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巡礼 |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改变世界

教育   2024-10-28 17:57   北京  

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进一步凝练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院系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展示五年来学部院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亮点。


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始建于1958年创办的电子学和计算数学研究室,是我国高等学校中较早建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此后,先后经历无线电电子学系、信息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2019年更名为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植根于北京师范大学百廿沃土,以“博学慎思,知行合一”为发展理念,弘扬“文理兼修、鼎承国器”的家国使命情怀,构建人工智能领域国际一流的教育平台和科研平台。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人工智能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现实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信息学科与我国信息技术同步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科研和应用人才,是我国人工智能、计算机、大数据科学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成为、凌永顺、刘尚合等优秀校友。

计算报国

学院坚持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系列活动,紧密围绕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导向,结合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科技探索的双重需求,聚焦航空航天、国产计算机、国产大模型等领域,通过邀请行业权威专家讲解、外出企业参访实践交流等形式促进师生和行业专家思想交汇,强化创新意识,为培养具备爱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组织师生参观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了解国产预警机的研发背景和深远意义,重读一代代预警机研究者上下求索的历程。



组织师生参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感受空天院科学家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伟大精神,坚定学生投身科研、服务国家的信念。



在课堂讲授示例中引入我国自主研发新技术,通过讲述科学家冲破技术封锁提升科研能力,突破“卡脖子”技术解决关键难题等例子,引导学生体悟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时代新人。基于虚拟现实的沉浸式可视化技术,构建高沉浸感和强交互性的体验学习系统,将思政主题所涉及数据进行可视化,使得思政教育更富有特色和吸引力。过去几年中,学院多门本科课程获评校级“课程思政建设优秀课程”。


智算未来

学院建有高性能计算云平台,为本科生提供每年500余个虚拟服务器资源;建有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实验室、面向师范人才培养的机器人和智能车实践教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有力支撑本科生课程实验、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等各类本科实践教学活动。



学院积极培育精品课程,鼓励教师对课程形成“新认识”、纳入“新知识”、梳理“新结构”、引入“新案例”、编写“新习题”、形成“新模式”。本科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获评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在强化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超算挑战赛等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14-2022年六次从亚洲赛区的激烈竞争中晋级 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并在2021年全球总决赛线上赛道中获得第12名,在大陆参赛高校中排名第6,创造了北师大在ICPC世界总决赛中的最好成绩。此外,学院学生在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编译系统挑战赛(华为毕昇杯)中取得较好成绩。


公费师范生培养

为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良好职业道德、优秀人文素养、扎实数理基础、系统信息学科知识、宽广计算机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卓越教师和信息科技推广者,学院恢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费师范生)招生。在学校支持下与中国计算机学会签署了信息素养领域合作框架协议,集聚各方优势资源,共同建设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体系,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工程素养和信息素养薄弱的问题。


为推动中小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培养中小学信息学科教师,进而加强对学生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申请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北京地区组织单位授权,并以此为契机将NOI教练培育打造成为计算机师范生的培养特色。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支持下,举办了领航计划-NOI教师培训,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费师范生)学生提供更多观摩学习机会。


校企合作

学院积极拓展外部资源,搭建了一套面向信息学科的“一平台两基地三应用四评价”本科实践教学框架,该框架对于信息学科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普适性和扩展性,相应成果获评2021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产学协同育人力度,与百度、华为等优质企业协同共建专业实践基地和课程,获评“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和“华为2023年优秀案例奖”。



学院与百度(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科技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在这一框架下双方建立北师大-百度松果人才培养实践基,共同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和AI素养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贯通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的纵向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人工智能+”教育、心理、法律等学科交叉知识的横向复合型人才。



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连续两年开展大模型创新应用与工程实践训练营,聚焦大模型应用创新开发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共建课程,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课程团队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资深专家担任讲师团队。



学院引进大型综合教学与实验平台,实现了“教学管理+在线实验+比赛+科研”一站式全过程教学支持。该平台具有在线作业、在线实验、在线考试、在线答疑等课程管理功能,支持自动评判、小组协作与互评,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做实验的目标,提升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优秀学子代表



高明月,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校期间连续2年任学生会主席。本科期间荣获多个奖项,如十佳大学生提名、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M奖)、中电科奖学金等。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入选 2018 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前 180 强(校内仅两支),获 Intel 商赛第四名。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中国星网,投身于推动卫星互联网应用和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万博欣,本研均在人工智能学院就读,在校期间曾获本科优秀毕业生、本科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竞赛二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毕业后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职,服务于国家航空航天事业。



刁诗哲,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校期间荣获多个奖项,如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世界亚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M奖),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现就职于信息技术头部企业。


-bnuweixin-



来源:教务部(研究生院)、人工智能学院

排版:宋紫怡

责任编辑:岳天舒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