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巡礼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不负热爱 心声铎人

教育   2024-10-24 14:44   北京  

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进一步凝练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院系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展示五年来学部院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亮点。


心理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是国家世界一流心理学科建设单位,且是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心理学部建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发展心理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心理学科连续排名全国第一;获批国家外专局“脑与认知科学”和“未来教育”2个引智基地。

卓越师资,胸怀“国之大者”的教师队伍

心理学部以雄厚的师资力量组建了以心理学为核心,包含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等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并获批2个国家创新群体:“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国家创新群体和“神经影像与人脑连接组学”国家创新群体;同时有近100人次入选各类人才计划,21人次入选Elsevier公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2人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


心理学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以培育“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不断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持续引育高层次人才,以多元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导向,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创新团队建设机制,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深化人事制度、人才评价改革,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内生动力,加强青年骨干力量培养,培育一批具有学术潜力和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

课程质量建设为中心

构建人才分类培养

为实现动机驱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心理学部把本科人才培养分成了三个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区分方向之间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培养要求,突出特色、体现优势,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建设三个方向各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使学生在所选择的专业方向上能够更有深度的精进。开设前沿、交叉领域课程,体现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特点,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前瞻性。并根据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充分考虑学科结构和课程质量,开设符合学生学业规划的专业课程。


根据心理学科的专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课程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评估,在课程设立、课程评价、课程改革等方面设立规范和标准,将课程建设作为课程质量提升的有力支撑。鼓励跨学科申报交叉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新课程,鼓励开设分类培养卓越教师、创新人才、创业人才亟需的方向特色课程,鼓励引进其他国内外大学课程,其中优先考虑交叉学科课程和综合性课程,鼓励开设急需的符合发展战略的课程,鼓励开设使用外语进行教学、聘请国内外专家参与教学工作的课程。


通过梳理心理学核心知识体系,紧密融合《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经典研究》《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等核心课程的教学脉络,将实验能力知识图谱嵌入线上实验,先后建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2项,《心理学经典研究》和《心理统计》分别获评2023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过去五年,共建设开发在线课程12门,数字教材3种,新增实验教学软件16项,实验教学平台4个。其中,“创造性思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获批北京市大学城共享实践基地,用以提供课堂视频数据采集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


科研与实践并重,打造创新型人才


心理学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心理学实验实践平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


学部所有的高端科研平台全部对本科生开放,并鼓励教师将学术前沿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验室软硬件条件国内领先,管理规范,持续发挥着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在心理学高端仪器设备建设、线上实验平台搭建、信息化管理与开放共享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



心理学部推进“见习-实训-实习-研习一体化建设”的教学改革项目,提升综合方向本科生的实习实践教育质量,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定期组织到优质单位进行见习游学,让低年级本科生对心理学的应用实践有直观感受。完善实习“行前培训”,形成简历、面试、礼仪培训,经验分享,实习就业双选会一体化的培训项目,充分保证学生的技能培养能服务于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将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发展为本基项目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做应用型研究的能力。


思政教育“4321”创新举措

引领全人教育


心理学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4321”系列创新举措,即推进四类课程改革、建设“三有”实践体系、抓好两大文化阵地、打造一支专业队伍,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在第二课堂的实习实践育人中,以“服务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在以“互联网+”为特色的第三课堂中,组织最优质的师资打造与心理学科相关的思政内容,建设国家线上一流课程《师魂》;打造以“产学研一体化”为特色的第四课堂,自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构建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项目式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四类课程改革成就斐然,《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了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师魂》。心理学部教师牵头申报的“注重师德养成,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与实践”成果获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建设“三有”实践体系,搭建广阔的实践发展平台。整合师资力量,以“服务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实践前培训打磨、实践中跟进指导、实践后反思提升”的全过程指导体系。年均建设十余个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开放348份教案与课件,50个优秀微课视频的支教成果库,展出生涯人物、“四有”好老师访谈视频及访谈稿等,各实践队伍在“北师大心灵之声”公众号上推出实践成果风采百余篇。



抓好两大文化阵地,强化思想引领。以“木铎心声”二级党校、“心火相传”初级团校为依托,五年开展师生党团员教育培训50余场,培训6000余人次。建设“京师心理大学堂”,持续发挥心理科普、网络育人功能,用党的声音、专业科学的声音唱响网络,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性。


优秀学子代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2019级本科生罗晓慧


就读期间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三次京师一等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十佳大学生”与“最具人气奖”、京师校友金声奖学金等24项荣誉奖励。以第一作者发表SSCI期刊论文5篇。作为学长导师,为近80名师弟师妹持续辅导学业,累积超200小时;带队参加中国平安希望工程支教活动,帮助指导全国各地300余名学生。毕业后推免至学部攻读博士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2019级本科生柳笛


就读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多次获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宝钢奖学金、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热衷志愿服务,曾跟随“豫你同心”云端支教队,为河南周口的孩子送去心理课程辅导。在“蓝信封”留守儿童书信陪伴项目中,她同样发挥专业特长,与留守儿童通信万余字,建立了一段温暖的亲密关系。毕业后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bnuweixin-


来源:教务部(研究生院)、心理学部

排版:陈宁心

责任编辑: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