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丰巢赴港IPO的消息,引发了不少网友对“拖延症”的热议。其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5个月,丰巢对储存在柜中共约16.15亿个包裹收取畅存费。据估算,按照“18小时内免费,超时0.5元/12小时,3元封顶”中的最低收费标准,短短3年多,丰巢对滞留包裹收取的畅存费超过8亿元。丰巢快递柜收取滞留金,一度引发争议对此,有网友感慨,“丰巢能上市,得感谢我们庞大的拖延症群体”“作为一名拖延症晚期患者,居然有幸参与几个亿的大项目”“没想到,取快递一拖再拖的习惯,成就了一家公司”……“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一谈到拖延症,很多人都有“心得体会”。社交平台上,对拖延症的分享、吐槽、剖析五花八门,还形成了数量惊人的“拖延症候群自律戒拖所”“拖延症自救自律小组”等。我们口中的拖延症并不是医学或心理学上认证的一种疾病,它的准确名称是“拖延行为”,即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也就是一种“明明知道要做什么但就是不去做”的状态。拖延很常见。国内一项调查发现,有86%的员工承认存在拖延的情况,70%的员工觉得自己经常拖延;另一项国内研究也发现,75%的大学生都存在学业拖延的情况。具体来看,拖延症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还有时间”,期限式拖延。主要表现为,人们在接到某项任务后,觉得离截止时间还远,于是本着“能拖就拖”的原则迟迟不行动,直到“火烧眉毛”“迫在眉睫”,才不得不手忙脚乱地开始。比如,周末定好上午10点出门,却在床上懒到9点55分才咬牙爬起来,急三火四地穿衣洗漱;原本有一周时间准备汇报材料,却硬生生拖到最后一天晚上才动手……难怪网友们说,“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诱惑多多”,分心式拖延。面对各项任务,有些人可能下手不晚,但奈何效率不高。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导致精力注意力分散,原本一天就能完成的事愣是拖拖拉拉干了一周。比如,临近考试,本想在图书馆好好复习,可刚坐下一会儿就忍不住打开手机游戏,结果“学习5分钟,游戏俩小时”;晚上早早上床酝酿睡觉,却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刷短视频刷到深夜……总之,对拖延症“病友”来说,分心的理由五花八门,抵挡不住的诱惑实在太多,无论预先留出的时间有多充裕,最后总免不了“哭着”赶进度。“自我否认”,设障碍式拖延。有的人面对目标任务时,总会不断地给自己找各种理由,设置重重障碍,拖延进程,甚至破坏“行动”。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自媒体作者说,自己写稿时,经常会因为想不出一个好开头而卡顿,“心里设立了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希望可以一次性做好,但等到下笔的时候怎么都觉得不好,于是屡屡推翻自己的设想,导致稿子一拖再拖”。有人认为,拖延症就是因为懒,不够自律,不懂“时间管理”……其实,这些都是表象。拖延症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拖延症最主要的成因是“恐惧”。心理学家认为,在众多情绪之中,人类对恐惧的反应格外迅猛,大脑会在瞬间收到强烈信号,并留下深刻记忆。为了对付恐惧,人类逐渐发展出一系列防卫机制,而拖延就是有效的应对策略之一。有些对自我要求较高的人面对一项工作任务时,担心干不好会成为自己能力不足的证据,便感到压力、焦虑,于是用拖延来暂时逃避对失败的恐惧感。就算最后表现不好,他们也能以“做不好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时间不够”为借口自我安慰。拖延症可能成为一种习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行为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一定是因为它带来了某些好处。而如果这种行为机制不断得到反馈、产生强化,就会养成习惯。所谓“拖延症晚期”“习惯性拖延”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之前的拖延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因为将任务推迟后降低了心理不愉快的程度,即触发了大脑的“奖赏机制”,往往会不断加重对拖延的依赖,陷入“恐惧-拖延-痛苦减轻-拖延生效”的怪圈。拖延症虽不是心理疾病,但危害不小——“有些机会拖着拖着就没了,有些关系拖着拖着就断了”“拖延最大的坏处不是耽误,而是使自己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人人都会恐惧,我们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这无需刻意回避,也没必要过分焦虑。“我们都有拖延症”“拖延症晚期还能救吗”……在社交平台上,拖延症“患者”似乎随处可见,也成了年轻人口中的网络热梗。
其实,大多数人痛恨的拖延症,只存在于自律层面。很多拖延行为本身没有造成任何明确的损失,只是影响到了自己的主观情绪。人们用玩梗的方式,一面对自己的“拖延”表达焦虑、自责、愧疚,一面用自我调侃来减压。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会心一笑”就行,没必要“对号入座”,成为“病友”,不经意间加重焦虑情绪。
拖延症可能起因于一些心理疾病,那就要认真对待,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如果只是拖延症本身,最好通过自我提升来“治疗”。读者在书店内阅读 图源:新华社寻求“一臂之力”。战胜拖延、克服“恐惧”,这种改变需要一些力量来推动。比如,诱惑力。当你按时甚至提前完成一项任务后,可以得到及时而足够的正向反馈,行动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去看一场脱口秀、吃一顿自助餐、买条一直不舍得买的裙子……不妨给自己多些小奖励,驱使自己行动更高效。比如,监督力。拖延是一个人缺乏时间意识的表现,借助外部约束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行为。近几年,电商平台上“自律监督员”的服务备受追捧,提醒学习打卡、健身减肥……在他们严格督促下,人们能够更好地按照既定节奏行事,完成目标任务。摔碎“任务罐子”。当你觉得一项任务过于庞杂、繁重、难解的时候,要学会化整为零,把任务碎片化、具体化,分配好内容、顺序,然后各个击破。比如,拆解数量。计划一年读10本书,可以把目标分割成每天或每周读多少页,并通过打卡记录等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当一个个相对简单的小目标被拿下时,内心的成就感会促使人们继续前进。比如,拆解细节。光立下健身的Flag还不够,因为目标太笼统,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如果将目标具体到每天跑多少米,一周打几次羽毛球,显然更容易实现。戴上“降噪耳机”。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有助于克服拖延症。为自己阻隔“杂音”。对有些人来说,“越催越慢”不是句玩笑话,或出于逆反心理,或出于焦虑紧张,在执行任务时被反复催促,“节奏”一乱,拖延就在所难免。此时,需要寻一处相对安静的环境,稳住心态,高效完成任务。为自己创造“绝境”。人类总是本能地喜欢即时反馈,对近在手边的诱惑抵抗力很弱,所以执行任务时,不妨对自己“狠一点”。比如,学习工作时不开手机,只专注任务本身,不给自己分心的机会。拖延症不是病,但得治。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一步步战胜拖延,释放潜能,迎接更加精彩的人生。这事,千万别拖!
作者:王婷 青小平 / 编辑:长亭 / 审校:张萍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