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宜都雜譚,再点击进入公众号。你的关注,我的洪福。)湖北省社科院领导与市领导在宜都社科所挂牌时合影(2011年12月28日)文/赵有贵
2010年八九月份吧,一天,市委办公室的彭其柱先生约我到楼下他的办公室去一下。去后得知,市里准备成立一个社科所,业务挂靠省社科院,问我愿不愿意参加。我本来已习惯悠闲,便边听边暗自揣摩怎样推辞。然而,一阵寒暄、劝勉之后,我见彭先生言辞切切,情义深深,信心满满,便答应试试看。没过多久,社科所便正式开张了,其全称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宜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起初定员5人,实到位4人,除了两个“二线”人员而外,还选调了2名带编专职研究员。另外,还在各单位聘请了10多名特约研究员。湖北社科院院长宋亚平、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传喜为宜都社科所授牌(2011年12月28日)社科所那架势,也真还像模像样的。在省社科院指导下,每年筛选三四个课题进行研究,省里每年还要评比。诸如宜都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城镇化发展、宜都小康进程、宜都老龄化等等,都是一些关乎大局的问题。研究成果,通过社科所办的内部刊物《宜都决策咨询》报送市委主要领导,送市级领导参阅。其实,对经济社会发展,我并不在行,一不专业,二无经验,顶多只会玩玩简单的中国文字,而且在市委办公室那样高手云集的地方,我没打算也根本张狂不起来。我本来就时刻担心“才不配位”,而组织部还给我加了一顶“副所长”的帽子,于是便有人开始叫我“赵所长”,殊不知这一称呼却是抽人的鞭子啊!你是“所长”了,你似乎就要时常装出个有学问的样子来。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场合,你黔驴技穷了,露出“驴脚”了,岂不是坏了“一世英名”。更何况,我这一辈子最硬气的地方就是本色人生,最欠缺的恰恰就是“装”。既然“装”不了,那我就开始恶补,什么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等,什么调查研究方法、管理方法论等等,都从0开始学。“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是经过实证的有用的读书之法,有时还真能起到作用。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徐楚桥所长,向丽、张明博士在市委办公室主任王云清陪同下到天峡鲟业考察。大约是2014年9月,新华社湖北分社来我市总结“宜都发展的经验与动力”,社科所派我出席。这样的会,务虚的,你闲坐一下也可,佯广几句亦成,可一想到“研究所”,一想到“赵所长”,我还是很认真地准备“瞎讲”一通——力主将“宜都经验”提炼为“宜都文化”:宜都连续11年跻身全省经济发展前三甲,为什么会快,为什么能持续,总结提炼几条经验并不难,但如果进一步探寻一下“宜都为什么会出这几条经验”,这才是真正的“软实力”。去年起草党代会报告,我就提出过要让宜都经验转化为宜都文化。现在,我们研究分析总结宜都的发展,既是总结经验,也是内化经验,既是内省文化,也是提升文化。所以,无论是观察宜都现象,亦或是审视宜都模式,都应当基于不同视角。 1、方向明 咬定发展主题,扭住经济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折腾,不内耗。
2、动力足 改革(全面、持续、深入),创新(全方位),党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3、步子稳 统筹(抓发展惠民生、抓经济保生态、城乡统筹) 1、战略上 本土与引进结合
2、策略上 精一壮二活三
1、正激励
2、促创新
1、宜都人的集体意识
这种座谈会,有时一年可能碰到几次。如果属于调研性质的,又有建言献策机会,我有时也来点异想天开,说点宜都人的梦想,比如高铁站什么的,如同买彩票,万一中奖了呢!有歌词为证:有梦想才有远方,有梦想就有希望。湖北社科院分院(所)工作会议(2011年7月)在社科所工作的几年,也算得上我人生的快乐时期。这种快乐,来自于时常有点新鲜感的工作内容,来自于那种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来自于多少有点压力但勉强可以承受的工作状态。当然,时不时也有一些小成就感。比如,我参与其中并做过一些努力的《整合医疗资源 完善服务功能——关于统筹我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调查与建议》(2012年4月)《宜都茶叶产业调研报告》(2012年12月)《宜都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评估研究》(2013年)等课题研究,都转化为工作实践,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湖北社会科学报介绍宜都社科所管理经验(2013年12期)社科所的工作性质,时常带来“谈笑有鸿儒”。记得开展《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研究》课题时,省社科院一下子来了好几名博士,我们分头带路搞调研,成了“博士前”,省里专家则是“博士后”!古语说得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科所的职能,近乎智囊。虽然我自知并没有多少“智”,也没有什么能力去“囊”,但心里还是时时想着多做点有益的事情。《桥西山馆杂著八种》六卷合照2011年初夏,位于枝城余家桥的王永彬墓引起了几位文化人的关注。这块墓碑,结束了王永彬“生平不详”的历史遗案,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以我的判断,这时“官方”应当介入,而且要迅速介入。不然的话,如果人家说:“王永彬,枝江人(现属宜都)”。你怎么去应对?!又像贺炳炎一样,宜都、松滋两来两走?!于是乎,社科所便积极推动王永彬研究。一方面,向市里领导阐述王永彬的意义与价值;另一方面,抓紧王永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2011年9月,社科所组织人员赴湖北省图书馆,复制了《围炉夜话》等书籍的影像资料,为王永彬研究提供了积极帮助。而今,《桥西馆诗抄》《围炉夜话原版读本》已出版发行,扬传统美德、树文明家风活动也风生水起,王永彬“生逢其时”!
学当社科所“研究员”,这是我“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个岗位。虽然“研究员”当得并不怎么样,但在我,那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人总是会一天天变老,一天天耳聋眼花腿无力,虽然来到这个世界,我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但还是想要拖住衰老的步伐。2013年,我陪着几个年青人学会了开车,春节期间儿子又教我玩起了微信,我还搞懂了“卖萌”“土豪”“你懂的”“吃瓜群众”等新概念。这个世界,天天都是新的!昨天的故事,成了今天的回忆;今天的人事,又会成为明天的谈资。回忆过去的事有什么不好,老有什么可怕,你想啊,老上365天不是又多了一岁吗!独乐众乐,自娱娱人!
点亮在看,欢迎投稿!
独乐众乐,自娱娱人!欢迎批评,留言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