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Int. Ed. :利用双锁定线粒体靶向研究铁下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文摘   2024-11-22 22:19   上海  

内容提要

利用线粒体黏度作为纽带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铁下垂,为MIRI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希望。然而,由于线粒体膜电位受损引起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削弱,线粒体粘度的高精度可视化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静电力和探针-蛋白质分子对接的双锁定线粒体靶向策略。即使在受损的线粒体中,由于开发的探针,CBS和线粒体膜蛋白之间的持续驱动力(例如pi-阳离子,pi-烷基相互作用等),在触发和药物MIRI中实现了线粒体粘度的稳定和精确可视化。此外,辅以western blot,我们证实了铁抑素-1通过改善系统xc /GSH/GPX4抗氧化系统来发挥其对MIRI的治疗作用,证实了铁中毒对MIRI的治疗价值。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开发强大线粒体探针的新策略,从而推进了MIRI的治疗。    

评估CBS的光学特性

CBS在低粘度甲醇中在约450 nm处出现吸收峰,在高粘度甘油中吸收强度略有增加。同样,随着甘油比例从0增加到99%,探针CBS在615 nm处的发射强度显著增加,显示出粘度敏感性。此外,探针CBS的最佳发射强度与介质粘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98,进一步证实了CBS的粘度响应特性。此外,在不同的酸性和碱性环境下记录探针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CBS的发射光谱几乎不受环境pH的影响。考虑到探针追踪生物过程的可行性,研究了探针CBS在甲醇和甘油中最佳发射波长下的信号光稳定性。输出信号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探针CBS的荧光强度在低粘度和高粘度体系中都保持稳定。    

CBS的双锁线粒体靶向能力

为了探索探针稳定标记线粒体的能力,CBS与市售的线粒体示踪剂绿色(MTG)在H9C2细胞中共孵育。如图所示,所有细胞都以黄色照亮,表明TRICT通道(CBS)和FITC通道(MTG)之间高度重叠。此外,红色和绿色通道中三个感兴趣区域(roi)穿过细胞的强度分布表明,探针CBS的空间分布与细胞内MTG的空间分布一致。此外,从六个独立的生物重复中量化出近似0.956的Pearson相关系数,进一步证实了探针对线粒体的高驱动和靶向能力。为了进一步验证双靶向策略对增强线粒体标记的积极作用,我们以广泛用于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理想荧光探针JC-1 (ΔΨm)作为对照。在正常情况下,JC-1在线粒体基质中形成聚集体,产生强大的红色荧光信号。相反,在不健康的线粒体中,膜电位减少或丢失,JC-1仅以单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导致绿色荧光信号。在本研究中,我们用CCCP(一种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的化学物质)处理H9C2细胞,导致JC-1从线粒体渗漏。此外,Pearson系数的降低进一步证实了膜电位损伤前后JC-1的定位差异。然而,在cccp处理的细胞中,探针CBS在荧光强度或信号定位方面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变化。为了确认结果,CellLight™线粒体-GFP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并且不受线粒体活性的影响,在cccp处理的细胞中分别与商用线粒体跟踪器红色(MTR)和CBS共孵育。线粒体- gfp和MTR的合并图像显示,一部分MTR存在于线粒体外,这表明一些MTR已经从线粒体中泄漏出来。相比之下,线粒体- gfp和CBS染色细胞的合并图像和3D表面图显示明显的黄色,Pearson相关系数为0.95,表明所提出的探针CBS可以承受膜电位的损失和探针逃逸。我们假设在探针CBS和线粒体之间存在其他非静电力,并将这种神秘的力归因于CBS和线粒体膜蛋白(MMPs)之间的相互作用。    

   

MIRI期间心肌细胞线粒体黏度的实时成像

我们采用先前报道的缺氧-葡萄糖-血清剥夺3.0 h,再灌注2.0 h的方法,在H9C2细胞中建立了MIRI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我们观察到处理后的细胞在缺氧后再充氧后,红色荧光强度显著增加。由于探针CBS对粘度敏感,对其他生物学相关物种没有显著反应,这表明线粒体粘度在MIRI过程中增加。此外,荧光成像统计数据进一步支持H/R后细胞内荧光强度增加的事实。除了这些观察外,我们还注意到缺氧和再氧化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如细胞收缩和完整形态的丧失。我们将这些现象归因于细胞内ROS的过量产生,ROS氧化脂质和蛋白质结构,最终导致细胞形态的改变。我们使用了mitoSOX红色荧光试剂,该试剂以其特异性靶向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而闻名。该试剂有效地经受线粒体内产生的超氧化物的氧化,在与核酸结合时产生明显的红色荧光。因此,荧光强度间接代表线粒体ROS水平。MIRI组细胞的红色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ROS产生过多。因此,H/R处理导致线粒体ROS水平显著增加。    

铁死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视化影响

MIRI是再灌注治疗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铁下垂与MIRI密切相关,研究铁下垂有助于了解MIRI的发病机制,并为开发相关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铁抑素-1 (ferl -1)是最有效的铁死亡抑制剂,已被用于治疗MIRI,与MIRI组相比,fe -1处理后细胞的红色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表明H/R过程引起的线粒体粘度增加有所缓解。同时,经fe -1处理后,细胞形态逐渐恢复完整。荧光统计和未配对t检验的结果也证实了fe -1处理后荧光下降,表明抑制铁下垂通路可以减轻缺氧/再氧合引起的细胞损伤。同时,使用MTT法评估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H/R后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约50%。然而,经Fer-1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恢复。为了进一步研究fer1对MIRI的治疗作用,我们使用MitoSOX监测fer1治疗前后细胞内ROS水平的变化,与MIRI模型组相比,fe -1治疗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降低。这些发现证实,抑制铁下垂可减轻H/R引起的细胞损伤,提示铁下垂有可能成为MIRI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假设fe -1处理MIRI可能会降低ROS水平,从而减少对细胞的氧化损伤。显然,铁下垂减轻MIRI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探索铁下垂治疗MIRI的分子机制有望为MIRI的预防提供新的见解。    

   

总结

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传统静电吸附靶向和探针-蛋白对接原理的线粒体双锁靶向策略。值得注意的是,CBS和线粒体膜蛋白(如OPA1和TOM40)之间存在多种弱相互作用,如pi-阳离子和pi-烷基,使我们能够动态监测和可视化H/R过程中线粒体粘度的变化。使用CBS,我们证明了用铁下垂抑制剂Fer-1处理的MIRI细胞表现出线粒体粘度和细胞活力降低。此外,我们确定了铁致氧化系统关键组分水平的变化,并提出了铁致氧化1减轻MIRI的潜在分子机制。本研究为线粒体的高度稳定和准确标记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策略,即使在潜在的线粒体膜损伤的情况下,这将推动线粒体损伤相关疾病的探索。    

参考文件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2537    


分子诊断试剂一站式解决方案


分子探针之声团队面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半)花菁,二氢吡咯氟硼,酞菁/卟啉,苯并噻二唑,罗丹明,荧光素,四苯乙烯,克酮酸,萘酰亚胺等可见/近红外(二区)荧光/光声,AIE,药物释放等荧光探针,并提供荧光染料溶液性质研究和细胞/活体的成像和治疗相关课题设计与外包服务。如有任何需要,请联系陈老师(微信号:18506228039)或关注卓欣雅科技公众号





分子探针之声建立了“分子探针科研交流群”,可以添加小编好友(微信号:18506228039,请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邀请入群。


若您自制的材料可以入驻Xprobe平台,添加小编为好友(微信号:18506228039,请备注:入驻Xprobe)。


分子探针之声
分享分子影像/诊疗领域全球最新前沿动态,面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分子探针/诊疗试剂及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