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平:大师的背影

文摘   2024-09-02 17:26   湖北  
(点击上方蓝色宜都雜譚再点击进入公众号。你的关注,我的洪福。)

作者简介:周友平,男,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灵魂在高处》,主编《杨守敬文艺从书》《中国民俗志·湖北宜都卷》《丁家坪村志》《红春社区志》。

大师的背影     

文/周友平

在宜都,有这样一位大师级的学者,他的老师很出名,如近代国学大师马一浮、熊十力。他的学生也很出名,如当代的易中天。而他本人,就其名气、热度,在世人的认知中却默默无闻。这个人,就是从宜都走出的大学者吴林伯。 说起吴林伯,不能不说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一本书——《文心雕龙》。这是南朝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理论专著,它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果,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创作、鉴赏的美学规律。如同后世研究《红楼梦》而形成了“红学”一样,研究《文心雕龙》,继而形成了“龙学”。无数研究者加入到“龙学”的研究探索之中,吴林伯便是其中之一。

吴林伯大学毕业后,师从熊十力习佛学及玄学。后经熊十力引荐,赴乐山书院,师从国学大师马一浮习儒学及汉魏文献,并经马一浮先生亲教,选定以《文心雕龙》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吴林伯研究《文心雕龙》凡40余年,著有《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论语发微》《老子新解》《庄子新解》等27部学术著作。

吴林伯自20余岁起,行踪辗转于川、湘、京、沪、齐、鲁、鄂的广袤大地,一边从事教育,一边潜心研究学术,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生弟子,不少学生成为众多学术领域的带头人和骨干,有的成为著名学者,如易中天。吴林伯研究《文心雕龙》学术成果斐声学界。2017年4月23日,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的詹福瑞教授,应邀在宜昌图书馆演讲时动情地说道:“今年诞辰一百周年的宜昌籍吴林伯先生是名满全国的龙学专家,我深为钦敬。”吴林伯的学生、南昌大学国学院教授程水金这样评价他的导师:“出了国学圈,吴林伯先生的名字便鲜为人知,但他却是20世纪真正的国学大师。” 早在2016年10月28日,《光明日报》就以一个整版文章,纪念缅怀吴林伯诞辰100周年,赞誉他“是一位爱国的正直的纯粹的学者”!试想,其纪念规格如此之高,纪念氛围如此之隆重,在整个学界能有几人?

人们不禁疑问,吴林伯何以“鲜为人知”呢?

穿越时空,追忆过往。这恐怕与吴林伯先生的为人为文以及他所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

            

吴林伯先1916年生于清江河畔的宜都青林寺农家,因家贫,9岁才有机会开始启蒙教育。贫穷往往是农家子女发愤进取的催化剂!他在15岁时,即能背诵“四书五经”、《楚辞》等经子辞赋著作,由此打下了深厚的国学童子功。随后考学、从教、做学问,走上了学术研究的人生道路。吴林伯生活俭朴,以身许学,闭门读书,手不释卷,皓首穷经。在长达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除了学术还是学术。一生坎坷,却“始终不改志士气质,高尚其志,视权势为异途,弃名利如敝屣”。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世俗中人却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自己不去“刷存在”,别人便无从知道他的存在。

而学术研究,相对而言,吴林伯所研究的并非“热门”。一部1000多年前的学术著作,本身就深奥无比,于常人犹如“天书”。吴林伯潜心钻进去研究,其成果也是学术之顶端,非常人能领会明白。而在学术界,自是派系林立,百家争鸣。吴林伯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主张,从来不屑于争个“你死我活”,也不去苦心经营、刻意推介、大肆宣扬。所以,他的学术成果并没有完整面世,有很大一部分直到他离世还尘封在抽屉里。有的著作在国外出版时,已是他去世多年以后的事了。而今,仍有国外有识之士极为推崇,多次欲出巨资购买收藏吴林伯的学术资料。

吴林伯先生生前历经战乱,社会动荡变迁,新旧思想交锋,中西学术观念思潮博弈。在这样大背景下,时代漩涡起伏着人们的命运,即便是大学者、名教授,不是想置身事外就能独善其身,于滚滚潮流中,受到冲击、排挤、打压是一代学人的宿命。自然,也包括不黯世事不通世故不受世俗所累的吴林伯。

后排左起吴林伯先生、周大璞先生、胡国瑞先生、易中天、付生文
前排左起:毛庆、何念龙、李中华

回首历史烟云,尘埃落定,当人们再谈起吴林伯和他的学术成就,不能不让世人“大吃一惊”,原来,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这样一位大学者!

凝望吴林伯远去的背影,只有一声感叹!

2021.12.8

独乐众乐,自娱娱人!

底部留言,欢迎投稿!

往期荐读
易中天坐过这个宜都人家里的小板凳
邓平:寒门才子吴林伯
这个宜都人走进了中南海

宜都雜譚
以本土人的体验写宜都,以宜都人的心态观世界。谈古论今,推崇真知灼见;处世接物,在乎真情实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