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文笔塔
文/赵有贵 艾道新
文笔塔,俗名三管笔。一在文风(峰)桥南,乾隆十六年知县赵廷揆修;一在官桥垴;一在纱帽山,咸丰十一年知县恒琛修。宝塔在县东南十五里。乾隆十六年知县赵廷揆建。(同治《宜都县志》卷二《营建志》)
三管笔,又称文笔塔,笔形石塔,其身为杆,顶尖似毫,分布在宜都老城以南1.5公里的三个高地上。按修建地势走向,分别称为头笔、中笔和尾笔,合称三管笔。现有资料显示,中笔修建于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头笔和尾笔修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三管笔均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圮毁,仅存中笔笔尖,现存于陆城中笔社区。
塔本指形高而顶尖的建筑物,常建于寺庙内用以供奉舍利和收藏经卷,后来逐渐世俗化,泛指高耸而形状似塔的建筑物。塔的层数多为单数,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由于塔产生于佛教,因而,在民间,人们便对塔这种建筑赋予了压地脉、镇妖邪等众多的寄望,还有补全风水、兴文运、昌科举等类,自然还可以登高望远,标志地标。以致于一座塔或可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象征,比如大雁塔的西安,雷峰塔的杭州西湖。
宜都的文笔塔,大抵是为“兴文运,昌科举”而兴建的。据民国丙子年(1936)《易氏族谱》)记载:明朝初年,易汝霖与王汝楫、余汝弼三人均是明经出身,时“三汝”齐名,影响甚大。相传皇朝恩赐圣旨在宜都特修“三管笔”,助推习文之风,以期激励后学。如若此说成立,则“三管笔”则肇建于明永乐前后,清朝乾隆、咸丰年间只是复修而已。
修建文笔塔的赵廷揆,贵州黎平开泰人,从乾隆九年(1744)至乾隆十八年(1753),在宜都任知县长达十年。其间,宜都的经济已显实力,经济发展相对繁荣。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以及商贸的提升方面。在农业方面,清朝通过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来提高生产量,使得粮食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手工业方面,通过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这些都为当时宜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时值乾隆下江南巡游,也提振了地方官员修建景观建筑、加强文化建设的勇气和信心。宜都的文笔塔和宝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依照现有文献资料推断,宜都三管笔的修建时间顺序为中笔、头笔和尾笔。处于“文风(峰)桥南”的,叫中笔,位置在中笔二路32号附近,与龙窝宝塔相望。中笔笔身整体呈圆锥形,由底座、笔管、笔尖三部分构成。底座下围1.5丈,高7尺,用圆弧状青石砌成,北面有一∩形门,深约3尺,东、南、西三面镶嵌有宽1.9尺、高2.7尺的青石板,镌刻有建塔记事、修建时间、捐助功德等内容。底座上面为塔身,状如笔管,高5.3丈,用长24x宽14x高10公分青砖砌成。塔顶用青石加工成锥形笔尖,底面1尺7寸,高1尺4寸,雕刻精细,纹路清晰,现存放于中笔社区大厅。
头笔塔址在官桥垴,位置在宜都一中西侧、老气象站东南角,清江路头笔一巷30号附近一三叉路口处。笔塔高五丈余,底座下围1丈5尺有余,笔塔为弧圈青石垒成,笔塔西侧另有一高2.7米x宽1.3米记事碑,碑塔同立。在“三管笔”中,头笔地理位置最为显要,形制也最为宏大,可惜碑文已无从考证。
尾笔塔址在纱帽山,陆城街道尾笔村一组,原为城关机械二厂,在现宜都明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场坝中。头笔笔塔高五丈余,底座下围1丈5尺余。笔塔底座由弧圈青石浆砌而成,高为1丈,笔身用青砖浆砌垒成,笔尖为竖立锥形青石。三管笔峭岸挺拔,互为呼应,寄托了宜都人“兴文运,昌科举”的美好理想。
宜都老城倚江而筑,城南山脉下有一条干湿溪,由西向东经黄莲头、姚家店、三一冲、谢家桥、官桥、文峰桥、迎薰桥、朝天桥、老女桥而注入大江。三管笔就处在城南干湿溪边的高岗上,有如县城屏风。据民国九年《宜都乡土调查志·地势》中记载:居大江清江间者为三管笔,由县城南行诸道,皆须经此。地则为冲积世所成阶级,地之较高处为末笔,能见大江,直对白洋。头笔、中笔均为达枝江(枝城)之要道,故民国七年南北战争皆在此一带。更进为宝塔,介宜都枝江界上,处平原与丘陵间之中,进可攻而退可守,城南道之咽喉也。
三管笔的选址,亦有所考究。康熙版《宜都县志》在《津梁》中记载:“(文峰桥)县南一华里,形家谓高阜处,与学宫对峙,可建文笔峰。”这个形家,也称堪舆家,就是现在所说风水先生。据当地的老人回忆,这座文笔塔看起来特别像一支倒立的笔。每天太阳出来照在塔身,笔锋的影子投映在文峰桥下,映在桥下的溪面上。桥头北面,有一口小堰塘,就像一个砚窝,人们便附会出这是笔锋在砚台之中饱蘸浓墨写文章的故事。
三管笔曾为古城宜都留下独特景观,也为后人带来美好的思忆。在宜都民间,流传着一首颂赞三管笔的诗:
三支倒笔写青天,雁作字行云作笺。
雨洗何曾流墨水,风吹哪见动毫尖。
明星灿烂点上点,半月峨眉圈中圈。
得意懒书人间事,题诗挂在斗牛边。
诗句不知何人所作,也不知成于何时。但其生动传神之笔,却是表达了人们崇文重教朴素观念和彰显文脉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