列讲座,扩展思政专业师范生的学科视野,提前锤炼思政专业师范生从教本领。学院邀请北师大附校的名师专家、教研员与新教师,向思政专业师范生们传授了中学思政课教学策略经验。三是多效并举提升“优师计划”思政专业师范生科研素养。如为新生发放专业经典书籍、邀请学院青年教师开设科研训练讲座、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举办海外红色研学活动等。
组织学生赴欧洲德国、法国、英国等地开展“寻访马克思的印记”主题研学活动
2.五育并举,重视培养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教育。学院开设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在课外组织“马小本”读书会,引领学生读经典、悟原理,筑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学院高度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以课程教学引领学生职业素养能力培育。学院还开设劳动实践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学院与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河北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北京鲁迅纪念馆、门头沟区水峪嘴村、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合作建立“大思政”教育教学基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院本科生斩获北京市1金、2银、3铜的好成绩。
3.以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专业发展。在学校领导和支持下,积极搭建思政学科实践平台,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淮安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宣城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平果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汉中实验学校等建设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和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专题讲座、圆桌论坛、分组讨论、实地研修相结合,积极引领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形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北师大方案。
优秀学子代表
学院高度重视思政专业能力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学科科研骨干。
陶洳薇,2019级本科生
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陶洳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9级本科生。专业能力扎实,曾获评国家奖学金、京师校友金声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北京赛区特等奖和全国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十佳大学生”等20余项荣誉奖项。毕业后在国内重点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受到所在学校的高度认可。
对于我而言,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人才成长的温馨摇篮”。学院汇聚着一支德才兼备、敬业奉献的卓越教师队伍,老师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引领我畅游于马克思主义的广袤海洋。同时,各类学术讲座与研讨会宛如繁星般点缀着我们的求学历程。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使我们得以拓展视野,紧密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此外,学院也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既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又培育了团队合作精神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科四年在北师大马院的学习经历,让我体悟到知识的无穷力量、学术的迷人魅力以及成长的无尽喜悦。
卡吾哈尔·布尔烈斯汗,2019级本科生
现任职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一中
学生感言:
在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我深切感受到了其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和多元化的指导模式。学院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优秀师资,有丰富课程可供选择,可以针对性地修读课程,还组织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支教、社会实践活动等,为我们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们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之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老师们说, “马院虽小,温暖如家”,学院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学习,专业成长,个人生活等方面都受到了来自老师们的关心和关爱,这更加坚定了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和奋斗的决心。
边巴吉宗,2019级本科生
现就职于西藏南木林县索金乡中心小学
“马院虽小,温暖如家”。在本科阶段,我深切感受到了学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学院不仅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营造了一个充满学术氛围和人文关怀的环境。在学习上,老师严格要求,将自己的知识和见闻无私地传授给了我们。学院举办各类讲座和研讨会,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接触到了学科前沿,激发了对未来研究的无限憧憬。学院不仅给每位新生配备生活和学习上的导师,还会在过节时给每位留在学校的同学送去温暖的节日祝福和礼物。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互助合作中,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年本科学习时光,感谢学院对我的培养和照顾,我将带着这份感激之情,继续前行,在教育教学中发光发热。
-bnuweixin-
来源:教务部(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排版:陈宁心
责任编辑: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