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联想,中国光伏企业也已集体出海打官司

科技   2024-11-02 23:59   河北  
作者:黄莺



联想在英国起诉中兴通讯一事,还在持续发酵。
目前来看,本案之所以在国内引发巨大关注,主要在两点:一是让大家又回忆起当年联想与华为的对比和恩怨,认为走“贸工技”路线的联想,以及近年来的一些做法,有点“非我族裔”的味道,于是爱国和民粹再度来袭。二是认为联想与中兴通讯作为两家中国企业,联想放着好好的中国法院不利用,反倒是跑到与两者商业关系并不紧密的英国法院打诉讼,于情于理说不通,不支持。
总体来看,这两点都比较容易情绪化,而忽视了双方争议背后本身是一场非常专业的技术、法律和市场层面的较量。
假设举个例子,这次在英国起诉中兴通讯的如果不是联想,换做是华为,大家又会作何评论?
可能很多人的立场马上就会180度大转弯。
其实,这一幕在十多年前真真切切发生过。
2010年11月,华为与中兴通讯开始接触就许可进行谈判,然而双方并没有谈拢,华为认为其提供了合理的专利许可费率。而中兴通讯则寻求达成交叉许可协议。但是,与许可协议有关的报价一直没有最终确定。于是2011年4月,华为向德国法院提起针对中兴通讯的诉讼,并寻求禁令。
这起案件当时就引发了国内很多的争论,一些观点和现在联想案,几乎一模一样,其中就包括为何两个中国公司要去海外打诉讼等等,甚至有很多力量介入希望从中调解。
华为好在一点就是走的“技工贸”路线,自主创新到哪维权底气都是很足的。这是与联想案中一个较大的区别。
其实前后十年的变化,反映的是中国企业逐步走向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如果中国企业只有中国市场,那么好了,只在中国法院打诉讼就可以了。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借着全球化实现了中国以外的更广阔市场,因此企业运用全球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一定是中国企业走向更成熟的标志。
至于选择哪里的法院,无论是像华为选择德国,还是联想选择英国,其实都是企业基于自身利弊抉择后的产物。不宜对此引发更多情绪化的猜测。
其实更应该思考的反而是,为何站在企业的角度,它会优先选择德国、英国,而不是中国。这不仅是企业需要反思的地方,同样也是中国法院和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的地方。
也只有更多的理性思维,才会敦促和改变中国司法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更好的贴近企业需求,助力企业真正实现知识产权保护。
实际上,在现实诉讼中,很多专利案件是同时在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开打,就像华为和中兴案一样。此外,还有诺基亚和OPPO案,涉及的国家更是近10来个。
从这个角度来看,联想在英国起诉中兴通讯只能说是两家公司之间的首战,而非终战。未来双方之间的争议扩大后,相信一定会在中国法院有类似的平行诉讼。
只是我们希望中国法院的裁判影响力未来能更大一些。这就涉及到中国知识产权司法环境的改革,能不能更好的与国内创新环境相匹配的问题。
目前来看,挑战很大,很多中国企业因为对中国法院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裁判担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到域外法院去寻求中国公司之间纠纷的解决。
就在我们发出《中国法院不再是优选地,不止联想,可能还有中兴通讯》一文后,就有律所合伙人发过来建议,希望我们能再写一篇《不止通信行业,还有光伏行业》的文章,并将其归纳整理的光伏企业的全球专利诉讼情况发给了我们。
对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国内光伏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在欧美起诉国内同行了。在对这些资料整理后,列表如下,其中涉及国外主体的已经加了标注,需要补充的是Maxeon公司虽然是一家国外公司,但是目前TCL中环正在控股该公司的路上,因此也可以认为其是一间中国公司。
可以看到,上表中均涉及中国光伏企业,不仅是被告,还有原告。这20起专利纠纷中,共涉及在33个法院或行政机构的案件,但其中只有3起案件涉及中国司法或行政机构。而海外的机构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包括了美国、欧洲、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司法机构。
从2019年开始,韩国韩华在全球多地起诉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至少在目前列表中,还没看到在韩华有主动选择在中国法院展开执法。
在那之后,TCL中环即将要控股的Maxeon在起诉多家中国光伏企业时,选择在日本、美国、德国、荷兰和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来起诉竞争对手。
而且这一策略,也同样被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所使用。
可以说,中国光伏企业集体出海打专利官司,反过来扼制中国同行的发展,就是企业最现实的需求。
如此看来,联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企业专利观察
创新、知识产权、反垄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