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木面廊桥——望佛桥
清乾隆五十二年,荆沙王姓兄弟志远、志鹏进京赴考,得中功名后回宜都梁山还愿,途遇暴雨,阻于拖溪,被困七日方得进山。途中,在观音阁巧遇罗氏兄弟成科、成举,言谈投机,皆有意在拖溪净心庵建桥。因进山常被洪水阻道,只能隔河望佛朝拜。王志鹏即挥笔疾书“望佛桥”三字,竣工后刻碑立于桥头。(望佛桥《罗氏宗谱》)
望佛桥是宜都境内唯一的石台木面廊桥,位于五眼泉镇望佛桥村,与梁山祖寺隔水相望。据《罗氏宗谱》记载,望佛桥肇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由荆宜两地、罗王两家共同建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望佛桥曾是宜都通往梁山的必经之道,梁山寺庙香火鼎盛时期,常德、荆沙一带香客络绎不绝,望佛山、香客岩就是梁山兴盛时期留下的地名。过了望佛桥,经三渡水、汪家湾、盐矿坡、八丈神仙、望州坪、朱砂溪,便进入到梁山观音阁佛教丛林。
清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荆沙王志远、王志鹏兄弟俩,考取功名,从京返乡后随即赶往宜都梁山敬香还愿。当他们行至拖溪时,忽遇暴雨,溪水骤涨,无法过河,只得在静心庵旁的农家暂住,等洪水退了方才过河进山。他们行至梁山山脚观音阁时,不巧邂逅当地乡绅罗成科、罗成举兄弟。四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大家品茶聊天,言谈甚是投机。言及进山隔河渡水之苦,大家皆有意在静心庵附近建座桥梁。四人一拍即合,商定由王氏兄弟俩出资,罗氏兄弟俩选址建造。大家憧憬畅想,等桥修好,便不会因隔河而“望佛兴叹”了。谈到兴浓处,王志鹏当即挥笔写下“望佛桥”三字,竣工后刻碑立于桥头。
咸丰七年(1857),再次爆发山洪,面世70年的望佛桥被冲毁。不久之后,当地人在原址处改建为石拱桥,后来亦被洪水冲毁。第三次修建,得到往来香客及静心庵庄户的资助,将桥礅顺河下移三十丈,桥台抬高至二丈七尺。新建成的望佛桥,为石台双层圆木桥,桥宽九尺五,单孔净跨三丈八尺。杉木桥栏,青瓦桥亭,桥廊中设有香火铺。民国十五年(1926)中秋,望佛桥意外遭遇火灾,桥亭桥面烧毁。同年,当地乡贤张子明等10人发起复修,胡善堂等35人予以赞助,张清午、黄元厚、黄佑卿等人领修,民国十八年(1929)冬月中浣完工,再现往日雄姿。其桥全长19.6米,高9米,单孔,净跨12.6米,面宽3.16米,石台,桥面木质结构,由八根木梁重叠构成,桥梁直径45厘米左右,桥两侧安装木质栏杆,桥面有木架桥亭。桥成之日,为义捐献力者勒石立碑,以记功德。碑立桥西,六十年代中期圮毁。
星移斗转,岁月悠悠,至八十年代,望佛桥已现颓荒之相。为保护文物,1986年,宜都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委派五眼泉乡对望佛桥进行修缮。是年九月十月历时两月,对桥体进行全面加固,对桥身、桥栏重新刷漆,桥头西岸垒砌台阶,构筑花坛,面貌为之一新。有人赋得一诗,用朱红书于桥之两端廊柱之上:巨木似梁叠双层,潺潺流水似歌声。台壁高矗青藤满,瓦草沟屋面木生。
2001年11月,望佛桥进行了第六次整修。这次整修,着眼长远,改木质横梁为钢筋混凝土大梁,保留原桥四根木质大梁,外观复原如旧,桥面依旧采用木质材料,两岸引桥拓宽延长,增加石条护栏,引桥长10.64米。桥体尺寸保持不变,桥长19.6米,高9米,一孔净跨12.6米。桥体为石台木面,两侧装有木质栏杆,上盖青瓦作为桥亭。
望佛桥跨拖溪河,东西走向,以其久远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木质廊桥结构,显现出重要的文化价值。2002年12月10日宜都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宜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3月17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文中图片由郑远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