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秘史(21)| 万字长文:SAP 大中华区的前世今生!

文摘   文化   2024-10-09 21:05   德国  

白水简介:

  • 复旦大学本、硕、博(软件工程)

  • 首届䇹政学者:秦惠䇹-李政道基金会

  • 软件集成方案架构师
    供职于全球第一大企业管理软件公司

  • 曾荣获年度最佳ABAP培训师称号

  • 小说《白水边缘人》《流浪狗阿黄》

  • 住在德国海德堡……附近的农村……

  • 喜欢阅读、写作、骑自行车……,
    当然还有撸代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有条件的,请在文末点一个“在看”!


大家好,我是白水。

昨天,SAP 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的突然离职,再次把 SAP 大中华区,推上了风口浪尖!

* SAP 的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英文为 GC - Greater China


前期回顾:走近SAP(131)| 突发!SAP 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离职!


这篇文章花了很长的时间,熬夜翻译、校对及排版,极其不易!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谢谢!

消息称,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SAP 大中华区将与 SAP 亚太日本区(APJ - Asia Pacific & Japan)合并,组建成为一个一流的"亚太"(APAC - Asia PACific)区域。

在 SAP 大中华区即将消失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历史的面纱,回顾 SAP 大中华区的前世今生……

声明:本文所有信息和数据,全部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仅代表本公众号的个人意见,与SAP公司的立场无关!


引言
SAP 于 1995 年正式进入中国,当时中国正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康庄大道上。
当时,想要在中国设立一家有竞争力的子公司,需要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务实精神。

开辟新天地
大卫·伯格(David Burger知道如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94 年,SAP 中国办事处的首任总经理,身着休闲服和旱冰鞋,来到北京的新办公室。

刘雅钊笑着说:“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旱冰鞋在中国并不是一种流行的出行方式……” 

刘雅钊是 SAP 在中国招聘的 10 名员工中的第一位,当时 SAP(北京)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还未正式成立。

刘雅钊从 1994 年加入 SAP,已经在 SAP 工作了 30 年。
目前他仍然是 SAP 中国、韩国、越南的信息技术总监(IT Director)。 
https://www.linkedin.com/in/yazhao%E5%88%98%E9%9B%85%E9%92%8A-liu-6857115/

刘雅钊的经理——大卫·伯格来自澳大利亚,他不仅对员工很随和,还采取了轻松务实的方式,这为 SAP 进入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
在接下来的 25 年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复苏,并成为世界强国。

“那是一段令人着迷的时光。这是 SAP 未知的领域,也是一个独特的机会。”

1998 年员工合影


SAP 知道如何把握这个机会:
如今,SAP 在中国 12 个城市的 14 个办公地点,拥有 6,000 多名员工;
SAP 在大中华区,拥有约 16,000 家企业客户。
大卫·伯格回忆道:“我们觉得这将会成为一件大事,但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它会如此迅速地发展,会发展到如此的规模。”

毕竟,当时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中国的技术基础设施也处于起步阶段。
刘雅钊回忆道:“当 SAP 于 1994 年在中国设立第一家办事处的时候,很难找到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 IT 所需的电缆;高性能的服务器也同样难以找到。”

大卫·伯格说:“我们拼命地工作,每周工作 120 个小时,但这是值得的。”

* 每周 120 个小时?按 7 天算,每天也工作 17 个小时了;按 5 天算,每天工作 24 小时?应该是轮班吧!


他的员工不仅非常的敬业,而且对他还非常的信任——尤其是在子公司开业几个月后,有传言称 SAP 已经付不起他们的工资了。
刘雅钊回忆说:“我们当时很担心,但大卫打电话给我们说,如果需要的话,他会带着现金来北京。

“我们当时就知道,他是一位认真对待自己职责的经理。”

SAP 中国 10 周年庆,照片左手边身穿蓝色衬衣的大块头就是刘雅钊


起步
大卫·伯格第一次接触 SAP 是在 1987 年,当时他在安达信咨询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工作。
大卫·伯格解释道:“当时我们参加了一个联合项目:10 名安达信员工前往 SAP 总部沃尔多夫,与 SAP 合作推动其国际化进程。”
“SAP 的创始人和执行董事会成员培训了我们,不久之后,我就被安达信借调到 SAP。” 

大卫·伯格去了澳大利亚和亚洲,为那里的第一批客户实施 SAP R/2。实施项目从马来西亚邮政服务公司开始,这个项目是在 1990 年 4 月份签订的合同。
1991 年回到欧洲后,大卫·伯格辞去了安达信的工作,并于同年 8 月被 SAP 聘用,加入了当时称为“RX”的部门,该部门致力于跨模块集成,后来成为国际咨询部门。

SAP 与宝洁公司和澳大利亚电信公司合作的大型项目,让大卫·伯格来到香港,他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1992 年,SAP 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
大卫·伯格回忆道:“SAP 在当地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但员工们有些缺乏方向感。”

因此,他与当时担任国际咨询主管的卢茨·克特纳(Lutz Kettner进行了交谈。后来卢茨·克特纳负责亚洲业务,并获得了迁往香港的许可。
大卫·伯格继续说:“卢茨·克特纳对我说:‘好主意,去吧:我被赋予了很大的自由,并负责香港的运营。
“最重要的是,我鼓励同事接触更大的客户,因此,在 SAP 总部的支持下,我们在市场上变得更加的积极。”

不久之后,第一批成功就滚滚而来:
九广铁路公司 (KCRC)、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 (OOCL) 、香港的其他几家公司、以及一些跨国公司的当地办事处,很快就成为了 SAP 的客户。

该团队需要德国的支持来实施该软件。

大卫·伯格回忆道:“当时,亚洲很少有人拥有 R/2 的经验……”

穿着旱冰鞋的大卫·伯格


早期进展

与此同时,SAP 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其合作伙伴西门子公司拥有 SAP 软件的全球销售许可。在西门子的帮助下,SAP 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西门子这家德国电气技术公司,自 1872 年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
1985 年,西门子与中国达成协议,通过多家合资企业广泛分享技术和知识。

在与北京中国规划部门合作的一个项目中,一名年轻的德国西门子员工于 1985 年春天访问了中国大陆和香港。
1989 年底,这位员工——克劳斯·齐默(Klaus Zimmer回到了中国大陆,这次是去上海。

克劳斯·齐默回忆道:“1989 年,西门子派我到上海去,组建华东和华南地区的电信部门。
“当时上海机床厂正在执行一个世界银行的项目,旨在改善其物流和生产计划运作。”
在寻找合适的软件时,他偶然发现了 SAP R/2。几周后,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在香港半岛酒店会见了 SAP 国际总经理汉斯·施莱格尔(Hans Schlegel)。

SAP 销售员工鲁迪·范德胡文(Rudy van der Hoeven)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他曾与 SAP 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首批客户合作过。
这次,西门子赢得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世界银行交易。

克劳斯·齐默说:“销售许可意味着,SAP 获得了一百万德国马克。”
上海机床厂就这样成为了 SAP 在中国的首家客户!

当时,西门子-利多富公司(Siemens-Nixdorf)与中国政府合作,为中国 18 所大学提供了大型计算机。
克劳斯·齐默说:“1992 年,我去了上海同济大学,借了他们的西门子计算机,并在它上面安装了 SAP R/2……”

随后进行了第一次 R/2 培训,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让以英语进行的培训和 SAP 术语易于中国操作人员理解。”
“因此,我们在英文交易代码中添加了中文描述,并为操作人员创建了一本基本手册。然后他们就知道英文术语在中文中是什么意思,因此能够更方便地使用该系统。”

克劳斯·齐默记得 SAP 软件的反馈非常积极。他当时的想法是:“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一个中文系统,我们可以取得什么成就。”
在克劳斯·齐默与鲁迪·范德胡文跟 SAP 亚洲业务前负责人亨克·韦尔库(Henk Verkou的一次谈话中,他们一致认为:“当 SAP 进入中国时,他们打电话告诉的第一个人,一定是克劳斯·齐默。”

但克劳斯·齐默直到 1997 年才加入 SAP 中国。

克劳斯·齐默于 90 年代在中国开办 SAP 培训课程


台湾的初步成功
当 SAP 开始吸引中国大陆公司的关注时,大卫·伯格和他在香港的团队,将重点转向台湾:“那里的企业,认识到了软件的价值。”
在台湾,许多经理都曾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英语使用范围更广,公司面向西方市场。
大卫·伯格回忆说:“我们经常在那里遇到甲骨文(Oracle,并尽最大努力让他们的事情变得更加困难……”

“当时 SAP 还鲜为人知,但当第一家芯片制造商安装 SAP 时,其行业竞争对手很快就跟进了。” 当时的气氛有点儿像西部荒野。
大卫·伯格说:“第一批软件协议很快就签署了。一切都非常务实和有条不紊,双方非常信任,没有太多的拘谨。”

大卫·伯格每月飞回 SAP 总部瓦尔多夫一次,参加一些执行董事会会议,并与商务总监迪特尔·马西斯(Dieter Matheis讨论财务问题。
大卫·伯格说:“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们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几乎不值一提,与日本和美国的业务相比,这算不了什么。”

SAP 启动中国项目
但慢慢地,SAP 执行董事会开始相信情况不会一直如此。

彼得·曾克(Peter Zencke于 1993 年被任命为 SAP 执行董事会成员,他的职责之一就是发展亚太地区的业务。


图源:www.wikipedia.org

1994 年初,在 SAP 创始人之一克劳斯·奇拉(Klaus Tschira)的支持下,他启动了中国项目(China Project),将 SAP 为征服该地区市场而开展的所有活动整合在一起。
1994 年 10 月,SAP 在中国三座城市——北京、上海和天津——巡回介绍自己和产品。
这些介绍吸引了来自工业、贸易和行政部门的大约 1,000 名感兴趣的人士。

SAP计算机软件 R/3系统展示会

彼得·曾克负责安排此次访问的相关事宜:“SAP 需要立即参与进来,为与中国企业、政府和经济官员建立长期信任关系,奠定基础。”
但他又提醒道:“SAP 必须小心,不要在中资市场行动过快,否则我们将回到原点。”

嘉宾名单上有 SAP 驻华合作伙伴的员工、中央政府的政界人士以及来自各个城市的公司代表。
SAP 借助两位外部顾问的专业知识,确保接触到合适的人员和机构,避免文化上的失礼。

中国出生的陈新祥(音译)和德国汉学教授——齐格弗里德·恩格勒特(Siegfried Englert)从一开始就为 SAP 的小团队提供了重要支持。

他们与大学和国家部委都有联系,帮助寻找合适的办公空间,并协助处理从日常运营和翻译、到人力资源等各种事务。


彼得·曾克向政府官员介绍 SAP


迁至清华大学
1994 年,当大卫·伯格招聘了第一批员工之后,SAP 于同年 10 月在北京燕莎中心开设了办事处,以建立业务并接听电话。
员工们搬进了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的两个房间。但团队很快就超出了这个空间,几个月后,他们在清华大学校园边缘的双清路找到了更合适的办公室。

刘雅钊回忆道:“我们的办公室位于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中,后面的大楼里有一间培训室和一间客厅,供那些住得较远的同事使用。”
大卫·伯格说:“但我们首先必须翻修大楼,如果我们工作时间较长,有时我们就睡在那里……”
起初这里没有暖气,1995 年的第一个冬天,员工们都盼着休息,这样他们就能喝杯茶或热汤来暖暖手。

那么,当时北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大卫·伯格说:“我觉得很地道。”
“当时,城里很少有西方人,几乎没有西餐厅。通往机场的道路才刚刚铺上柏油,但一路都尘土飞扬、肮脏不堪。”

大卫·伯格早期住在北京假日酒店(Holiday Inn)。
他说:“反正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飞机上度过……”

那时,SAP 香港董事总经理”不再是他名片上唯一的头衔,还有“SAP 中国董事总经理”——后来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这就是在中国做生意的必要条件。”

大卫·伯格和他的团队与跨国公司、及合资企业的中国子公司,签订了一份份的合同,其中包括:大众、巴斯夫、麦德龙、西门子、汉高、三星、三菱电机、以及力晶半导体(Powerchip Semiconductor)。
大卫·伯格回忆说,上海三菱电梯是该团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第一个客户。
“赢得客户并向他们出售完整的 R/3 许可证,是我们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首个中文版本
从 1993 年开始,SAP 推出了越来越多国家和语言版本的新客户端/服务器软件——SAP R/3。中文版本也应运而生。
刘雅钊回忆起他和同事们在第一年就将 R/3 财务模块从英文翻译成了简体中文。
他们在中国项目(China Project)的大项目下,与沃尔多夫和日本的本地化团队密切合作。
彼得·曾克回忆道:“SAP 在 R/3 日文版上的经验,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毕竟,中文版也是基于双字节系统架构的文字……”

SAP 日本总经理萨姆·中根(Sam Nakane和美国出生的汤姆·舍克(Tom Shirk为中国同事们提供了很多的支持。
汤姆·舍克从 1994 年 3 月起管理东京的一个开发中心,并在那里不断改进 R/3 日文版。

大卫·伯格回忆道:萨姆·中根汤姆·舍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支持我们进行系统本地化,还帮助我们在中国建立了整个业务。”

1995 年春,第一批 R/3 模块的中文版翻译工作完了。一年之后,一个完全本地化的版本问世,尽管当时还有一些小的瑕疵。

1995 年员工合影,站在中间的是齐格弗里德·恩格勒特,是他向 SAP 建议在中国建立分公司

瓦尔多夫的中国风情
就在那时,另一位来自德国的中国迷出现了:克拉斯·诺伊曼(Clas Neumann)。
这位来自路德维希港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他曾师从西格弗里德·恩格勒特教授),在中国待了 18 个月之后,于 1995 年回到德国,并申请了 SAP 的实习职位。
“他们认为我能做出贡献,并给了我加入中国项目的机会。”

不久之后,SAP 聘请他加入当时的国际开发团队,并让他进一步负责开发 R/3 的中文版。
克拉斯·诺伊曼回忆道:“当时的想法是,把我们的编程语言 ABAP 教给我这样已经会说中文的人,比教 ABAP 开发人员中文更容易。”

“这让我负责确保解决方案符合中国的要求。重点是现金流量表,最重要的是中国当年推出的新增值税。”


图源:www.chinadaily.com.cn
目前,
克拉斯是 SAP 全球研究院网络的负责人

成长的基础
克拉斯·诺伊曼于 1995 年夏天回到北京,继续发展他作为中国和德国之间纽带的角色。但他仍然需要让沃尔多夫的开发人员支持他。
“当时,SAP 在全球拥有大约 6,000 家客户。当我向开发人员提出中国的需求时,他们会看着我问:‘你现在在那里有多少客户?三四个?”
’因此,我开始将一些中国元素随身带着——不仅仅是软件需求,还包括来自中国的丝巾。”

克拉斯·诺伊曼亲自编写了,R/3 与中国法规相关的本地化的第一行代码。
从那时起,他就与 SAP 开发部门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为后来在上海建立开发中心,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1995 年 11 月 2 日,SAP(北京)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成立。

渐渐地,SAP 拥有了在中国建立成功业务所需的一切:员工、办公室、以及第一批客户。
但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澄清,大卫·伯格说:“我们必须想办法建立销售和咨询部门,如何提供支持,如何培训客户,如何与已经在中国的国际公司打交道……
“同时还要学习,如何在一个以前从未听说过 SAP 的国家,建立起 SAP 的品牌。”

还有另一个挑战。正如克拉斯·诺伊曼所解释的那样:“当时,软件和收取许可费的概念并不十分普遍。
“许多中国公司觉得必须为知识产权付费很奇怪;毕竟,交付给他们的光盘 CD 只需花费几美分。”

大卫·伯格认为 SAP 当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小。
“我们主要关注自己、产品开发和团队建设,但我想确保我们有一个能够建立持久成功的基础。”
大卫·伯格的辛勤工作,并未带来任何回报——他于 1996 年夏天离开了 SAP。

“我很早就被赋予了负责一个地区的责任,但我觉得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为了成为一名更出色的经理,我想与比我更优秀、更有经验的人一起工作。”
因此,他决定跳槽到 IBM,负责其在亚洲的 ERP 业务。

大卫·伯格和他的小团队,早已为 SAP 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卫·伯格,目前是 Jobilla 公司的 COO
https://www.linkedin.com/in/david-burger-b1096/


大卫·伯格离开几个月后,克劳斯·齐默(Klaus Zimmer)加入 SAP 中国,担任新任总经理。
在他的领导下,SAP 在中国开辟了软件市场,使软件在中国的价值与西方不相上下。
SAP 在中国的业务开始真正获得发展势头,上海成为公司重要的发展地点。

1997 年 1 月,当克劳斯·齐默走进北京的一家酒店房间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只有 7 名记者在等着听他讲话。
克劳斯·齐默几天前刚从西门子离职,加入了 SAP,这是他首次代表 SAP 公开露面。

他回忆道:“我原本计划和他们谈谈 ERP 软件,但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

1999 年,克劳斯·齐默、彼得·曾克、克拉斯·诺伊曼


SAP 软件进入大学
克劳斯·齐默担任新职务时,他遇到了一个几乎不存在的软件市场。
当时中国的公司更愿意购买新机器而不是软件;全球咨询公司不愿意在中国投资;而 SAP 在沃尔多夫的领导团队才刚刚开始慢慢将中国视为商机。
克劳斯·齐默说:“当时,软件和服务在中国毫无价值,而且我们还面临着其他一些挑战。”

在 SAP 执行董事会成员彼得·曾克的倡议下、以及在非常支持中国业务的 SAP 联合创始人克劳斯·奇拉(Klaus Tschira)的支持下,克劳斯·齐默作为西门子公司的代表,于 1996 年 5 月宣布两家公司在上海成立一家基金会,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两家公司分别投资 1000 万德国马克,为 10 个数据中心配备了 SAP R/3 软件、和西门子的硬件。

克拉斯·诺伊曼曾是彼得·曾克的助手,后来他成为该基金会的董事。
他回忆说,当时的想法是:通过这些数据中心,加强商业和经济学教学,将 SAP 专业知识引入中国的大学,并将 SAP 培训教材纳入相关课程。
从那时起,基金会定期邀请中国的讲师们,到 SAP 总部沃尔多夫的国际培训中心,将他们培养成真正的 SAP 专家。

为了纪念 1996 年 11 月德国联邦总统罗曼·赫尔佐格(Roman Herzog)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基金会在杭州浙江大学开设了一个新的培训中心。
克劳斯·齐默回忆道:“当时我跟克劳斯·奇拉、以及彼得·曾克,达成了加入 SAP 的协议。”

但这并不是他们之间唯一的协议:
克劳斯·齐默说:“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他们给我至少三年的时间,来开拓市场并实现盈利……”

主管 SAP 商业发展的经理——迪特·马蒂斯 (Dieter Matheis) 为其他地区提供的启动资金,让他们在几个月内就能开始运营,但这笔资金在中国这里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是因为中国的第一批客户是跨国公司,如麦德龙和巴斯夫,他们通过全球合同支付软件费用,这意味着 SAP 的当地子公司得不到这笔收入。

克劳斯·齐默说:此外,SAP 的一些人,仍然相信软件会自行销售,我们不需要销售或营销……”

“但在中国,没有人知道 SAP 是谁。”

确实是这样,我当年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读书的时候,我们只知道 IBM、微软、英特尔、惠普、甲骨文这些美国公司,却从来没听说过 SAP ……


事实上,当我在 2004 年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都还没听说过 SAP,都是一位好朋友的介绍,我才向 SAP 投了简历……


设立 SAP 中国研究院
SAP 在中国的软件开发机构始于 1995 年,当时有一个团队负责本地化 SAP R/3。
从 1997 年开始,SAP 位于北京和上海的 SAP 中国开发中心的软件工程师们,专门为当地市场开发了人力资源等功能。

克劳斯·齐默说:“1998 年底,我与当时在中国的彼得·曾克,讨论了为我们的第一批客户本地化软件的问题,他对 R/3 产品组合无法满足某些本地需求感到非常失望……”
“然后他给了我 13 人的名额,作为第二年的预算。因此,我们在 1999 年雇用了 13 人来扩充自 1995 年成立的本地化团队。”

越来越多的项目涌入他们的团队,他们开始致力于 SAP 战略企业管理和 SAP 校园管理等解决方案的功能。
20 世纪 90 年代末,SAP 开始在印度寻找人才;但到了 21 世纪初,SAP 管理层也开始关注中国。
为了利用快速增长的高技能 IT 专家资源,执行董事会成员彼得·曾克在北京设立了协同业务解决方案中心(Collaborative Business Solutions Center)。

该中心于 2003 年 11 月 20 日更名为 SAP 中国研究院(SAP  Labs China)。
这是 SAP 在沃尔多夫以外的第九个开发中心,由彼得·曾克正式启用。

芮祥麟(Shang-Ling Jui是 SAP 中国研究院的负责人,研究院最初位于上海御花园酒店(Royal Court Hotel Shanghai)。

一开始,SAP 中国研究院拥有约 50 名开发人员,但很快就迅速发展到 120 名。他们一开始,主要开发 SAP 中端市场解决方案。

芮祥麟等五名高管,在 2012 年 3 月份的某一天,因为内部审计问题,被要求马上(immediately)离开公司。

他们是:
  • SAP 中国研究院总裁芮祥麟
  • SAP 全球高级副总裁周越亭
  • SAP 中国研究院副总裁王华
  • SAP 全球高级副总裁罗伯特-维曼(Robert Viehmann)
  • SAP 按需随选解决方案及云服务全球副总裁王天扬

消息来源:https://m.yicai.com/news/1576347.html


2004 年 11 月 25 日,SAP 签署了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建造新办公场所的合同。
2006 年大楼竣工后,SAP 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全都搬进了新的大楼。

如今,SAP 中国研究院,在中国各地拥有 3,000 多名员工。张江高科技园区的 SAP 研究院仍然是其中最大的。

详情见:走近SAP(03) | SAP在中国大陆,有几家分公司及研究院?
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 SAP 中国研究院

前景光明,竞争激烈
1997 年,SAP 在日本的收入已达到约 3.8 亿德国马克;据克劳斯·齐默称,在香港的收入约为 400 万德国马克。
那么中国大陆呢?它未能实现预算中 100 万德国马克的收入目标。

克劳斯·齐默解释道:“我们在一个只对硬件感兴趣、擅长复制的国家中,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就在我们刚刚起步时,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出现了……” 

那个竞争对手就是甲骨文(Oracle

关于 SAP 与 甲骨文的风风雨雨,请参见:走近SAP(60)| 甲骨文:曾经的小甜甜,为啥变成了牛夫人?

克劳斯·齐默估计,甲骨文当时已经占据了中国约 90% 的数据库市场;然后,它还开始销售软件应用程序。
由于没有营销预算,克劳斯·齐默只能依靠自己的人脉。
“我的一个好朋友在微软工作,当他与客户见面时,他就会把客户介绍给我。
“如果客户在微软上花钱,他们可能也会对企业应用程序感兴趣。”

克劳斯·齐默知道眼见为实:SAP 在中国需要参考客户(Reference Customer)。
因此,他提出了基于灯塔客户(Lighthouse)的战略,并很快在新加坡和沃尔多夫被称为“灯塔守护者”。

例如,他专注于高科技公司,比如联想,这些公司渴望不要落后于自己的竞争对手。
当联想看到惠普使用 SAP 管理其物流时,它决定在 1998 年底自行实施 SAP。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寻求国际影响力,他们开始向联想看齐,并效仿其树立的榜样。

更多灯塔涌现
同样,SAP 子公司利用其灯塔客户中石化,将许多其他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纳入囊中。
克劳斯·齐默认识到钢铁和金属行业的战略重要性,他与北京的一家研究所合作,并由 SAP 出资,将钢铁行业的员工带到德国的克虏伯和蒂森公司参观。

很快,该行业的第一个 R/3 项目,就在郑州的河南钢铁公司实施了。
克劳斯·齐默回忆道:“在 18 个之月内,我们在金属行业拥有了 20 个客户……”

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沙易(音译),于 1997 年 4 月 1 日加入 SAP 北京,担任软件实施顾问。
他回忆道:“我们的灯塔客户,对他们的竞争对手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我们的主要挑战是,在中国公司建立 ERP 软件的概念,并让他们相信我们的软件,可以满足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他们越来越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 SAP 正在努力本地化其软件,灯塔客户也感到十分的满意。
SAP 系统架构的优势在这里也很明显。
“SAP 的软件,比美国竞争对手的软件更好,而且更容易本地化,因为 SAP 起源于欧洲中心。
“能够根据当地法律和语言调整其解决方案,是 SAP 产品基因的一部分。”

克拉斯·诺伊曼解释道:“我们还受益于日本同事在这里的经验,因为他们的 R/3 版本也是基于双字节的用户界面。”
因此,尽管甲骨文这家美国公司的知名度更高、财务状况更强劲,SAP 仍能与它抗衡。
克劳斯·齐默回忆道:“但甲骨文的软件不如 SAP 的成熟,我们的客户对 R/3 的评价,比甲骨文的客户对其软件的评价要热情得多。”

业务起飞
克劳斯·齐默和他的团队从一个公司到另一个公司,从一个主管部门到另一个主管部门。
当时,克拉斯·诺伊曼在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事务上,协助并支持 SAP 执行董事会成员彼得·曾克
克拉斯·诺伊曼回忆道:“我经常跟彼得·曾克一起访问中国,我们会花几个小时与政府官员和市长们打交道,招揽生意……”

他帮助克劳斯·齐默在德国建立了一个关系网,并安排他访问SAP 总部沃尔多夫。
在那里他们会见了 IBM、惠普、西门子-尼克斯多夫、以及其他硬件制造商的合作伙伴经理们,以制定中国市场的联合计划。

虽然专门从事硬件和软件的公司,正在逐渐增加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但咨询和服务合作伙伴,仍然明显有所退缩。
克劳斯·齐默解释道:“他们中的大多数,当时还不愿意在中国投资……”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服务团队,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自己实施了大约 80% 的软件。”

到 1999 年,SAP 在大中华区的客户已经超过 110 家,其中包括越来越多的本地客户。
比如总部位于天津的食品饮料龙头企业——康师傅(Mr. Kon)、和著名的航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

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软件业务真正开始腾飞。
那一年,SAP 首次在中国实现盈利。
“SAP 现在是客户的首选,而他们认为甲骨文是第二好的选择……”

根据市场情报公司 IDC 的数据,2003 年 5 月,SAP 在中国 ERP 市场的份额为 28.7%,而甲骨文的份额为 10%。
SAP 随后建立了销售渠道,最初由 12 个合作伙伴和 3 个分销商组成,销售专为中小企业设计的解决方案 SAP Business One。

能源等其他行业的灯塔客户,也开始采用 SAP 的 ERP 产品。
克劳斯·齐默回忆道:“这是一种连锁反应,慢慢地扩大;然后从 2002、2003 年开始,真正发展成为一股浪潮……”

走向主流
克劳斯·齐默十分高兴地顺应了这股浪潮。
他用中文向客户进行演讲,并耐心而恭敬地向记者解释为什么中国企业应该采用 ERP 软件。
“ERP 和 SAP,开始走向主流,我成了 ERP 的代言人。”

他开始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台上;当一家商业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 SAP 的文章时,他们把克劳斯·齐默放在了封面上——并在城市每个地铁站的广告牌上宣传该杂志。
所有这些宣传,都让克劳斯·齐默和 SAP,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

通过德国驻北京大使馆,克劳斯·齐默加深了 SAP 与两国政府之间的联系。


克劳斯·齐默——ERP 代言人


克劳斯·齐默还与中国政府官员举行了多次会议,建议他们更加重视软件。
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中国政府开始推广信息技术(即 ERP);投资大学计算机课程;并向希望安装商业软件以提高效率的公司提供贷款。

然而,说服公司在软件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仍然是一项挑战。
克劳斯·齐默说:“中国客户要求很高,许多人希望服务成为交易的一部分。

“对于 ERP 软件也需要后期维护这个问题,很难说服他们。”

2004 年,增强与客户的关系(克劳斯·齐默


独特的团队精神
通过表现出极大的毅力,SAP 团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业务,一个客户一个客户地发展起来。
到 2003 年,团队雇用了首批 50 名开发人员,到 2004 年,中国的员工总数已达 500 人,他们几乎都是从本地招聘的。

从一开始,克劳斯·齐默就从中国聘请员工,而 SAP 的竞争对手则从中国聘请经理。
克劳斯·齐默说:“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团队,有着独特的精神。”

沙易(音译)说:“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利用 ERP 软件和最先进的业务流程,帮助中国公司变得更高效、更强大……”

他目前仍是 SAP 从事售前工作的顾问。

根据领英(LinkedIn)显示的信息,沙易在 SAP 工作已经快 28 年了,目前的职位是:高级方案架构师(Senior Solution Architect)

https://www.linkedin.com/in/yi-sha-46394577/

沙易说,任务完成了:“SAP 的现代业务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实践,使 IT 成为中国公司的必备品。” 

胡茜茜(音译,英文名 Cicy Hu)于 1996 年 7 月加入 SAP,现为高级财务专家,她补充道:“SAP 的软件,改变了中国公司的工作方式和管理策略。”


1998 年,SAP 中国的财务专家:胡茜茜(右边站着)、陈米歇尔(Michelle Chen),以及财务经理张才耀(音译,坐在前面)

沙易和胡茜茜都为帮助 SAP 在中国打响名号而感到自豪。

胡茜茜说:“即使在今天,每当我看到自己销售的 SAP 软件,在客户那里上线时,我都是最开心的人……”

胡茜茜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财务专业

https://www.linkedin.com/in/cicy-hu-bba45648/

1997 年合影,胡茜茜戴着帽子


尊重和自由发挥
当客户开始使用 SAP 软件时,他的员工所感受到的积极性,是 克劳斯·齐默始终可以信赖的。
“我们的团队更优秀,我拥有一支出色的核心团队,已经工作了 10 多年,而其他人则在那段时间里,经历了四五个不同的管理团队。

“我们一起取得了这些成就。
“我们一起精心打造业务,一起度过艰难时期,一起庆祝成功。”
“这需要相互尊重和信任。
“这种稳定性和韧性,也使市场保持稳定。”


克劳斯·齐默曾担任 SAP 北亚区总裁,负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业务,他很欣赏这种自由发挥的感觉。
不过,他希望公司总部能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早期。

“我来自西门子,很惊讶公司基本上把所有的事情都托付给我管理。
“虽然我需要向总部报告一些数字,但除此之外,我可以自由发挥。”
克劳斯·齐默表示,这种情况在 2000 年代中期发生了变化,当时 SAP 总部与大多数公司的总部一样,开始对其国际子公司产生更密切的兴趣。

在 2008 年离开 SAP 之前,克劳斯·齐默建议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孔翰宁博士 (Henning Kagermann) 投资中国公司,以便更轻松地进入中国的公共部门。
2011 年,克劳斯·齐默加入了中国软件工程和 IT 服务提供商——东软集团,现在是该公司的董事之一。

2007 年,也就是齐默尔在 SAP 任职的最后一年,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利润只有几千万欧元。
中国现在有了 ERP 解决方案市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 SAP 软件,这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

当克劳斯·齐默举行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时,SAP 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知名品牌。

与 10 年前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不同,当时到场的记者不是 7 名,而是 200 名。

2005 年,克劳斯·齐默荣获中国商业奖


写在最后

当克劳斯·齐默于 2007 年离开 SAP 之后,SAP 大中华区共换了三任总裁:

2007 年,李文俐上任。

2008 年 1 月 9 日,上任仅 8 个月的李文俐从 SAP 大中华区总裁兼 CEO 的位置上离开。


随后,该职位由 SAP 北亚区总裁兼 CEO 纪秉盟(Mark Gibbs)代理。

自 2013 年 10 月起,他开始全面负责 SAP 大中华区的业务,升任 SAP 大中华区总裁

2022 年 8 月,纪秉盟离开 SAP。


2021 年 8 月 1 日:黄陈宏博士加入 SAP,担任 SAP 大中华区总裁职务;此前他在戴尔任职。

2024 年 10 月 8 日:SAP 宣布黄陈宏博士决定离开 SAP,即日起将不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


2025 年 1 月 1 日,SAP 大中华区不复存在!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吧。
如果觉得还行,请随便给一个在看、评论、点赞、或者转发;
如果坚持全部都给,我也不会介意!

参考资料:
[1] Gerd Meissner: SAP-Inside the Secret Software Power
[2] Gerd Meissner: SAP-die heimliche Software-Macht
[3] 50 years - The Story, Impact, and Future of SAP

泊岸边缘人
关于过往的一些故事!白水,复旦大学本、硕、博。软件集成方案架构师,供职于全球第一大企业管理软件公司。现居于德国海德堡……附近的农村……;喜欢阅读、写作、骑自行车,当然还有撸代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