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巡礼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德育英才 法行天下

教育   2024-10-29 18:59   北京  

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进一步凝练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院系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展示五年来学部院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亮点。


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与“德育英才、法行天下”的院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一流法律实务人才和高端法学研究人才,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及社会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科始于1995年哲学系设立的法学专业,2002年成立法律系,2006年成立法学院。中国刑事学科领域唯一的实体性学术机构——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挂靠在法学院建设,G20峰会批准设立的反腐追逃追赃实体研究机构——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也设立于法学院。2019年,法学院在珠海校区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设立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启动珠海校区法学学科建设。


2012年法学院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同年获批教育部法学教育实践基地,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完整,覆盖除军事法学之外的所有法学二级学科,刑事法方向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培养包括留学生在内所有层次的法律人才,设有全英文中国法硕士项目,是国内首家能够同时培养德、法、西、葡等双语涉外法律人才的教学科研机构。法学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已跻身A类行列,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法学学科排名中位列中国大陆第14位。


法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师资队伍,目前有教授44人、副教授34人、讲师12人。在专任教师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3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人,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近30%的教师在境外取得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教师拥有长期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教师主持诸多国家重大课题,出版大量高水平论著;深度参与国家立法、司法实践,挂职实务部门重要岗位;助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代理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推出法治普及作品;多人担任全国性学会、国际组织领导职务,在重要国际期刊担任编委,作为专家证人在国际组织出庭,其中,特聘教授高铭暄先生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黄风教授获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和“仁惠之星”共和国爵士勋章;王秀梅教授获国际反腐败教育与研究卓越奖。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拥有多个重量级国际交流平台。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目前拥有联合国刑事司法网络理事单位、国际反腐败学院联盟成员单位、安理会反恐执行局合作单位、网络犯罪问题政府间专家组观察员等国际性平台,在联合国具有正式谘商地位,全面助力中国在全球法律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法学院与美、德、法、英、意、西、葡、加等国40多个高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与英国牛津大学、阿伯丁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等十余所欧美高校有交换生和暑期项目合作。学院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律与金融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政法学院合作开展双学位硕士培养项目,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此外,学院开设有中国法英文硕士项目,招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并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共同发起了国际电子商务法联合认证项目,为学院营造了多元的文化交流环境。


法学院亦注重国内合作。法学院暨刑科院先后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中央政法领导机关的15个业务庭室,以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等50多个地方政法机关和实务部门缔结了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建了一批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主要包括职务犯罪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人民法院社会矛盾纠纷综合治理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建)、未成年人检察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与北京市教委等单位共建)、粤港澳司法研究创新基地(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珠海联合成立)。学院先后选派了教师30多人次赴中央与地方政法机关挂职交流,并延请了140名国内实务专家和律师担任校外导师,促进与法治实务部门人员的双向交流。


法学院还积极服务国家法治建设,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教师230余人次参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以及政府规章、“两高”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为国家解决领土和贸易争端、应对重大法治事件、处理热点疑难案件、境外追逃追赃工作提供协助和咨询建议。百余份研究报告被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采纳,其中数十份获得国家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德育英才,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的法治人才

法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深厚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在国内率先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承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与教材修改工作座谈会。学院教师参与马工程教材撰写,马工程教材使用率达到100%。学院设立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国情,通过法律援助与普法宣传等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社会公益。学生在北京市“学宪法、讲宪法”比赛多次获一等奖,在北京市第十届师生优秀法治教育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法行天下

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机制

法学院在本科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法学院设立瀚德法学本科实验班,在国内首创多语种与法学复合培养课程体系。学生须修读德语、法语、西语、葡语之一作为第二外语,课程由外教授课,在大学期间赴境外参加2次短期学习。实验班60%的学生毕业后赴牛津、剑桥、纽约等国际顶尖法学院和国外其他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另有部分学生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法学院深造。毕业生大多走上中国涉外法律工作岗位,除赴商务部、外交部、发改委等国家机关就业外,有大量毕业生赴年利达、盛德、考文顿伯灵等国际顶尖律所和中伦、金杜、方达、君合、环球等国内红圈律所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甚至有毕业生代表中国政府在国际争端解决机构中出庭并获得胜诉。教学成果“多语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协同育人

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法学院依托法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与多个司法实务部门开展共建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法学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育人,着力探索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法学本科生实践教学新模式,完善高层次法治人才联合培养新机制。多措并举,培养实践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


法学院为法学专业本科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推荐、选派学生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开展为期3-6个月的专业实习。其中,我院曾推荐2名高年级本科生赴最高法开展全职实习5个月。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开展的法律实习生“育才班”是检学共建的重要探索。由检察院选拔优秀检察官作为带教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实习生一对一带教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习锻炼。法学院学生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表现出扎实的法律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获实习单位好评,多名学生荣获“优秀实习生”称号或获来信表扬。


模法竞赛

法律实践能力的沉浸式提升

法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专业类竞赛,包括“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大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英文赛、“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等。我校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赛队2017年首次参赛,现已经成长为“杰赛普”中国赛区强队之一,8次参赛,7次获得全国一等奖,6次获得参加国际赛的资格,并在2024年取得中国赛区冠军、全球前32强的优异成绩。我校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英文赛代表队在2024年中国赛区选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我校“贸仲杯”代表队在2023年第二十一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中获得团队一等奖。2024年我校代表队获第十五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模拟法庭(仲裁庭)竞赛提升了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法律辩论水平与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追求卓越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

2023年,学院组织了瀚德实验班德、法、西、葡四国暑期交流项目,以及英国剑桥大学暑期项目与锡拉库扎国际刑事司法和人权研究所短期交流项目。32位本科生分别赴柏林自由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西班牙图卢兹商学院、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参与暑期交流项目;13位本科同学参加英国剑桥大学暑期项目;1位本科生参加荷兰莱顿大学交换生项目;9位本科生参加牛津展望计划、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天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暑假交流项目。


优秀学子代表



张煜召

法学院2018级卓越实验班本科生


毕业后保送至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获得十佳大学生、北京市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科研项目、与国家级本科生科研项目,获得北京市“学宪法、讲宪法”宪法知识比赛一等奖(高校组第一名)。参加国家扶贫办调研项目,组织北师大师生抗疫募捐,提起“垃圾短信侵害个人隐私权”公益诉讼,发起“法行育才”国家级创业项目,并作为班长带领班级获得“北京十佳班集体”荣誉。其毕业论文《独立董事制度何以可能——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尹诺涵

法学院2020级瀚德实验班(葡语)本科生


毕业后前往牛津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Magister Juris)。曾获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四届十佳大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曾获在读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京师一等奖学金、一等竞赛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团员;曾任Jessup模拟法庭比赛北师大赛队队长,带领赛队连续2年获得中国赛区一等奖,于2023年代表中国晋级国际赛,在国际赛获最佳综合书状奖;曾于司法部主管期刊独立发表2篇文章,多次主持、参与获奖调研项目;曾任法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与2020级瀚德班团组织委员,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bnuweixin-



来源:教务部(研究生院)、法学院

排版:陈宁心

责任编辑:岳天舒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