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报告——2024年销售1720万辆新能源汽车!

文摘   2025-02-07 00:02   湖南  

在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22% 的这一年,特斯拉 Model Y 再次成为销量冠军。

2024 年的最后几个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12 月就是其中之一,销量超过 190 万辆!

与 2023 年相比,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跃升26%,全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首次突破 1700 万辆大关。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 2024 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纯电动汽车(BEV)—— 同比增长 53%,而 BEV 同比增长 14%。这使得 PHEV 在 2024 年插电式电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达到 37%,较 2023 年的 31% 提高了 6 个百分点,比 2022 年的 28% 高出 9 个百分点。

有趣的是,自 2018 年以来,这两种动力系统的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一直在 31% 至 26% 之间波动,所以 2024 年 PHEV 重新受到重视,这让一些人欢喜,也让一些人沮丧。有一点可以肯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12 月,新能源汽车(PEV)的市场份额跃升至创纪录的 30%(纯电动汽车占 19%),使得 2024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 22%(纯电动汽车占 14%),相比 2023 年的 16%(纯电动汽车占 10%)和 2022 年的 14%(纯电动汽车占 10%)有了显著增长。更不用说 2021 年的 9%(纯电动汽车占 6.1%),或是 2020 年的 4% 了……

各位,大势已不可逆转。电动汽车革命正在发生,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挡

当然,2025 年,特朗普可能试图阻碍美国电动汽车的推广,欧洲的说客可能试图削弱欧盟 2035 年禁止内燃机汽车的禁令以及行业后续发展举措,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但事实是,这些挫折只会延缓电动汽车革命的进程,而无法使其脱轨。我们在这个进程中已经走得太远了。

为证明这一点,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数据:虽然新能源汽车在美国仅个位数增长(增长 9%),在欧洲停滞不前,但如果排除这两个地区以及中国(中国处于自身的增长热潮中,2024 年市场份额为 48%,2023 年为 37%),世界其他地区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 27%!

所以,即使美国和欧洲墨守成规,世界其他地区也会继续前进,将这两个地区甩在身后。这不再仅仅是环保意识的问题,我们也已经超越了新旧技术之争。汽车企业的经济生存依赖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诚然,保护本国市场足以让一些本土品牌维持生存,但这就像苏联的拉达汽车一样 —— 它们只适合本国公民,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出现。如果不是美国禁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我认为像理想汽车这样的品牌在美国会大获成功。

不过,回到 2024 年,特斯拉 Model Y 再次荣获月度畅销车型称号,而且这次创下了历史纪录 —— 交付量超过 13.5 万辆!预计 2025 年 Model Y 将继续蝉联一系列月度畅销车型称号,因为这款中型跨界车肯定会从即将到来的改款中受益。

紧随其后,比亚迪宋再次获得亚军,销量达到创纪录的 80,824 辆。如今,出口不仅助力其在欧洲市场,在巴西等地区(12 月在巴西售出 5000 辆)也表现出色。这款车型的真正优势在于性价比。它的一些姊妹车型,如海豹 07,瞄准的是更高端的市场,而普通版宋则较为低调,价格也很有竞争力。

季军宝座由 Model 3 占据,其交付量超过 6 万辆,远远领先于排名第四的比亚迪海鸥。海鸥受益于国内及其他地区不断扩大的销量,同时比亚迪秦 Plus 销量放缓,开始显露出疲态。

在三甲之外,五菱汽车表现亮眼。它有两款车型跻身前十,小巧的宏光 MINIEV 排名第六,尺寸稍大的两厢车悦也排名第七。就这样,五菱成功地在比亚迪的众多车型中占据两席 —— 比亚迪有六款车型进入前十,11 款车型进入前二十!比亚迪确实需要更多竞争……

榜单后半部分,有几款车型销量攀升或创下纪录。从第 11 位看,理想 L6 注册量达到创纪录的 27,769 辆,对于这家初创车企的中型车来说,这堪称巅峰表现。2025 年,理想汽车这款尺寸较小的车型会有出口前景吗?(嗯,我可不觉得一辆 4.92 米的 SUV 算小,但…… 事实如此。)

12 月作为创纪录的月份,创纪录的表现还不止于此。实际上,最显著的创纪录成绩出现在全尺寸车型类别。一个关键亮点是小米 SU7,交付量攀升至 25,815 辆,仅比该类别领先车型比亚迪汉少约 1000 辆(这对新款比亚迪汉 L 来说,时机恰到好处)。同样在全尺寸车型类别中,智界 R7 跨界车上市仅第二个月就登上榜单,凭借 15,903 辆的销量,略领先于排名第 21 的小鹏 G6(15,877 辆)、第 22 的大众 ID.4(15,232 辆)和第 23 的吉利银河 E5(14,978 辆)。

说到吉利,银河 L7 也进入了全球前二十,排名第 17,吉利对标比亚迪宋的车型在上市仅第二个月就登上榜单。如果吉利这款车的销量能达到比亚迪中型 SUV 销量的一半,那就已经算是重大的销售成功了。

有趣的是,这里列出的 20 款车型均产自中国 ——18 款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另外两款来自特斯拉,目前特斯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半个中国品牌。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国市场在更广泛的电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在 20 强之外,也有诸多可谈之处。不过,中国车型我已在关于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报告中讨论过,所以这里我们不聊所有中国车型,而是看看那些非中国品牌的车型。

12 月最畅销的非中国品牌车型是前文提到的大众 ID.4,以 15232 辆的注册量在当月排名第 22 位,紧随其后的是尺寸更小的大众 ID.3,注册量为 13343 辆。第三畅销的车型是沃尔沃 XC60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注册量为 10327 辆,排名第四的是现代伊兰特 5(注册量 9638 辆),它是未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中最畅销的。

在 2024 年最终的销量榜单上,特斯拉 Model Y 再次位居榜首,注册量接近 120 万辆,这意味着它连续第三次荣获全球最畅销电动汽车的殊荣。这款跨界车型距离追平获得最畅销头衔次数最多的两款电动汽车 —— 日产聆风(2011 年、2013 年、2014 年和 2016 年)和特斯拉 Model 3(2018 年至 2021 年)—— 仅差一个冠军头衔。

这 120 万辆的销量相比 2023 年略有(3%)下降。预计这款跨界车在 2025 年销量会回升,甚至有可能超过 2023 年的成绩(121 万辆)。

领奖台格局与 2022 年和 2023 年相同。比亚迪宋轻松击败特斯拉 Model 3,获得亚军。这款中国产 SUV 全年注册量达 73.9 万辆,较 2023 年增长 16%。至于排名第三的特斯拉 Model 3,全年注册量为 53.3 万辆,是其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 —— 尽管只比之前多了 4000 辆。

然而,这款车型于 2017 年推出,至今已有 8 年,已完全成熟。这款轿车不仅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2019 年为 14%;2020 年为 12%;2021 年为 8%;2022 年为 4.7%;2023 年为 3.9%;2024 年为 3.1%),而且自 2021 年注册量达到 50.1 万辆后,其销量基本停滞不前。2024 年的 53.3 万辆注册量相比 2021 年增长了 6%,而同期插电式汽车市场的销量则从 660 万辆跃升至 1720 万辆。

所以,一款特定车型的销量增长确实存在市场极限。

展望 Model 3 在 2025 年的前景,我们不得不考虑新晋排名第四的比亚迪海鸥。2024 年,海鸥的销量增长了 93%,从 2023 年的 25.4 万辆增至目前的 48.9 万辆,且这款小型电动汽车在这一年里拓展到了更多海外市场。预计其销量将继续增长,尽管幅度可能较为温和 ——2025 年达到约 54 万辆也不足为奇。鉴于 Model 3 可能会因改款后的 Model Y 而面临内部竞争,若 2025 年其销量能保持在 53 万辆以上,就已经算是成功了。这意味着……

…… 自 2017 年以来,特斯拉的这款中型轿车将首次无缘领奖台。

在三甲之后,是一队比亚迪车型(排名第四的海鸥;第五的秦 Plus;第六的元 Plus/Atto 3;第八的驱逐舰 05;第九的汉;第十的秦 L;第十一的海豚;第十三的海豹 06;第十九的宋 L)。这意味着比亚迪有 7 款车型进入前十,10 款车型进入前二十。在这十款车型中,有三款是全新车型(秦 L、海豹 06、宋 L),这充分体现了该汽车制造商开发、推出和提升全新车型销量的能力!

不过,对于这家深圳汽车制造商来说并非全是好消息,海豚的销量有所下降,其 2024 年的排名(第 11 位)比 2023 年低了 5 位。

在比亚迪阵营之外,五菱传来好消息。与 2023 年相比,其两款主力车型排名均上升一位,宏光 MINIEV 现居第 7 位,悦也位居第 12 位。问界有两款车型进入前二十,M7 排名第 14,旗舰车型 M9 排名第 18。与此同时,其竞争对手理想汽车的 L6 SUV 排名第 15,创这家初创公司的最佳排名。

另一方面…… 今年失意的是广汽埃安 Y,排名下降 8 位至第 17 位;大众的热门车型在榜单上大幅下滑 ——ID.4 从 2023 年的第 12 位降至第 16 位,ID.3 从 2023 年的第 15 位降至第 20 位。到 2025 年底,它们还会在榜单上吗?

最后,2022 年的榜单上有四款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车型(大众 ID.4、现代伊兰特 5、福特 Mustang Mach - E 和起亚 EV6),2023 年和 2024 年只有两款,且都来自大众集团(第 16 位的大众 ID.4 和第 20 位的大众 ID.3)。也许 2025 年一款都没有了。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品牌在竞争中领先的程度……

各细分市场冠军

以下是 2024 年各细分市场的赢家:

A 级车 / 城市小型车 —— 这完全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天下。排名第四的比亚迪海鸥再次夺得该细分市场冠军,领先于排名第七的五菱宏光 MINIEV。长安 Lumin 今年位居第三,延续了去年的季军成绩,但与前两名差距较大,注册量仅 14.5 万辆。显然,2025 年的赢家已基本确定 —— 比亚迪海鸥应能轻松夺冠。

B 级车 / 小型车 —— 这是中国汽车崛起的又一例子:2021 年,榜首是一款法国车型(雷诺 Zoe),其后是一款韩国车型(现代 Kona EV)。从那以后,中国车型占据了主导。今年,领先者仍是排名第 11 的比亚迪海豚,但这次它得加把劲才能将五菱悦也甩在身后。这款圆润掀背车获得第 12 名是个令人惊喜的成绩,所以 2025 年这两款车之间的竞争应该会很精彩。或者…… 排名第三的比亚迪元 UP(13.7 万辆)在 2025 年销量可能继续攀升,借助出口市场,这款跨界车可能会脱颖而出,击败两款掀背车夺冠。

C 级车 / 紧凑型车 —— 2021 年,这个细分市场还是大众的天下,ID.4 位居榜首,尺寸稍小的 ID.3 紧随其后。但自 2022 年起,冠军头衔就归属于比亚迪元 Plus/Atto 3,2024 年也不例外,这款跨界车全年注册量约 35.6 万辆。这款比亚迪电动汽车之后,是排名第 16 的大众 ID.4,以及看似跨界车实则 MPV 的埃安 Y,排名第 17。有趣的是,三甲车型在 2024 年销量均有所下滑,所以 2025 年这个细分市场可能会有惊喜和新的参与者。(吉利银河 E5?小鹏 G6?)

D 级车 / 中型车 —— 这仍是特斯拉的领地。排名第一的 Model Y 较 2023 年下降 3%,Model 3 位居第三。在这两款车之间,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宋给竞争对手带来了希望。不过,2025 年该细分市场的冠军已可预见:特斯拉 Model Y。

E/F 级车 / 全尺寸车 —— 这里排名靠前的是三款中国车型,排名第九的比亚迪汉(23 万辆注册量)、第十四的问界 M7(19.3 万辆注册量)和第十八的问界 M9(15.6 万辆注册量)占据了前列。还有让所有人忌惮的黑马 —— 小米 SU7 轿车预计 2025 年将以超 25 万辆的成绩赢得该细分市场冠军,而即将推出的小米 YU7 跨界车有望在 2026 年夺冠。

皮卡 —— 这是皮卡细分市场连续第三年有可观的销量数据,2024 年注册量约 12 万辆,较 2023 年的 5.2 万辆大幅增长。到目前为止,这是一个竞争相当开放的细分市场。2022 年,Rivian R1T(16074 辆注册量)险胜福特 F - 150 Lightning。2023 年,福特大幅领先 —— 福特该车型交付 2.5 万辆,而 Rivian 仅 1.5 万辆。2024 年,特斯拉 Cybertruck 夺冠,但领先福特皮卡的优势远小于预期,特斯拉这款棱角分明的皮卡交付 3.85 万辆,而更为传统的福特皮卡交付 3.8 万辆。(有趣的是,我记得曾预测 2024 年 Cybertruck 销量为 5.5 万辆,当时还看到有人评论说我太悲观了。事实证明,我还不够悲观!)排名第三的是 Rivian R1T,注册量约 1.5 万辆。2025 年呢?随着多款车型(通用皮卡、比亚迪鲨鱼皮卡……)的产能提升以及其他车型(Ram Ramcharger 等)的推出,预计该细分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

欢迎加入我们,连接10万+汽车产业链人员、1000+汽车行业投资机构人员、10000+汽车产业链企业、1000+汽车行业专家、100+地方政府、100+汽车猎头、1000+科创企业!!!!

加群请扫管理员微信请注明您企业名称

汽车产业前线观察
二十年汽车产业研究,近十年产业投资!传递前沿资迅及前沿认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