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父母讲,孩子资质太差,都不想管了,再管也是那个样。
我想说,学不好,肯定不是资质问题。
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既非天资卓越的天才,也非智障。
那么,为什么孩子对功课的表现参差不齐呢?甚至有时候孩子明明很努力了,为什么表现还是差强人意?
我认为主要有2方面原因。
一、从个体(学习者而言)
1.智能类型可能不同
即加德纳教授所讲多元智能,其核心理念是:
1)加德纳教授把人的智能分成了言语、视觉、人际关系、内省等八种。每种类型喜欢或擅长的活动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所谓“天赋”。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也有不那么优势的智能。教育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
2)有效率的教育还应该长善救矢。比如孩子擅长语言,不那么擅长数学,那就用语言的方法教数学,如让他说出来、阅读数学书、推理书等等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我曾非常怀疑“天赋”“气质”等先天条件,直到我读了《生物心理学》,称之所以有先天气质的不同是由于孕期母体的心情、摄入营养等等影响了血压水平,继而影响各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就有了各秉性的不同。
当然,先天是和后天相互影响的。
一个孩子先天安静,但出生后成长环境都很活跃,他就可能得到改变。
所以,你可以观察孩子的天赋所在,天赋往往也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提供这些学习资源给他,让他找到成就感、自信心。
2.成长节律不同
有的孩子发展得早,有的发展得慢,这是有个体差异的。
你的孩子数学讲半天还是不会,有可能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暂时还没有被发展出来,而并不是缺乏。
生活中经常听说什么“终于开窍”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先HOLD住,大可不必着急。小学的内容就那么点,只要热爱学习,早晚都学得会。
千万不要用你的负面信息影响孩子的学习感受。
小学时期学习感受非常重要。只有感到学习好玩,才能热爱学习,坚持学习。
3.学习经验的不同
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里,较少用到数学,他的这方面能力可能就暂时较弱。
你要相信生物发展都是“用进废退”——即不管是器官还是身体机能,使用它,它就能发展更好;少用或者不用,它就逐渐退化。
这是有生物依据的。
所以,你还可以在生活中多给他提供数学环境,帮助他用数学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学习致用。
二、讲课者(老师/父母)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曾在其著作《思维风格》中分享了一个案例:
斯滕伯格是大学教师。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是改变一个授课风格/提问方式,那些平常表现平平的学生会不会表现更好?
果不其然,他变了提问方式/讲课方法以后,原来平平的学生表现卓越,而原来那些卓越的学生却表现一般。
他也因此提出人的思维风格都是不同的,并将人的思维风格分成了君主、行政、司法型等。
来源:斯滕伯格《思维风格》
学生的思维风格如果与老师的授课风格匹配,他就能取得很好的学业发展,反之亦然。
个体的思维风格如果与他的工作要求匹配,他的职业就能十分顺利。
所以,当我们遇到孩子不懂的时候,还可以反思下自己的讲授方法。有时候,换个讲课方法,可能学生一下子就懂了。
不过,作为家长,我们没法干涉老师授课,只是说可以对孩子的学业表现更加宽容、理解点。这也就是家庭作为学校集体教育重要补充的原因,它可以一对一。
三、学习内容
难易、有无兴趣等等。
这里不展开说,因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往往由不得自己选择。
四、总结怎么办
1.成长性思维。
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同,要给孩子时间。
积极发展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舞台展示,找到自信心。
2.紧抓小学培养重点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6-12岁主要的发展任务是找到勤奋感,即要让孩子相信努力就有回报,要让他对学习有积极感受,喜欢学校、喜欢学习。总之就是要对学习有正面感受,才能在初中、高中喜欢学习甚至冲刺、逆袭。
3.阅读和体育锻炼。
如上所说,学习经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在其著作《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认为,学习需要与旧知发生联结才有效。如果大脑中的相关背景经验越多,理解新知就越容易。阅读就能增加背景知识。
体育就更不用说了,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结交朋友等等。
每天陪娃读书和锻炼,增进亲子感情,了解思维动向,教育起来更加有的放矢。
4.坚持一个兴趣爱好
这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交到朋友,获得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个积极的爱好,就能减少玩手机或者其他不良爱好的时间。
5.严管手机
可以用手机,但是要严格管理时间和内容。
这里不多说。
总之,别那么焦虑,别那么早下结论,积极一点,耐心一点。
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