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鲟鱼宴的历史传说六则

文摘   2024-11-14 10:47   湖北  
谈古论今,推崇真知灼见;处世接物,在乎真情实感。

导读:宜都经商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及餐饮行业协会联合打造鲟鱼宴,问我能不能找找有关鲟鱼及鲟鱼菜品的故事。这当然是道难题。好在我在搜罗《典籍里的宜都》的相关资料时,似曾有过模糊印象,便从中抠出数则,以示我对这项活动的支持。这数则“故事”,有的是情景再现,有的是据实生成,有的则是据情理藩衍,但无一不是来自生活。倘有同好着,为之添枝加叶,或可增其意趣,传之久远。
宜都鲟鱼宴的历史传说六则

1.都督鲟鱼宴

相传章武二年(222)夏季,吴蜀两军在宜都长江两岸进入相持阶段。处于守势的吴军一连几天不见蜀军动静,都督陆逊便委派水军扮作渔民,从江上前往蜀营打探虚实。结果发现蜀军为避暑,水陆两军均已退守山边,歇凉树下。打探的水军返回时,在红花套红岩子意外捕得一条丈把长的鲟鱼。陆逊闻之大喜,当即吩咐,即以全鱼为宴,同劳将士。说两日之内必能决战胜负。结果当晚,陆逊一边与身边幕僚将领品尝鲟鱼宴,一边发号施令,迅即发动火攻,火烧连营,书写了夷陵之战的以巧制胜的成功战例。

2.东坡红烧鱼

嘉祐四年(1059)冬,苏东坡跟随父亲苏洵及兄弟苏辙自眉州顺三峡出川,取道宜都、江陵、襄阳而赴汴梁,抵达宜都荆门山时,已是初春,正赶上鲟鱼溯江而上的产卵期,捕获易得,便在荆门山下的南沙套逗留了数日,终日以食鱼为乐。除了烤、炖、煎、炸而外,苏东坡还以家乡传统之法,做了一道红烧鲟鱼,其色亮味鲜,给苏轼留下深刻印象。以致五年之后的1064年,苏轼已在陕西凤翔府任判官,在品尝到当地的美食渼陂鱼时,仍旧不忘念叨当年的宜都荆门红烧鲟鱼,“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苏轼《渼陂鱼》)

3.诗仙鲟鱼冻

唐开元十三年(725,李白24岁。怀着对外面世界的美好想象和对前途的憧憬,他离开家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与新结识的伙伴吴指南相伴,乘船顺流而下,经清溪、渝州和三峡向宜昌进发,孟春时节,到达峡尽天开宜都荆门山。初夜,李白移步渔舟,与渔夫闲聊楚之西塞、荆门故城。闲聊之中,渔夫鼎锅的鲟鱼已香气四溢,渔夫便邀李白、吴指南一起晚餐小酌。三巡之后,李白望着如黛青山,江山渔火,不禁灵感迸发,吟出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的磅礴诗句。第二天一早,渔夫在收拾船舱时,发现鼎锅里的剩鱼已成鱼冻,一尝,还别有风味。李白鱼冻随同他的诗便就此流传开来。

4.宜山烤鱼

宜都烧烤历史悠久。烧烤之法,清代大儒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有着明确记载: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榾柮(树蔸)煨山芋。在古代民间,烧与烤是完全不同的,“烧”就是直接把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烧,即王永彬所说的“煨”。可以烧洋芋、烧红苕,而鱼、肉、香肠之类,则先用白菜叶或芭蕉叶包裹严实后再烧。树蔸烧过后,留下木炭,架上火钳,或者用火钳夹住鱼片肉片,顷刻,一道美食就此诞生,这就是“烤”。为纪念《围炉夜话》劝进向善,古法烧烤鱼品命名宜山烤鱼。

5.张飞鲊鱼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辖夷道、夷陵、佷山、秭归、巫县五县。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张飞本一武将,坐不惯衙门,便时常带着三五随从外出巡游,在百姓中留下亲民形象。一日,张飞信马由缰行至张家河(今湾市村),已是中午时分,遇一老者挽留午餐,以表达对张飞修建蓝靛溪桥的谢意。席间,老者奉上一道高粱面鲊鱼,张飞大快朵颐,直呼美味!并夸赞瓦罈鲊鱼真是个好办法。从此,张飞鲊鱼之名便流传开来,蓝靛溪桥也一直改呼为张飞桥。

6.正福鲟鱼羹
民国初年,信阳彭懋修到宜都县任知事,品尝了宜都陆城 正福餐馆老板张正福所的肉鱼羹汤后,盛赞其酒淳菜香,特别是那道鲟鱼羹,更是让他念念不忘。于是,便将县衙火食承包给张正福。民国6年,彭懋修在宜都任期满调往麻城,依然请张正福到麻城做厨师。后来转任它处,张正福也是相延以随,直至彭懋修卸职后回到信阳。张正福回宜都后,与大女张大和吴八爷重开“正福记”,由于县衙的经历,一时名声大噪,鲟鱼羹更是有口皆碑,成为“正福记”的招牌菜。

(文中图片为AI生成)

独乐众乐,自娱娱人!
感谢关注留言交流!
往期荐读
绵延千年的宜都习俗
《宜都雜谭》人物志
宜都饮食文化纪要

宜都雜譚
以本土人的体验写宜都,以宜都人的心态观世界。谈古论今,推崇真知灼见;处世接物,在乎真情实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