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年的宜都习俗

文摘   2024-09-16 10:11   湖北  
以本土人的体验写宜都,以宜都人的心态观世界

绵延千年的宜都习俗

文/赵有贵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熬麻子、大豆,兼糖散之。帖画鸡,或斫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岁旦,绘二神披甲持钺,贴于户之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宗懔《荆楚岁时记》,姜彦稚辑校,中华书局,2018年8月第一版)

路隔十里,各有乡风。所谓乡风,就是地方风俗。有关地方风俗的记载,莫过于南朝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它是我国最早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的笔记体专著,从中可以窥见宜都一千多年来不少风俗习惯的演化与变迁。

宗懔(499-563),字元懔,南朝梁人,祖籍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西晋永嘉之乱时,宗懔八世祖宗承因讨伐陈敏有功,被封为柴桑县侯,授职宜都郡守,不久死在任上,子孙因而侨居江陵。宗懔少时聪颖过人,好读书,昼夜不倦,与人谈吐常引经据典,乡里戏称他为“小儿学士”。湘东王萧绎镇荆州时,对长史刘之遴说:“贵乡多士,为举一有意少年。”少遴以宗懔应命,即日引见,被任命为王府记室。其后历任临汝、建城、广晋县令。梁元帝即位,擢宗懔为尚书侍郎,累迁吏部尚书。梁元帝承圣二年(553),诏议还都建康,宗懔以乡在荆州之故,力劝都于江陵渚宫,足见其乡土情深。554年,荆州城陷后,梁元帝被杀,宗懔等梁室大臣被掳至关中长安,因名重于时而受到北周皇帝的礼遇,数蒙赐宴。但作为亡国之臣,飘落异乡,宗懔晚景自是凄凉黯淡。《荆楚岁时记》就是这一时期宗懔的怀旧思乡之作。

《荆楚岁时记》原书已佚,现在见到的都是辑佚本,是从前人各类著作中辑录而来的,卷数与条目数各不相同,其归类亦有农家、史部地理、史部时令、礼类等差异。但不管怎样,它是我国年代最早、影响最大的民俗学著作。而隶属荆州的宜都郡及其夷道,自然是《荆楚岁时记》记录的覆盖区域,而其中关于元日爆竹、端阳竞渡、寒食禁火、七夕乞巧、重阳登高等民俗记录,时下仍在宜都延续流行。

综观《荆楚岁时记》,无论是岁时节令,还是风俗习尚,抑或风物传说,都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珍贵的宜都民俗的历史画卷。

岁时节令承续演化

自元旦至除夕,但凡“四时八节”,宜都都有相应的民俗活动。而这些活动,大多可以从《荆楚岁时记》中找到演化脉络。比如正月初一,家人夙兴“出行”的习俗便完好流传下来。《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现实生活中,宜都人正月初一讲究“出行”,传统做法是由主人手持香烛,家人分持火炬、茶果等至大门外,面向太岁喜神方向,焚香四拜。而今“出行”程式已大为简化,多由家中主人或主妇于天亮之际,打开大门燃放鞭炮,表示新的一年正式开始。再如留“宿岁饭”,《荆楚岁时记》里说,“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酣饮,请为送岁。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曰,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除贫取富也。”这种习俗,在宜都民间依然流行。

在历史演化过程中,也有部分习俗走向淡化甚至消亡。比如五月五曰端午节,“荆楚人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荆楚岁时记》)除了采艾插户流传至今而外,“斗百草之戏”已不见踪迹。而《荆楚岁时记》提到的“夏至节日,食粽,而今已经演化为端午“食粽”。表明早期的“食粽”与纪念屈原并无紧密关联。再如祭灶神,宗懔所述时间是“腊八”,“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孽。其日,并以䐁酒祭灶神。”而宜都比较通行的做法是腊月二十三祭灶。

风俗习尚多姿多彩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帖画鸡,或斫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岁旦,绘二神披甲执钺,贴于户之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这里所述“桃板”“貼画鸡”“门神”,都是民间宗教信仰的对象。桃板,就是桃木版,画上画或写上字就是桃符,悬挂于大门之上,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对联,用于避邪。“画鸡”源于周,到汉代发展为每年正月初一固定的仪式,“画鸡于户”形成门画。明代唐寅有诗《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表明“貼画鸡”习俗至明代尚在流传。“门神”最早用于驱邪避鬼,神荼披甲,郁垒执钺,贴于大门左右。唐后,又有秦琼与尉迟恭被尊为门神。除了驱邪避鬼而外,大约明代以后,门神也被赋以祈福纳祥功能。民间开始形成以天官、状元、福禄寿星、和合、财神等为门神的风气。现今春节时人们广貼“福”字,实则是“门神”祈福文化的发展延伸。

七月十五,中元节,宜都称为“过月半”。在民间,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月半期间,家家都要盛备佳肴招待已故亲人。初七日要“打发”新亡人,初十日要“打发”老亡人。打发的方式,通常为“醮饭”,醮饭就是将酒菜备好后,盛上饭,再将筷子搁置在饭碗上,请三代公祖、老少亡人回家过月半,然后在饭桌下洒点酒水、烧点纸钱。这与《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曰,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大体一致。

九月九曰,重阳节,“四民并籍野饮宴”(《荆楚岁时记》)。“饮宴”与“登高”,宜都曾广为流传,同治版《宜都县志》有“士人登高宴饮”的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今,重阳已赋予“敬老”的新内涵,重阳登高已大为淡化,而重阳敬老活动开始盛行起来。

风物故事生动美妙

《荆楚岁时记》有着众多的物候农事、风物传说记载。例如,“是日(指夏至节日),取菊为灰,以止小麦蠹。”利用菊灰杀虫,表明一千多年前,荆楚一带就有了粮食储存技术的探索。再如“月额雨,旦日雨也”,可视为农谚。“四月也,有鸟名获谷(亦称布谷),其名自呼。农人候此鸟,则犂耙上岸。”则是农事经验的总结。“闰月不举百事”,反映了民间禁忌事象。在民间,人们认为闰月“中气不足”,一般忌嫁娶、动土、乔迁,做生祝寿也不在闰月举行。

《荆楚岁时记》的不少条目,内容看似简短,但背后可能蕴藏着故事传说。比如“十一月冬至日,做赤豆粥。”为什么要在冬至日吃赤豆粥呢?说是共工氏有个不才子,无恶不作,死于冬至日,变成厉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厉鬼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天煮食赤豆粥,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七月七曰,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宜都更是家喻户晓。

风土人情,饮食习惯,《荆楚岁时记》也多有记载。比如“菇菜地菌之流,作羹甚美;鲈鱼做脍白如玉,一时之珍。”蘑菇、地耳汤,鲈鱼丸子,穿越千年,至今仍是宜都美食。“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汤饼是将调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片下锅煮熟做成的食品,宜都人称为“疙瘩”,或者擀为“切面”,夏季麦收后,宜都有“尝新”习俗,疙瘩、切面、粑粑都有,至今流传不衰。

宜都是荆楚岁时风俗演化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康熙《宜都县志》还为宗懔先辈画家宗炳留有传记:“祖承为宜都太守,遂家焉”。家族的生活环境,为《荆楚岁时记》打下了宜都印痕,留下宜都的影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荆楚岁时记》所述的岁时风俗,有的得到传承,有的产生变异,有的逐步消亡。因而,记住历史,赓续文脉,更显弥足珍贵。

独乐众乐,自娱娱人!

感谢关注,留言交流

往期荐读
故园旧事:《宜都民俗志》编纂纪略
宜都传统婚俗中的“说四句”
宜昌花牌字句的来源和含义
家谱中的字辈ABC

宜都雜譚
以本土人的体验写宜都,以宜都人的心态观世界。谈古论今,推崇真知灼见;处世接物,在乎真情实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