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二十四节气”标志着四季的更迭与物候的变化,是传统农耕社会的重要知识体系,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经验。2016年,它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立冬之后,寒意渐深。我们迎来了小雪节气。让我们一起走进《光明日报》推出的“字说节气”栏目,了解节气背后的故事。
小雪、大雪(节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小雪和大雪的命名反映了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谓之小雪大雪者,以霜雨凝结而雪,十月犹小,十一月转大”,这里的“十月”“十一月”是就古代历法而言的,按照现在的公历,小雪在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大雪在每年12月7日前后。在这段时间里,冷空气愈发活跃,寒潮频频来袭,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逐渐增多,漫天飞雪由微而盛,这两个节气因此得名。
汉字中的“雪”是一个以“雨”为义符的形声字,说明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雪是和雨类似的自然气象。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雪”的身影,金文、小篆中的“雪”字形体与甲骨文一脉相承,上半部分是义符“雨”,下半部分是声符“彗”。隶书与楷书中的“雪”字形体发生了变化,声符“彗”简化,逐渐演变为今天的“雪”字。
小雪、大雪 草虫/绘
今人常将雪视为唯美浪漫的象征,在古人心目中雪是怎样的事物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雪,凝雨,说物者。”“凝雨”就是雨水凝结的冰晶,刘熙在《释名》中也说“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也”,“绥绥”就是繁密的样子,形象地展现了寒气将雨滴凝为雪花自空中纷扬飘落的情形。至于许慎说的“说物”,清代学者段玉裁解释道:“说,今之‘悦’字,物无不喜雪者。”“说(yuè)”是“悦”的通假字,“物无不喜雪者”,雪花如同冬日的精灵,能够给万物带来喜悦与欢欣。
作者:史瑞雪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博士生)
字说节气
让我们回首细数刚刚过去的金秋节气
在时间的韵律与祖先的智慧中
感受天光如水、月光如镜的清辉皎洁吧!
立秋(节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二十四节气中,“立”标志着一个季节的确立和开始。立秋是秋季的开端,一般在公历八月七至九日交节。尽管酷暑的炎热还未完全散去,但秋日已经悄然而至。《逸周书·时训解》:“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从物候上看,凉风的到来、露珠的凝结和寒蝉的鸣叫,都预示着暑气将消,秋意渐浓。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立”字像人正面站立于地之形,本义是“站立”,后引申出“建立、成立”等意义。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是四时的开端。
甲骨文中表示“秋”的字主要有两种形体:一种像蝗虫一类的昆虫之形,另一种则在下方增加了义符“火”。在古代春播秋收的生产模式中,秋天农作物成熟之时,往往是虫灾高发的季节。用昆虫之形来记录“秋”,正是这种生活经验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先民对秋收的重视。增加义符“火”,则说明先民已经探索出了用火治理虫害的技术。《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螟、螣、蟊、贼”都是害虫,“秉畀炎火”表示用火将害虫烧掉的意思。唐开元四年,姚崇上奏治蝗之策时引用了“秉畀炎火”这句话,并讲解了以火灭蝗的原理:“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也就是在夜间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火吸引和消灭昆虫,一边焚烧一边就地掩埋。回到“秋”字,甲骨文中表示“秋”的两种形体,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反映了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立秋 草虫/绘
春秋时期,“秋”字增加了义符“禾”,并出现了将蝗虫之形替换为“火”的形体。现在通行的“秋”,保留了“火”的构造意图,更能直接追溯到甲骨文,这种演变脉络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说文·禾部》:“秋,禾谷熟也。”这一释义揭示了“禾”在“秋”字中的构造理据: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节。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秋天与庄稼成熟具有天然联系,《尚书·盘庚上》云:“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其中的“秋”就表示庄稼成熟、收获。“秋天”与“收获”的认知关联,正是传统农业社会中“天文”与“人文”统一的体现。
作者:李聪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处暑(节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在公历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交节。立秋之后,暑气渐消,天气侵凉,处暑继至。
何谓处暑?《说文解字》:“处,止也。得几而止。”“处”是一个会意字,所谓“得几而止”,“几”是坐具的意思,说的是人停坐于物上休息。在早期金文中,“處”字除从几、从止外,还从人、虍声,合起来描绘了人停坐于物上休息的场景。战国文字中的“处”字,有的简省“人”和“止”,有的简省“虍”和“止”。隶楷阶段,字形规整为“處”和“处”。“处”的本义是暂止,具有临时性,与表示定居的“居”相对。《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这是说上古时期的人们在洞穴中居住,在野外暂歇。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庙堂是正式久居,而江湖是临时暂住。“处”由暂止引申出停止之义,如《易·小畜》“既雨既处”,描绘了下雨又雨停的场景。
《说文解字》:“暑,热也。”“暑”是一个形声字,从日、者声,本义是炎热。阮籍《咏怀》有云:“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炎、暑虽然常常连用,但二者状态不同。“炎”形容如火燎般的燥热,韦应物《夏花明》“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突出“炎”之炽热。《释名·释天》:“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暑”形容如煮物般的闷热。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溽”为湿润之意,“溽暑”突出“暑”之潮湿闷热。
处暑河灯 草虫/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节气的“处”,取“暂止、停止”之义。处暑因暑气至此暂止而得名。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含“暑”的节气,夏季自小暑而至大暑,暑气逐渐炽烈,秋季,经立秋而出伏,即至处暑。但处暑之时,虽值秋季,往往又有气温短期回热,肆虐如虎,民间称这段时间为“秋老虎”。“处暑”包含的暑气暂止之义,既体现了古人对气候的精准把握,也反映了他们对节气的恰切命名。
作者:贺垣智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博士生)
白露(节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一般在公历的9月7至9日交节。金秋时节,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比较大,当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饱和后,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凝结而形成露水。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这是古人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总结出的白露节气的三种代表性物候:大雁从北方飞来,燕子南归,众鸟开始储藏食物准备过冬。这三种物候都与鸟有关,鸟类是天地间的灵物,它们南来北往开始迁徙就是季节更替、气候变化的信号。白露节气一到,意味着暑热渐渐消去,天气转向凉爽,正所谓“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之“白”,构形分析众说纷纭。许慎《说文解字》云:“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许慎运用阴阳五行思想来解释小篆字形,析形不确,释义牵强,不可信从。后世学者依据“白”的甲骨文字形,对其形义关系做了进一步考释:一说像日光,一说像人头,一说像灯盏,一说像米粒,一说像拇指等。相比而言,拇指之说有可取之处,郭沫若说:“拇为将指,在手足俱居首位,故白引申为伯仲之伯,又引申为王伯之伯,其用为白色字者,乃假借也。”《说文·白部》收录的几个字都与白色有关,如皎为月色之白,皙为肤色之白,皤为老人头发之白,皑为霜雪之白,体现了古人对白色的独特认知和详细区分。古代有五色之称,指青、赤、黄、白、黑,是先民观察大自然之后总结出的五种基本色彩。“白”作为颜色词,解释起来十分困难。于是人们选择非常熟悉的客观事物来譬况或例释,把原本难以解释的语义形象化地呈现出来。如《释名·释采帛》“如冰启时色也”,《新华字典》“像雪或乳汁一样的颜色”,《现代汉语词典》“像霜或雪的颜色”等。
白露 草虫/绘
白露之“露”,形义关系比较清楚,形声字,从雨路声,本义是用来润泽万物的东西——露水。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云“所以润泽万物者也”。古人以为露水天降似雨,是“天水”,能滋长万物,所以引申为润泽。《说文·雨部》:“露,润泽也。”古人以为露与大自然阴阳消长有关,阳气减弱,阴气加强而外露,便在草木上生成了露水。《五经通义》云“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云“露者,阴之液也”,揭示出露阴冷、寒凉的特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段氏运用声训来说明语词得名的来由,认为“露”与“胪”同源,凡是陈列出来表现在外的都叫“露”。王力《同源字典》认为“露”和“裸”是一组同源字。露,来纽铎部。裸,来纽歌部。声母皆为来纽,韵部铎歌通转,声音相近,都有显露出来的意思。露水一颗一颗,表现在外,历历在目,故引申为表露、显露等意义。露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对它的观察和认识充分体现在词汇中。露珠强调“露”的形状特征,秋露点明“露”的季节特征,朝露、晨露、宿露突出“露”的时间特征,花露、草露、竹露体现“露”的空间特征,白露、皓露凸显“露”的颜色特征,甘露表明“露”的味觉特征,冷露、寒露反映“露”的感觉特征等。露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晶莹圆润,洁白无瑕,像珍珠一样,可爱迷人,正如白居易《暮江吟》所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王延模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秋分(节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观测太阳,确立了二分二至。二分指的是“春分”和“秋分”。《说文解字》:“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分是一个会意字,从八、从刀会意,本义是判分、分割,二分皆因昼夜平分而得名。二至指的是“夏至”和“冬至”,因昼夜极长而得名。二分二至的确立,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为基础的天文节点。《尚书·尧典》记载:“宵中星虚,以殷仲秋。”这是说秋分这一天,晚上和白天一样长,黄昏的时候,虚宿出现在星空中。
《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从汉字的形义来说,古文字秋的字形,纷繁复杂:甲骨文的秋,象以火驱蝗,与耕种经验有关,字形和《说文》籀文前后相承。战国文字的秋,有的从火、从禾、从日,有的从禾、从日:禾代表着秋天里丰收的谷物,日体现出古人对太阳的观测。其实,商代和西周前期,仅有春秋,尚无冬夏。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和历法的不断周密,四时逐步确立。战国时期,春、夏、秋、冬四字均有从“日”的写法,这和人们仰观太阳、俯察物候有着密切的关联。秦汉时期,小篆和隶书的秋字逐渐规整为从禾、从火,绵延及今。从汉字的音义来说,古书里秋的训解,说法众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孝经援神契》:“秋者,揫也,万物于此揫敛也。”郑玄《三礼目录》:“秋者,遒也。”每到秋天,农人从田里收割稻谷,入藏仓廪,秋和揫、遒等词音义相通,均有揫聚的词义特点。秋天,也是肃杀的季节。《春秋元命苞》:“秋之为言愁也,万物至此而愁,恐残败也。”《春秋繁露》:“秋之为言犹湫湫也,湫湫者,忧悲之状也。”秋和愁、愀、湫等词音义相通,均有愀悲的词义特点。
秋分 草虫/绘
秋季,天气转凉,目睹草木凋零,总能唤起文人墨客的悲秋之情,这也成为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楚国的宋玉就曾感慨:“悲哉,秋之为气也!”唐诗中,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寓居洛阳,一封家书,寄托诗人的无尽思念;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漂泊他乡,一次登临,抒写诗人的千绪万端。进一步说,揫聚道果实收藏,愁绪言内心收紧,秋之揫聚与秋之忧愁,意义相互关联。在秋的汉字形体和音义说解中,蕴含着古人对秋天的独到观察和多重理解。
作者:董婧宸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
寒露(节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同“雨水”一样,“寒露”也是直接以物候命名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一时节,气温下降,露水凝结,“寒露”便以此得名。
古文字中的“寒”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一个表示屋顶的“宀”,下面有4个表示小草的“屮”,最下的“仌”即冰,中间还有一个“人”,整个字形描绘的是屋顶之下,人躺在冰面上,只能以一层薄薄的杂草取暖,透过文字,仿佛能感到彻骨的寒冷。“露”是一个形声字,“雨”是义符,表示露的意义跟雨有关,古人早已经认识到露和雨一样,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分转化而来的,“路”是声符,提示读音。
寒露 草虫/绘
不同于白露时节的凉爽,寒露让人感到的是真切的寒意。民谚说:“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又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一过,便进入了深秋,人们要收起单薄的衣衫,换上秋装,特别要注意足部的保暖。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寒露时节的农耕活动也不尽相同,北方天气转寒,进入了秋收时节,而南方开始种植冬小麦、油菜等作物,因此有“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说法。
作者:尹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
霜降(节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二十四节气中,霜降紧跟秋分与寒露,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秋意渐浓,晴朗无风的夜晚,气温降至冰点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霜,霜降便是因为这样的气候特征而得名。
《说文解字》:“霜,丧也,成物者。从雨,相声。”霜是从雨相声的形声字。在霜的训释中,包含着古人对“霜”的辩证认识。霜之所以训“丧”,是因为霜意味着万物肃杀。从汉语词源上来说,“霜”因丧亡而得名,与“丧”“亡”等同源。对此古人在声训中亦有揭示,《释名·释天》:“霜,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霜”的丧亡义,也被带入了由其构造的“孀”字。“孀妇”即“丧妇”,“孀”字从“霜”得声,并非因孀妇守节而取“霜”的冰清玉洁之意,而是直白说明其为丧夫之妇。在物候方面,《逸周书·时训解》:“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为了度过即将到来的长冬,豺狼开始大规模捕猎;草木逐渐枯黄,在秋风中飘落;蛰居习性的动物潜藏在洞穴和土地深处,开启冬眠。在礼俗方面,《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霜降之后,寒冷袭人,人们也不可避免地怀念先祖,升起一股凄怆之悲。
“霜”又训“成物者”,是因为霜也伴随着万物成熟。在自然方面,深秋时节,昼夜温差增大,草木结霜,迎来了最美的收获季节。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水稻宜“霜降获之”,因为“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元人王冕《舟中杂纪(其十)》还写道:“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无论是谷物还是鱼蟹,都在霜降前后迎来成熟。一些比较耐寒的蔬菜水果,比如白菜、萝卜、柿子,经霜之后会变得更加甜脆且易存贮。在人事方面,《荀子》:“霜降逆女。”《孔子家语》:“霜降而妇功成,而嫁娶者行焉。”霜降时节,小伙们农事已毕,姑娘们结束了一年的采桑、养蚕、缫丝工作,有了一定的收成,就可开始筹备婚礼了。
《说文解字》在雨部排列与降水有关的汉字时,自“雪”开始,次以“零”“霖”,再次之以“露”,终以“霜”结束。四时代谢,冬日,伴随着小雪、大雪,百谷在积雪的覆盖之下,屯聚着来年春天怒发的力量。春日,由雨水而谷雨,万物在雨露的润泽下茁壮成长。转至秋日,自白露、寒露而至霜降,草木凋零,秋天逐步走向尾声。许慎的这组列字顺序,正照应着雨水千变万化的形态和生杀万物的时序。
霜降 草虫/绘
相较于“霜”,“降”字出现得更早一些。甲骨文、金文中已有“降”字。“降”字左边从“阜”,像侧面的山陵之形。《说文》:“阜,大陆,山无石者。”“阜”之本义就是土山、丘陵,在今天已很少单独使用,但为常用的部首,构成“陵”“陆”“险”“阻”等与山形山势有关的汉字。“降”字右边,取两脚朝下之形。古文字的“降”,描绘一个人一步一步从山上下来的情景,本义是降落。“霜降”连言,道出了古人对“霜”的浪漫想象。
作者:赵芳媛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中文系讲师)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立夏至,字说节气”
点击查看“立秋至,字说节气”
“字说节气”栏目未完待续
让我们一同踏上中华文化的学习之旅
关注了解不同节气背后的故事吧
-bnuweixin-
来源:光明日报
排版:宋紫怡
责任编辑: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