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轨道角动量同时提高自由空间光混沌通信的容量和安全性

学术   科技   2024-09-27 09:00   黑龙江  

欢迎点击阅读、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专家视点

通过外腔反馈或注入式激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混沌信号,可以将小信号信息隐藏在类噪声的载波中,从而实现安全光通信。由于激光固有的松弛振荡频率限制了混沌带宽,光混沌信号的复用(如光纤中的波分复用)是实现高容量安全应用的典型候选方案。然而,目前尚未利用光混沌的空间维度进行自由空间安全通信的研究。在此,Zhang和Xu等人通过探索混沌信号的空间维度,实验实现了一种容量和安全性增强的全光自由空间混沌通信系统,其中,利用了轨道角动量复用,同时增强了传输容量和安全性。通过两种不同轨道角动量模式传输光混沌信号,携带20 Gb/s的开关键控信号在2米的自由空间链路中秘密传输,轨道角动量模式的通道串扰低于-20 dB,模式间隔不小于3。接收方只有捕获约92.5%的轨道角动量光束并正确解调对应模式时,才能提取有效信息。对于预定接收者而言,误码率可低于7%的硬判决前向纠错阈值3.8×10⁻³。此外,研究人员引入弱大气湍流(光学系统孔径与Fried尺度的比值约为1.2),综合分析了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包括通道串扰、混沌同步和传输性能。总体而言,基于混沌的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自由空间光学系统允许以低于7%硬决策前向纠错阈值的比特错误率进行私人传输。这项研究为光混沌中的结构化光应用提供灵感,并为开发未来高容量自由空间混沌安全通信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该工作发表在Photonics Research上。



Yiqun Zhang, Mingfeng Xu, Mingbo Pu, Mengjie Zhou, Jiazheng Ding, Shuangcheng Chen, Kun Qiu, Ning Jiang, and Xiangang Luo, Simultaneously enhancing capacity and security in free-space optical chaotic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Photonics Research 11(12): 2185-2193 (2023).


与无线电通信相比,自由空间光通信由于其更高的容量和安全性,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容易受到大气散射和光束发散的影响,使其有可能被额外的接收器截获,尤其是在需要确保高数据保密性安全传输的场景中,如水下通信、星球与地球间通信、星际通信和深空通信等。因此,近年来增强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物理层安全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光混沌信号可以将小信号信息隐藏在类噪声的混沌载波中,结合混沌同步,可以增强物理层的信息安全性,实现安全的光传输。虽然光纤信道中的光混沌通信已经得到了充分研究,但在自由空间光链路中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实验研究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混沌的自由空间光学实验系统的安全数据传输。


通过外腔反馈或注入式激光器发射的光混沌信号受到激光固有的松弛振荡的影响,这将其带宽限制在吉赫兹内,难以支持高容量的自由空间光安全通信。尽管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产生宽带混沌信号的方案,但混沌载波高频部分的同步质量和稳定性较差,限制了通信容量的提升。作为替代方案,光混沌信号的复用是实现高速安全应用的典型候选方案。实际上,传统的光纤信道方案仅限于操控混沌激光的时间、频率、相位和/或偏振域。然而,适合自由空间光链路的光混沌信号的空间维度利用尚未有研究。


另一方面,作为光的一个内在自由度,轨道角动量由于其在空间维度上的离散无限正交模式,在光通信和量子信息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最近,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已在经典和量子通信中被实验验证,用于增强通信容量,包括在自由空间、光纤和芯片上。这为利用光混沌的空间光场操控建立一个高速的自由空间光学混沌安全通信系统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机会


图1展示了基于混沌的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自由空间光学通信系统的原理验证实验装置。在Alice一侧,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带有传统光学反馈的商业外腔半导体激光器作为驱动激光源来生成混沌光载波。光学反馈回路包括一个80:20的光纤耦合器、一个偏振控制器、一个可变光衰减器和一个光纤镜。混沌光载波经过一个光隔离器后,使用来自65 GS/s的任意波形发生器的10 Gb/s非返回零开关信号通过10 GHz的马赫-曾德调制器进行调制,从而实现消息加密。加密性能可以通过掩模系数来表征,掩模系数定义为消息信号的峰值到峰值值与混沌载波信号的峰值到峰值值的比率且可以通过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幅度范围进行灵活调整。一个掺铒光纤放大器和一个可变光衰减器用于预补偿轨道角动量调制和光束组合部分的功率损失,并控制入射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功率。


图1 基于混沌的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自由空间光学通信系统的实验装置


加密信号被分成两个分支,其中一个通道插入了10米的单模光纤以解相关数据流。每束光在自由空间中准直,并通过加载在空间光调制器上的计算机生成相位全息图转换为不同的轨道角动量模式,模式的拓扑荷为-3或1,其中拓扑荷表示光束的旋转特性。这里使用的空间光调制器是一个仅相位反射型调制器,具有12.5微米的空间分辨率。使用偏振控制器和一个自由空间线性偏振片来优化入射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光的偏振。通过光束分裂器将两个轨道角动量光束进行空间多路复用,并在自由空间中同轴传播约2米。在实验室条件下,在这种光学链路中传播的多路复用光束没有观察到失真。因此,为了模拟湍流的影响,使用湍流模拟器引入了外部波前畸变。湍流模拟器是一个薄相位屏幕板,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并置于光学路径的中间。等效的有效弗雷德相干长度约为2.5毫米。考虑到光束直径在通过薄相位板时约为3毫米,模拟的湍流被分类为弱湍流,其光束直径与弗雷德相干长度的比值约为1.2,这与后续讨论的气象湍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相关。


经过自由空间传输后,使用一个由焦距为50毫米和-30毫米的两片透镜组成的光束缩小准直系统来减小接收光束的尺寸,以便进行轨道角动量解复用和检测。在Bob一侧,为检测每个轨道角动量通道上传输的数据,使用第三个空间光调制器进行轨道角动量解复用。轨道角动量光束通过加载在第三个空间光调制器上的逆相全息图转换为类高斯光束,而另一束光仍保持在具有非零拓扑荷的轨道角动量状态中。只有正确转换的高斯光束才能耦合到单模光纤中以进行后续检测和处理。此外,这里使用了一个小信号的掺铒光纤放大器来补偿自由空间链路损耗。加密信号然后通过一个2×2光纤耦合器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偏振状态由偏振控制器调整后,单向注入到从属激光器中进行混沌同步,并由光电探测器检测同步的混沌信号。另一部分通过一个延迟线以消除同步误差,随后由第二个光电探测器检测。恢复出的消息通过将同步的混沌信号从加密传输信号中减去并经过一个截止频率为传输速率0.8倍的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过滤来解密。实验中,驱动激光器和从属激光器的工作波长被设定为1549.68 nm,输出功率被设定为0 dB/mW。驱动激光器的反馈强度固定为-10 dB。两个光电探测器的带宽均为20 GHz。高速数字磷光示波器以每秒1000亿次采样率采集由光电探测器检测到的两个信号,并具有两个带宽为59 GHz的通道。轨道角动量为-3和轨道角动量为1的传输效率分别为5.2%和3.4%。在此框架下获得的较低传输效率是由于使用光束分束器来生成轨道角动量模式。尽管这种方法提高了轨道角动量模式的调制效率,但不可避免地在调制端产生了大量能量损失。此外,采用这种方法的另一个目的是节省实验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因为涉及小角度反射的方法需要构建较长的调制光路。


在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过程中,轨道角动量模式之间的串扰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如光束轴线与空间光调制器中心的错位、像差以及大气湍流,这些都会导致通信系统性能的显著下降。了明确起见,将使用第一个空间光调制器生成轨道角动量光束的通道定义为通道1,使用第二个空间光调制器生成轨道角动量光束的通道定义为通道2。实验中,通道串扰被定义为在另一通道发送信号而目标通道关闭时接收到的目标通道功率与仅目标通道发送信号时接收到的目标通道功率的比值,即串扰系数= 10乘以对数函数。研究人员研究了两通道之间的轨道角动量模式间距对功率串扰和混沌同步串扰的影响,以确定具有最佳模式纯度分布的通道间距。理论上,由于轨道角动量的固有正交性,模式间距可以无限。然而,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诸如收发器孔径、调制设备以及传输距离等因素对最大轨道角动量模式施加了限制。在这里,模式间距通过固定通道2中加载在第二空间光调制器上的轨道角动量阶数(1),并改变通道1中加载在第一个空间光调制器上的轨道角动量阶数(从2、-1、-2到-3),对应的模式间距为1、2、3、4来确定。


图2展示了两个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通道的归一化功率串扰。在每种模式间距情况下测量的四个功率值都归一化为在传输和接收轨道角动量模式1时检测到的最大值。需要注意的是,通道1和通道2之间约有-4.2 dB的功率差异。这可能是由于通道2的光束直径略大于通道1,导致在第三空间光调制器上的解调效果不如通道1完善,此外,通道1的传输效率也优于通道2。图2(a)展示了在没有混沌反馈结构的情况下(即阻断耦合器输出的20%部分)测得的结果。可以看到,随着模式间距的增加,串扰持续减少,通道1的串扰从-14.84 dB下降到-31.12 dB,通道2的串扰从-8.62 dB下降到-27.98 dB。当模式间距为3时,串扰降至-20 dB以下,表明通道串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如图2(b)所示,添加混沌反馈环路结构后,两通道的检测功率和串扰功率随模式间距的变化趋势与图2(a)相似。这表明时间域中表现出随机强度波动的混沌信号不会改变光场的空间能量分布。换句话说,混沌加密与自由空间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通信系统是兼容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模式间距为4时,通道2的串扰出现了显著差异。在没有混沌结构的情况下,串扰功率的绝对值为0.05微瓦,而在存在混沌结构时,串扰功率的绝对值为0.02微瓦。微小的功率减少直观上归因于实验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因为无法同时测量两种结构下从通道1到通道2的串扰功率。

图2 两种轨道角动量模式的通道串扰测量结果。(a) 没有混沌反馈回路,(b) 有混沌反馈回路。以模式间距为1为例:通道1检测表示通道1发送轨道角动量模式2,而在通道2被阻断时,逆相全息图轨道角动量模式-2加载在第三空间光调制器上进行直接解调。


混沌同步是混沌保密通信技术的核心,通常使用互相关系数来量化同步质量。当互相关系数值达到0.9或以上时,大多数与混沌相关的应用中就被认为达到了高质量的混沌同步。接下来,研究人员研究了轨道角动量模式间距对混沌同步性能的影响,如图3(a)所示。在这里,同步串扰定义为在目标通道关闭时,另一个通道传输时计算出的目标通道的互相关系数值。当模式间距为1时,两条通道在直接检测中的互相关系数值约为0.8,而串扰互相关系数值甚至高于直接检测中的情况,表明轨道角动量通道之间的严重串扰将威胁到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随着模式间距的增加,混沌同步串扰逐渐减少,当模式间距大于或等于3时,两条通道在直接检测情况下的互相关系数值稳定在0.9以上。图3(b)和图3(c)展示了通道1和通道2的互相关曲线,分别对应互相关系数值为0.94和0.92,模式间距为4。结果表明,两个通道传输的混沌加密信号与接收端本地产生的混沌信号实现了高质量的混沌同步,保证了后续混沌解密的性能。


图3 (a) 测量的两种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混沌同步通道串扰;(b) 模式间距为4时,通道1的互相关曲线;(c) 模式间距为4时,通道2的互相关曲线。


接下来,研究人员研究了模式间距对混沌轨道角动量复用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如图4所示。通道1和通道2的传输性能相似,为简化起见,仅展示了通道2的误码率曲线。可以观察到,当模式间距为1时,解密数据的误码率超过了硬判决前向纠错阈值,表明两个轨道角动量通道之间存在严重串扰,混沌解密性能较差(互相关系数约为0.79)。此时,对应的眼图在8 Gbps时关闭。随着模式间距的增加,通道2的传输性能逐渐改善,当模式间距达到3时,通道2可以支持最高10 Gbps的通信速率。基于上述关于模式间距对通道串扰的分析,我们选择模式间距为4,即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空间光调制器1加载轨道角动量模式-3,空间光调制器2加载轨道角动量模式1。


图4 基于混沌的轨道角动量复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在不同模式间距下的性能表现: (a) 测量的通道2在直接检测情况下,不同模式间距的误码率曲线。以模式间距为1为例:直接检测是指通道1发送轨道角动量模式2,通道2发送轨道角动量模式1,同时在第三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轨道角动量模式-1进行通道2的直接解调。(b) 8 Gbps时,模式间距为1的眼图;(c) 模式间距为2的眼图;(d) 模式间距为3的眼图;(e) 模式间距为4的眼图。


传统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由于激光的窄光束和高定向性,通常被认为具有内在的安全特性。然而,随着激光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发生散射和光束发散,其他接收方可能会未经授权截取光束。所提出的加密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来源于混沌信号和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内在安全特性。


在此背景下,首先从混沌角度评估该方案的安全性。以通道2为例,图5(a)–5(c)展示了非归零码开关键控信号在7 Gbps传输速率下,从生成到加密再到解密过程的时间波形;图5(d)–5(f)则展示了相应的眼图。原始信息信号通过数字荧光示波器直接检测和收集。连接混沌外反馈回路后,通过调节任意波形发生器的信号输出幅度,小信号被完全隐藏在混沌载波中,如图5(b)所示。加密信号的强度表现出类似噪声的波动,通信眼图紧闭。当驱动激光器和从属激光器的硬件参数(如激光器芯片、驱动电流、温度控制)匹配良好时,合法接收者可以通过注入锁定机制和混沌滤波效应生成同步的混沌信号。图5(c)展示了通过离线数字信号处理解密后的信息信号,与图5(a)相比仅有微小差异,这表明信息可以由合法接收者有效恢复。


混沌调制加密方案易受到一种称为“线性滤波直接检测”攻击的威胁。在这种攻击中,窃听者直接使用光电探测器检测加密数据,并使用截止频率等于传输速率的滤波器来恢复原始信息。这一现象是由于传统光反馈结构产生的混沌光学载波的功率谱不均匀所致。具体而言,信号的低频成分功率较低,导致信息隐藏效率较低。因此,原始信息可能通过攻击被提取。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假设窃听者已经知道传输链路中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并将正确解复用的光束耦合到单模光纤中进行攻击。图5(g)展示了加密信息、合法解密信息和非法接收信息的误码率性能。在每种情况下,使用2×109比特计算误码率。两通道的加密信息误码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大于0.2),表明加密性能优异。对于合法接收者,通道1和通道2的误码率均低于前向纠错限且每个通道的最大通信速率达到10 Gbps;对于非法窃听者,误码率远高于合法接收者,当传输速率R ≥ 7 Gbps时,系统无法支持原始数据的恢复。


图5 实验中通道2的时间波形。(a) 任意波形发生器输出的原始非归零码开关键控信号,(b) 马赫–曾德调制器输出的加密信号,(c) 离线数字信号处理后的解密信号。眼图分别展示了(d) 原始非归零码开关键控信号,(e) 加密信号,(f) 解密信号。(g) 通道1和通道2在合法接收、非法接收和加密情况下的误码率性能。


在混沌调制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掩蔽系数是评估加密效率的关键参数,因为信息是通过马赫–曾德调制器叠加在载波上的。图6展示了在10 Gbps传输速率下,掩蔽系数对两个通道的误码率曲线,分别包括加密、解密和窃听的信息。随着掩蔽系数的增加,解密和窃听信息的误码率逐渐降低;当掩蔽系数达到约18%时,合法接收者的误码率降到前向纠错限以下。相反,当掩蔽系数小于24%时,加密和窃听信息的误码率始终高于3.8×10-3。然而,当掩蔽系数进一步增加时,可以预测通过线性滤波直接检测方法获取的信息的误码率可能低于前向纠错阈值。这些结果表明,较低的掩蔽系数能够有效抵御线性滤波直接检测方法的链路窃听,但代价是牺牲传输和解密性能。因此,在系统的安全性和传输性能之间需要权衡,适当地设置比特率(7 Gbps及以上)和掩蔽系数(18%至24%)能够有效地隐藏和恢复混沌光载波中的信息,并抵御窃听。


图6 不同掩蔽系数下的误码率曲线测量结果。


这个方案利用轨道角动量传输多路复用数据,提供了另一种固有的安全性增强。一方面,光束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可以被视为由发射器和接收器预先分配的物理密钥,尽管密钥空间有限。只有当接收器使用与发射器相反的轨道角动量顺序的相位全息图时,轨道角动量数据才能被收集到单模光纤中,从而使单模光纤充当模式选择器。研究发现,在提议的系统中,两个通道支持的最大轨道角动量模式是轨道角动量10,这表明密钥空间的大小为21。为了验证轨道角动量模式提供的安全属性,假设接收器具有与发射器相同的混沌同步硬件结构,并使用不同的模式进行解调。图7显示了接收器在10 Gbps传输速率下使用不同相位全息图时解调的光场强度分布和相应的解密消息波形。如图7(a3)所示,只有当加载在空间光调制器上的相位全息图设置为轨道角动量-3时,轨道角动量光束才会被转换为中心有亮点的类似高斯光束。图7(b3)显示,经过正确的轨道角动量解复用和混沌解密的数据几乎与原始信息完全一致。相反,如图7(b1)和(b2)所示,当接收器使用错误的相位全息图进行解复用时,解调的光场仍保留了环状形状,解密的消息波形则呈现噪声抖动。


图7 (a1)–(a3) 不同加载模式下的解调光束强度分布(轨道角动量 -3、轨道角动量 -2、轨道角动量 3),当发射轨道角动量 -3 和 1 时;(b1)–(b3) 在10 Gbps传输速率下,原始消息(灰色线)和恢复消息(彩色线)的时间波形。


这主要源于从大气散射的光中恢复轨道角动量数据的复杂性,因为散射过程是时间变化的,会随机化轨道角动量光束的相位结构。尽管轨道角动量模式提供的密钥空间似乎有限,但窃听者仍需拦截轨道角动量光束,才能通过穷举方法解调轨道角动量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窃听者通过在光学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部分阻挡的相位全息图来拦截部分轨道角动量光场。图8展示了在10 Gbps传输速率下,两条通道在不同相位全息图阻挡百分比下的实验测量误码率曲线。在完全接收的情况下,两条通道解密数据的误码率约为2.1×10-3,而通过直接检测线性滤波法检测到的误码率高于前向纠错阈值,表明窃听者在不了解混沌系统的硬件参数的情况下无法正确解密被窃取的光信号。此时,混沌系统保证了所提出的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随着阻挡百分比的增加,混沌解密和直接检测线性滤波法下的误码率都增加;当阻挡部分超过7.5%时,混沌解密的误码率超过了前向纠错阈值。上述结果表明,即使窃听者知道混沌激光系统的精确参数,并窃取了92.5%的光场,也无法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因此,所提出的基于混沌的轨道角动量复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增强。


图8 在安全混沌基础的轨道角动量复用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中,误码率随光束阻挡百分比变化的测量结果。插图(I)到(III)显示了部分阻挡的相位全息图在光学空间光调制器上的情况。


在实施这样的传输系统时,一个关键挑战是大气湍流对光在自由空间通道中传播的影响。大气折射率的随机波动会导致旋涡光束出现相位失真、光束扩散、奇点漂移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导致邻近轨道角动量通道之间的串扰,从而降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信息容量和传输性能。系统中,在传输链路中引入了弱大气湍流(光束直径与弗里德相干长度的比值约为 1.2),并讨论了湍流对光场、通道串扰、混沌同步和传输性能的影响。图9(a)–(c) 比较了在不同场景下两个独立的轨道角动量光束以及复用光束的强度分布。可以观察到,经过短距离自由空间链路传输后,轨道角动量光束经历了光束发散。在弱大气湍流下,轨道角动量光场明显退化,导致强度分布不均匀以及点状形状稍微不规则。图9(d) 和 (e) 展示了存在和不存在大气湍流的轨道角动量−3和轨道角动量+1 的串扰矩阵。由于湍流,轨道角动量光束受到模间串扰的影响,导致通道1和通道2的性能分别退化了约 10 dB和 22 dB。


图 9 (a1)–(a3)发射端生成的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强度分布(l = -3、l = +1以及 l = -3 和 +1 的叠加);(b1)–(b3)接收端在无大气湍流条件下接收到的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强度分布(l = -3、l = +1以及 l = -3 和 +1 的叠加);(c1)–(c3)接收端在弱大气湍流条件下接收到的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强度分布(l = -3、l = +1以及 l = -3 和 +1 的叠加)。(d)无大气湍流条件下的轨道角动量复用通道的归一化交叉串扰矩阵;(e)有大气湍流条件下的轨道角动量复用通道的归一化交叉串扰矩阵。


接着,研究人员分析了湍流对自由空间单向注入锁定混沌同步的影响。图 10(a) 和图 10(b) 分别显示了无湍流和有湍流情况下CH1和CH2的同步交叉干扰矩阵。在无湍流的情况下,混沌载波在期望通道与本地混沌信号之间实现了高质量的同步(同步系数大于0.9),它们之间的交叉串扰较少。然而,当引入弱湍流时,它们的通道同步性能迅速恶化(同步系数约为 0.85),同时同步通道的交叉串扰增加。图10(c) 说明了在有无湍流条件下,两通道的误码率随传输速率变化的情况。在无湍流条件下,两通道的传输性能几乎相同,最大支持传输速率为每通道10 Gbps。在有湍流的情况下,两通道的传输性能都受到影响,最大传输速率降至每通道8 Gbps。这种性能下降是由于大气湍流影响了轨道角动量光束的传输质量和接收效率,从而降低了混沌系统的同步性能。两个通道之间的性能差异是因为设备限制只能够同时测量一个通道的误码率,而湍流相位屏是时间变化的。以上结果表明,基于混沌的轨道角动量复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对大气湍流非常敏感。因此,应采用相应的湍流缓解技术,以确保实际应用链路中轨道角动量光束的纯净性和混沌信号的同步性能。


图 10 测量的混沌同步通道交叉串扰矩阵: (a) 无湍流情况下;(b) 有湍流情况下。(c) 无湍流和有湍流情况下CH1和CH2的误码率性能随比特率的变化。


总之,研究人员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基于全光混沌调制和轨道角动量的安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讨论了轨道角动量模式间距对通道交叉串扰、混沌同步和传输性能的影响。将模式间距增加到四时,通道交叉串扰降至−20 dB以下,并实现了高质量的同步,相关系数大于0.9。研究人员成功地在2米的自由空间链路中以每通道10 Gbps的速率传输了私密的开关调制信号,误码率低于 7% 硬判决前向纠错阈值。系统的信息安全性由混沌载波和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固有特性保障。一方面,即使在窃听者捕获了整个轨道角动量光束的空间结构并使用穷举方法或深度学习技术准确解调成高斯光束的情况下,解调数据仍呈现噪声特性,而混沌载波在没有混沌系统硬件参数的先验知识下无法同步,因此信息保持不可解密。另一方面,即使窃听者知道混沌系统的硬件参数并捕获了 92.5% 的轨道角动量光束,仍无法获取有效信息,这两个假设在实际应用中都很难实现。这是首次在混沌通信系统中引入轨道角动量以同时增强安全性和数据容量的实验,达到了迄今为止混沌自由空间光通信中最高的传输速率。此外,研究人员分析了大气湍流对所提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湍流不仅降低了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光学场信息,还减少了混沌系统的同步性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湍流抑制技术,如自适应光学、平衡检测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矢量光学调控以及其他信道补偿算法。此外,令人兴奋的下一步是利用大孔径光学系统实现长距离的混沌安全通信,例如平面数字光学。该研究为将混沌密码学应用于空间通信系统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通过操控混沌信号的空间维度实现安全性和带宽增强提供了新的思路。



END



研究人员简介



罗先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微细加工技术、亚波长电磁学、微纳光学、人工结构材料、电磁超构表面、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仿生光子和轻小型光学器件及系统。

E-mail: lxg@ioe.ac.cn



往期推荐





 
  扫码关注我们 
 





戳下方“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光学前沿评论
光学前沿评论(Reviews of Optics Frontier,简称ROF),聚焦光学前沿,服务光学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