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危言耸听的话——你不怕孩子未来和你不亲,大可以尝试下。
身边就有个爷爷奶奶带大孩子的例子:
表弟和弟媳妇从生下孩子就远赴外省打工,女儿由爷爷奶奶带,表弟夫妇大约每年过年回来一次。小侄女于是成了留守儿童。终于在6岁左右,表弟夫妇把她接去上学,结果据说才过了一周就死活都要回去找奶奶!
现在表弟夫妇后悔得不得了,放弃了在外省还不错的工作,以为回去好好管孩子上学,但不幸的是:
孩子对他们不亲了!
虽然不至于忤逆不孝,但很明显他们说的话没有”奶奶“说的管用。
你想想,作为父母,是什么感受?
我虽然不看李玫瑾,但对她讲的”心里抚养“一词比较认同。
你与孩子相处所说的话、一起做的事,经历的快乐、不安等等都是你能对他有所影响的基础。
没有这些日积月累的情感与经历,父母就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一、安全依恋关键期
心理学家鲍尔比,也是依恋理论的先驱,认为孩子发展安全依恋的关键期是18个月到3岁左右。
因此,谁在这个阶段陪孩子更多,给他安全依恋,他就对谁”亲".
我父母在我女儿6岁前一直在深圳带她,尤其是我爸爸在女儿2、3岁时比我还带得多,现在虽然一年才见一两次,但那种自在的亲热真的外人怎么也抢不来。
二、6岁前对人格个性形成至关重要
6岁前也是孩子性格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几乎是一张白纸,你对他施以影响的难度显然比后面更容易。
6岁后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你要再从头开始影响,意味着你要和他前面6年的经历经验做斗争。
三、孩子是动态发展的
有些父母就是把孩子当成静止的,似乎就在原地安安静静等着你回去似的。
错误!
在你不在的每一天,他都在成长、变化。
没有过去经年累月的了解、情感积累,你后面的教育、管教都会大打折扣。
四、老人的教育
我发现敢于把孩子放心交给老人照顾的父母,可能不太理解“教育从生下来第一天就开始”了。
可能他们认为教育是从小学才开始的。
其实不是的,不记得哪位哲人说过,如果孩子今天出生,你从明天开始教育,那么已经晚了一天。
老人可能过于溺爱、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而且可能体力不支等等。
所以,如果你家老人不懂教育,可能只能说管孩子的一日三餐,但实在谈不上给孩子很好的早期教育。
五、结论
所以,如果无暇带孩子,最好是请父母到自己上班的地方来长期居住,这样皆大欢喜,既解决了自己的现实困难,也让父母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孩子还不至于与自己过于生分。
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一股脑送回老家,交给父母带是下下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