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 新型供体-受体-供体近红外AIE荧光材料用于饥饿光热抗肿瘤和抑制肺转移

文摘   2024-11-01 20:34   江苏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二氟化硼(BFF)受体构建了NIR-II AIEgen,与PTQ-和bbt衍生的荧光团相比,该AIEgen在NIR-II发射和化学稳定性方面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TPEBFF具有精细调节的分子内运动和强D - A相互作用强度,同时具有高摩尔消光系数(ε= 4.31 × 104 M−1 cm−1)、强NIR-II发射(Φ = 0.49%)和光热效应(η = 58.5%),以及高稳定性。由于这些优点,整合TPEBFF和抗糖酵解剂2-脱氧-d -葡萄糖(2DG)构建的热敏纳米颗粒通过调节糖酵解和减少atp依赖性热休克蛋白,成功地用于成像引导光热抗肿瘤肺转移。    

二氟化硼甲酸乙酯染料的分子设计与表征

在我们的研究中,受体工程是为了构建一个具有理想的光物理性质和稳定性的AIEgen PTT系统。以甲氧基三苯胺为共同电子给体,我们成功合成了三个D-A-D荧光团,分别是Ph- PTQ、Ph-BBT和Ph-BFF,它们分别以PTQ、BBT和BFF为电子受体。所有中间体的综合合成途径和详细表征在支持信息中提供。得到三个分子后,对其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了检测。如图所示,在THF溶液中,Ph-PTQ、Ph-BBT和Ph-BFF的主要吸收峰分别位于和796 nm。此外,这三种分子在815、1051和1087 nm处表现出最大的荧光发射。这些化合物的摩尔消光系数(MEC, ε)分别为1.28 × 104 M−1 cm−1、2.15 × 104 M−1 cm−1和4.75 × 104 M−1 cm−1    

我们初步评估并比较了Ph-BFF和TPE-BFF的光物理性质。如图所示,Ph-BFF和TPE-BFF在600 ~ 1000 nm处对THF有较高的吸收,摩尔消光系数(MEC, ε)分别为4.75 × 104 M−1 cm−1和4.31 × 104 M−1 cm−1。在THF溶液中,在900 ~ 1400 nm波长范围内也观察到明显的NIR-II荧光发射。然后,用THF/H2O混合物研究Ph-BFF和TPE-BFF的荧光强度变化。随着混合物中H2O含量(fw)的增加(从0%到50%),TPE-BFF的荧光强度略有降低,这归因于TICT现象。然而,当fw从50%增加到80%时,由于AIE效应较强,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当比例进一步增加到90%时,强度略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粒径对骨料形成的影响。Ph-BFF表现出与TPE-BFF相似的转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与Ph-BFF相比,TPE- bff表现出更好的AIE效果,这可能是由于TPE单元增强了RIM效应。疏水AIEgens最初使用生物相容性两亲性聚合物DSPE-mPEG2000封装成纳米颗粒(NPs)。如图所示,TPEBFFNPs在水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1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1084 nm。合适的吸收和发射波长使NPs成为使用易于获取的808 nm激光和高分辨率NIR-II体内生物成像进行PTT的理想选择。NIR-II区域的荧光亮度由量子产额和消光系数(Φ × ε)的乘积估计,是NIR-II在体内生物学应用的关键参数。以IR-26为参考,计算了Ph-BFF NPs和TPE-BFF NPs的相对量子产率。如图所示,计算得到TPE-BFF NPs在水中的相对量子产率为0.49%,高于Ph-BFF NPs的0.15%。使用NIR-II体内成像系统记录的体外图像也表明,TPE-BFF NPs表现出更强的NIR-II荧光强度。我们在808 nm安全强度为0.3W cm−2的激光下评估了Ph-BFF NPs和TPE-BFF NPs的体外光热转换性能。辐照5min后,Ph-BFF NPs (100 μg mL−1)和TPE-BFF NPs (100 μg mL−1)的温度可达63℃和57℃,Ph-BFF NPs和TPE-BFF NPs的光热转换效率分别为60.7%和58.5%。虽然TPE-BFF NPs的PTT值略低于Ph-BFF,但在57℃的温度下(100 μg mL−1,0.3 w cm−2),TPE-BFF NPs足以对癌细胞产生有效的PTT。此外,与Ph-BFF NPs相比,TPEBFF NPs具有更高的量子产率,这应该有利于体内成像。此外,两种NPs的温度升高都表现出与激光功率密度和NPs浓度相关的行为。    

抗糖酵解和热敏纳米颗粒的制备

我们使用dpe - peg - mal和1,2-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胆碱(DPPC)将NIR-II TPEBFF和2DG包裹成热敏纳米颗粒(TNPs),命名为TPE-BFF-D TNPs,用于后续的生物学实验。选择DPPC作为构建生物相容性TNPs的基础脂质,用于热敏释放2DG,因为它的相变温度约为41℃,略高于体温。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研究了808 nm激光照射前后TPE-BFF-D TNPs的形貌变化。如图所示,通过TEM和DLS观察,TPEBFF-D TNPs具有均匀的球形形貌,平均尺寸为~ 145 nm。在808 nm激光照射5分钟后,DLS测量的TPE-BFF-D TNPs的平均尺寸变化为~ 212 nm。在808 nm激光(0.3 W cm−2)存在下,细胞内TNPs分解成碎片,由于温度升高逐渐释放2DG。因此,随后发生2dg介导的抗糖酵解过程,导致下游乳酸和ATP水平降低。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功能设计,我们分别检测了癌细胞的细胞外乳酸和细胞内ATP水平。如图所示,当不使用808 nm激光时,所有三组分别使用PBS (I组)、TPE-BFF TNPs (II组)和TPE-BFF- d TNPs (III组)处理的4T1细胞内的细胞外乳酸水平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在与TPE-BFF TNPs或TPE-BFF- d TNPs孵育后,用功率密度为0.3 W cm- 2的808 nm激光照射,乳酸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约36.6%和70.0%。此外,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实验组的细胞内ATP表达趋势相似;乳酸也减少了大约41.2%和69.3%。随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后的细胞内atp依赖性热休克蛋白(HSPs)。在TPE-BFF TNPs和808 nm激光同时治疗后,与单独激光治疗组相比,HSP70和HSP90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了约16%。热休克蛋白的上调主要源于细胞对热损伤的保护的内在反应。然而,用TPE-BFF-D TNPs和激光处理4T1细胞,由于2DG抑制糖酵解和ATP产生,导致热休克蛋白显著降低。这些发现表明,TPEBFF-D TNPs通过抑制2DG介导的糖酵解有效地阻碍ATP的产生,最终减少PTT过程中肿瘤细胞中HSPs的产生。    

   

体外实验

受TPE-BFF优异的光稳定性和理想的光热转换效果的鼓舞,我们随后在体外评估了其对4T1细胞的PTT效果。最初,在不同条件下处理4T1细胞后,使用CCK-8法评估TPE-BFF TNPs的细胞毒性。如图所示,单独使用TPE-BFF TNPs、激光照射或单独使用TPE-BFF- d TNPs均可获得较高的细胞活力。单独的PTT组表现出中等的细胞毒性(56.7%的细胞活力),而含有2DG的纳米颗粒在暴露于808 nm激光后表现出增强的细胞毒性(6.2%的细胞活力)。相比之下,TPE-BFF-D TNPs表现出可忽略不计的暗毒性,但对癌细胞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的光毒性。这些发现表明,将2DG介导的抗糖酵解整合到PTT中是一种有希望提高治疗效果的策略。此外,通过钙黄素AM和碘化丙啶(PI)染色实验进一步证实了TPE-BFF-D TNPs的光疗效果,其中绿色和红色荧光信号分别对应于活细胞和死细胞。如图所示,在仅激光处理的对照组以及单独使用TPE-BFF TNPs或TPEBFF-D TNPs的对照组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在这些实验条件下细胞毒性最小。然而,同时使用TPE-BFF TNPs和激光处理的组,由于光热效应,同时出现了绿色和红色荧光。与此组相比,红色荧光信号的优势表明,在功率密度为0.3 W cm−2的808 nm激光照射下,TPEBFF-D TNPs的细胞毒性增强。    

体内NIR-II荧光成像引导抗肿瘤治疗

考虑到近红外区的吸收波段(700 ~ 900 nm), NIR- ii窗口的发射波长(1000 ~ 1500 nm),以及NIR- ii范围内适度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0.49%),TPE-BFF分子显示出作为体内NIR- ii生物成像的候选分子的潜力。向4T1荷瘤小鼠静脉注射TPE-BFF-D TNPs后,AIEgen在肿瘤部位明显积累,在给药后12 h观察到明显的NIR-II荧光信号,并在48 h达到最大强度,表明TPE-BFF-D TNPs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能力,如图所示。此外,对主要器官和肿瘤进行离体成像。此外,成功地实现了小鼠血管的可视化,以研究TPE-BFF的成像能力。裸鼠静脉注射TPE-BFF- d TNPs (10 mg kg - 1 TPE-BFF),然后使用配备长通滤光片的体内NIR-II成像系统在1300 nm、1350 nm和1400 nm波段进行成像。随着长通滤光片范围扩展到1400 nm,成像清晰度逐渐提高,半最大值时最小全宽度(fwhm)值为0.64 mm,最高信本比(SBR)值为2.90。这些结果突出了TPE-BFF作为NIR-II成像的强大工具的巨大潜力。    

将4T1肿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进行不同的治疗:(I)对照,(II)激光,(III) TPE-BFF TNPs, (IV) TPE-BFF TNPs +激光,(V) TPE-BFFD TNPs, (VI) TPE-BFF- d TNPs +激光。采用TPE-BFFD TNPs联合激光照射的2dgantiglycolysis介导的光热疗法成功地实现了肿瘤的完全根除,无复发。虽然使用TPE-BFF TNPs +激光的光热疗法在最初几天明显阻碍了肿瘤的生长,但在治疗后5天观察到肿瘤的再生加速。相比之下,对照组注射PBS或单独使用近红外激光照射,以及使用TPE-BFF TNPs或不使用激光照射的TPE-BFF- d TNPs治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图8d-8e)。在12天的监测期间,阴性对照组的肿瘤大小持续增加。为了进一步探讨抗肿瘤机制,在不同处理后24 h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分析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三磷酸尿苷刻痕末端标记(TUNEL)染色。如图所示,H&E染色显示,TPE-BFF TNPs + Laser组和TPE-BFF- d TNPs + Laser组肿瘤细胞均出现严重坏死或凋亡,而其他四组(对照组、Laser组、TPE-BFF TNPs和TPE-BFF- d TNPs组)肿瘤细胞损伤最小。    

总结

我们开发了一种NIR-II发射的AIE集成二氟化硼(BFF)衍生的有机染料(TPE-BFF),具有高光稳定性、高摩尔消光系数(ε = 4.31 × 104 M−1 cm−1)、大Stokes位移、强NIR-II发射和可观的光热转换效率(η = 58.5%)等优越性能。值得注意的是,理论计算表明,精确定制的受体和供体单元对TPE-BFF所需的光物理性质(包括NIR-II荧光成像和光热转换)具有协同作用。利用这些优势和抗糖酵解剂2DG,我们构建了糖酵解调节介导的PTT方法来对抗肿瘤肺转移。在808 nm激光(0.3 W cm−2)照射下,释放的2DG降低了ATP的产生和随后的ATP依赖性热休克蛋白,从而降低了肿瘤对PTT的耐热性。通过下调转移相关蛋白,成功实现了对肺癌细胞肺转移的抑制。因此,本研究为构建多功能的NIR-II AIEgens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并为整合抗糖酵解药物和AIEgens协同抑制癌细胞转移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11527    


分子诊断试剂一站式解决方案


分子探针之声团队面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半)花菁,二氢吡咯氟硼,酞菁/卟啉,苯并噻二唑,罗丹明,荧光素,四苯乙烯,克酮酸,萘酰亚胺等可见/近红外(二区)荧光/光声,AIE,药物释放等荧光探针,并提供荧光染料溶液性质研究和细胞/活体的成像和治疗相关课题设计与外包服务。如有任何需要,请联系陈老师(微信号:18506228039)或关注卓欣雅科技公众号





分子探针之声建立了“分子探针科研交流群”,可以添加小编好友(微信号:18506228039,请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邀请入群。


若您自制的材料可以入驻Xprobe平台,添加小编为好友(微信号:18506228039,请备注:入驻Xprobe)。


分子探针之声
分享分子影像/诊疗领域全球最新前沿动态,面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分子探针/诊疗试剂及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