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俊:一代乡贤王永彬

文摘   2024-11-19 08:42   湖北  

谈古论今,推崇真知灼见;处世接物,在乎真情实感。

作者简介:杨邦俊,号阳人,宜都枝城人,湖北特级教师。好古籍,潜心国学。学富五车,然不事张扬,为时人所重。曾就职于宜都一中,开语文人本教育先河,其授徒倾心,每与徒频繁互动,为学子所敬爱。虽退休,治学之情未稍倦也。

一代乡贤王永彬

文/杨邦俊

王永彬,字宜山,岁贡生,性孝友,隐居,教授,邑令朱锡绶耳其名,虚心造访,永彬凿坯而遁,著有《帝统年表》《围炉夜话》《格言集句》,两次与修县志,年七十八卒。光绪六年《荆州府志》卷五十七“人物”)

二百多年前,在今枝城镇余家桥村石门坎独柱山下,有一位丰神俊逸的儒生,他饱读“五经”,精通“六艺”,设帐授学,赓续前贤;爱山居,志隐逸,凿坯逃官,不落尘网;手卷经书,哦喔长吟,犹如惠风,苒苒在衣。这位高士,就是前清敕授修职郎、恩贡(明经进士)、隐逸教授、著名文学家、宜都乡贤王永彬。他的代表作《围炉夜话》自刊行以来,一百多年畅销不衰,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东瀛日本、南美巴西和巴拉圭等世界华语地区广为流传。

民国辛酉(1921)刻本《王氏宗谱》记载,王永彬为南宋孝宗时光禄大夫王刚中之后,原籍江西饶州,经两次迁徙,他的父亲卓菴公,大约于清乾隆中期迁居古枝江城西十五里的石门村(今枝城镇余家桥村)独柱山下。此地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人文毓秀。同治五年1866《枝江县志﹒地理志》有载:

独柱山,在县西十五里石门村,孤耸云际,直立若柱;魏家桥在石门村;龙王洞在县西十六里,檀木园,林岩幽邃,泉出石窟,涟漪清洁,北流,过石门村,入芭芒河,居人建龙王祠于洞口,祷雨辄验。

乾隆五十七年(1792),正月廿三亥天降祥瑞。独柱山东边一道垂光自天而降,幻成五彩,恰在此时王家三公子降生。卓菴公,见孩子来得奇幻,天公作美,就赐名,并说:彬者,文质备也,古作,有人分,当是个读书做人的料子。此儿宜山,辈当字,就叫王永彬吧,今后加冠,表字就称宜山

王家从此添了很多热闹,王永彬也一天一天地长大,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入塾,果然不同凡俗,初通文墨,就对经史之学特别感兴趣,每日捧读,务穷其理。遇有不明之处,下学后就在路上等待塾师,缠问不已,回到家又秉烛夜读。两年后王永彬已将《四子书》《毛诗》等一些儒学入门书籍读得烂熟。

不料,正当他学业起步阶段家中的主劳力,他的二哥不幸染病身亡,长兄又远在荆州、沙市一代贾游经商。为了生计,父亲打算让他退学。

王永彬长跪在父亲面前,啜言他要修完学业。卓菴公一咬牙,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王永彬夜以继日,发奋读书,不久考上县学,每月由公家供给廪食。读书修业则更加用功。

嘉庆十三年1808,年仅十七岁的王永彬,到县衙参加岁试,学使和知县以古学第一将其录为秀才。次年,从科试,又录为第一。年底,卓菴公为小儿完婚,王永彬娶邻邑山公的女儿章氏为妻。

山公乃宜都西市头饱学之士,不满时政,隐居乡里,坐待时变。家有小女,娴熟文静,过二十,待字闺中。一直没有找到他看得上的女婿。这次听说枝江出了个少年才俊,古学、词赋都是一流,便发函延招与之论诗。山公一见王永彬就喜欢上这个后生,便将爱女给王永彬,完婚后,又督其科考。

嘉庆十五年(1810年)庚午乡试,是个大比之年。一向耽于读书,潜心学问、不喜科举的王永彬,在双方父亲的一再敦促下,备足盘缠前往武昌府应考,不料初试落榜。从此以后,王永彬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宦游生活。学问与日俱增了科考屡试不售。

道光二年(1822)可能是王永彬参加的最后一次乡试,他在前一年冬天写下一组《残雪》诗,首章有言:“龙门留赏情如昨,鹤氅归来兴已闲。”时年三十岁的王永彬,在诗中已经流露出对科举考试的厌恶之情。他在诗前小序中说“境遇逼人,沧桑叠变,虽达生委化,未免有情”,骨子里已经融入道家的“达生观”,一个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刻意追求对生命没有什么好处的东西。从此,他的人生方向发生重大转变。一是陶情于石山村美丽的自然风景,过着一种清闲自在的隐读生活,忙时耕种,闲来读书、治学和吟诗著述。一是在石门村设私塾,教授学生,造福乡里,为州县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

此间他完成《孝经衬解》六书音义辨略》《禊帖集字楹联》《朱子治家格言《先正格言集句》和《历代帝统年表》等重要著作的撰写,并陆续板刻行世。在常年的隐居、治学和修为中,他对世事的参悟与日俱深,为他晚年围炉夜谈,训教子孙,创作《围炉夜话》打下深厚的基础。

说起王永彬,人们对他的《围炉夜话》大都耳熟能详,但对他的另一诗稿《桥西馆诗钞》了解的人恐怕不多。其实,王永彬不但是一位文风简约、语态冲淡的清言大家,更是一位刺诗醒世、长歌劝民的文化诗人。于读书著述之外,尤好吟咏,与高安(今远安县)周柳溪、彝陵(今夷陵区)罗梦生结诗社,号称吟坛三友。从1818年开始,在长达五十余年的岁月里,他隐逸山馆,创作完成二百多首诗作,一遍一遍地在石门古村唱出一世不朽的楚韵。

他的诗歌多以“种花”“闲居”等日常生活为素材,以竹枝词、醒世歌一类的楚地民腔入调,或长歌,或短吟,格调清新,意境恬然,刺时劝世,倡孝悌,致礼义,教人廉耻。可以说,《桥西馆诗钞》与《围炉夜话》一起,构成了王氏儒教的“双璧”。

遥想当年,三四月际,花开春满,王永彬发帖招宾,四郡吟坛诗友小集庭园,引觞赋诗。席上坐宾有远安高士周柳溪、夷陵名宿罗应箕、陆城学子李月亭……几位清士,煮酒流觞,衔杯高论。缅康乾帝业,刺道光国政,哭咸丰之耻,悲同治不兴。每扼腕长叹,泣下沾襟,胸次盘积,义烈满满。

王永彬先生经历了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目睹了一个强大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外族凌辱,国破家亡,人心不古,礼崩乐败,道德颓丧……他的诗也记载了这段椎心泣血的国殇。

他在咸丰甲寅(1854)创作的《感事》中写道:“痛煞朝廷任事官,承平讳盗政刑宽”,“东南半壁飞鼙鼓,中夜披襟起浩叹”。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创作了著名的《围炉夜话》。

石门村一年四季风光旖旎。春有绿笋出箨,兰蕙萦怀;夏有山鸡唱晚,朱霞映睑;秋有长壑贯月,天籁洗耳;冬有林海流翠,松涛养心。王永彬先生一生株守衡庐,隐逸山中,观云霞记其形胜,览山岳志其神奇。以天地为师,以自然为友,吟花得句,赋虫成章。加上他又是一位书法高手,所咏所志皆挥洒笔墨,把风神意趣搬上纸背。既用来寄兴,又用以教民。所以,他每完成一幅诗稿都要赐予山中有孝行的乡邻。

这些诗句中有一个山居名宿雄阔而又博大的胸襟。

王永彬何时设馆授学,今天已不可考,但从从他的一些存诗中,似乎还可以追溯到一些踪迹。比如,他在《四十述怀》吟道:“流光催人老,书剑一无成”,“谋生留舌在,讲学愧躬行”。诗后自注:“编辑《讲学录》六卷适成。”可见在四十岁以前他曾在四处游学。留下很多讲学的书稿。

道光壬寅年(1842),王永彬把家里的三间正房修缮一新,题名“桥西山馆”,又把中间最大的一间题作“一经堂”,建起古代枝江最早的私家学馆。他在《桥西山馆落成》中写道:

小桥西畔馆新成,特借桥西作馆名。绕屋山多苍霭合,当门树古绿云横。

半村流水萧闲意,书卷残书故旧情。此处差堪娱晚景,渔歌樵唱答吟声。

从此,王永彬“开门授徒,从游者日众”。枝江、宜都、松滋、江陵、公安等地学子纷纷来投。身逢乱世,德风不吹,王永彬起而拯之。依一座山馆,凭两支秃笔,教出荆南众多弟子,开化枝宜一带民风。可见“隐逸,教授”是王永彬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最真实的身份。

令人惊讶的是从石门坎桥西馆下芭芒河,上下不足五里,清乾隆以降,出了敕授文林郎、枝江大孝子彭昌珍,满清世袭公爵湖北镇守瑞宝的首席幕僚——武昌最早的书院经心书院讲席彭鉄宾,同治三年甲子科举人彭大兴,晚晴拔贡彭子佩等诸多名流。让我们不得不敬仰圣贤,折服于文化的力量。

道光乙巳(1845),时年五十三岁的王永彬以明经被朝廷考选为恩贡生,候选教谕,敕授修职郎。吕生为其画像,王永彬曾作诗留念:

茫茫城尘世,人生如寄。沧海一粟,奚足表异。何来吕生,为我写意。于诗品中,得踈野致。古屋横秋,苍松拔地。下有磐石,倮舄以憩。脱帽趺坐,清风适至。手执一卷,若有所思。感生用心,不忍捐弃。展对幽窗,神为之契。形肖与否,固不为计。

乙巳初秋,桥西馆主人自题小照。

这帧小照,是王永彬现存下来的唯一一幅画像。这首诗,更是一位清洁居士对自我生成环境和桀骜风骨的真实写照。

清高、隐逸、教民、劝善是王永彬的本色。

据光绪六年(1880)《荆州府志》记载,咸丰八年(1858),一代明府朱锡绶出任枝江县令,下车伊始,“闻邑人称善士者必推王君宜山”,曾于假日造访,询以县中利病,王永彬凿墙而逃,成为千古佳话。出自对这位高士的尊重,四年后,这位县令辞官,毗邻桥西馆,置疏兰仙馆,建紫阳书院,在此隐读长达五年,开馆授学,驯化乡民,更是世间少有的奇观。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耳边好像还会响起这一对先贤的阵阵吟哦,那是穿越古今、穿越石门的楚韵,那是一个文明古国,对它五千年国风的声声复唱,这荆楚边缘随风而远的涓涓细唱,必将融入一个伟大民族复兴时代的宏大叙章。

独乐众乐,自娱娱人!
感谢关注留言交流
往期荐读
王永彬《围炉夜话》读解四辨
何宏江:王永彬及其关联对联
书院湾:宜都文化古迹寻踪

宜都雜譚
以本土人的体验写宜都,以宜都人的心态观世界。谈古论今,推崇真知灼见;处世接物,在乎真情实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