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在热搜榜上“忙坏了”——
他们三天两头被问“为什么”:“为什么不喜欢吃苹果”“为什么读史铁生”“为什么想开了”;没两天就被“毁掉”一次:“被舒适圈毁掉”“被奶茶毁掉”“被熬夜毁掉”;十天半月就接受些“建议”:“建议别恋爱脑”“建议多攒钱”“建议大学把驾照考了”。
此外,他们还天天面临着“To be or Not to be”的选择:前脚刚开始“精致穷”,后脚就“半夜去捡垃圾”;上一秒热衷“发疯”,下一秒就成了全世界最“佛系”的人;几天前还“不爱种地”,过几天就流行“辞职去务农”……
近几年,微博TOP50热搜榜里,年轻人的话题以天为单位出现 图源:九派新闻
有数据显示,仅半年时间,热搜上“这届年轻人”的话题就有近千条。一时间,全网似乎人人都在围观、讨论、研究年轻人。他们的一举一动,被人拿着放大镜看,进行“显微镜式”的解读。
为啥大家这么关注“这届年轻人”?他们真如热搜上所说的那样吗?
一
热点话题围着年轻人转,并不奇怪,因为年轻人受社会关注自带流量。某种程度上,一些话题生动勾勒出年轻人的部分特征,增进了社会对他们的了解。但也有些话题,或以偏概全,或刻意引导,或滥用概念,造成了对年轻人的“误读”。
以偏概全下结论。
“这届年轻人‘累点’低”“为什么这届年轻人爱‘吊脖子’”“这届年轻人读书有多狠”……这些话题,无论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都是观点先行,结论看似言之凿凿实则边界模糊,经不起推敲。
有时候少数人做的事,也被上升到“年轻人”这个大群体。比如,“这届年轻人流行当全职儿女”“何止不结婚,这届年轻人恋爱都不谈了”等话题持续受到关注。但现实中,在职场上努力奋斗,在生活中探索爱情为何物的年轻人才是绝大多数。
注意力经济下,那些具有特殊性、甚至是反常的事件,更容易吸人眼球,“算法”又会将其放大。单凭少量样本就轻易得出的结论,当然不科学,也无法让人信服。
“这届年轻人”的话题通常跟新鲜的网络热词关联。如全职儿女、朋克养生、潮人恐惧、电子木鱼……这些新现象、新事物作为传播符号经常被采纳,套进“这届年轻人×××”的万能句式。此外,还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切入角度:“这届年轻人开始养石头”“这届年轻人在喝一种很新的水”……基本上,只要有点新奇、小火的东西,都能和年轻人扯上关系。
生搬硬套贴标签。
随着类似话题越来越多,很多与年轻人无关的标签,被硬生生贴了上去。比如,“为什么年轻人抵触体检”,其实体检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也会发生在其他群体身上。再如,“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吃鸭脖”,话题讨论集中在产品质量和口感等方面,和年轻人毫不相关。
二
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其中,10-3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达到46.4%。
作为网络空间的活跃分子,年轻人常常处于聚光灯下。但凡涉及“年轻人”的话题,很多人愿意点进去看一看,热度随之而来。在年轻人被审视、被讨论的背后,许多深刻的问题容易被忽视。流量狂欢之外,更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年轻群体容易引发讨论?这样的讨论又会带来什么?
“观察”后辈几乎是人类处理复杂代际关系的共同手段。
关注年轻人,并非互联网时代的专利。从英国“愤怒的青年”到美国“X一代”“Y一代”,再到中国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年轻人总是受到“特别关注”。社会变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越快捷、越复杂,人们的代际差异就越明显。由此,人们倾向于将年轻人作为一面观察社会的棱镜,通过他们来感知时代的变迁。
“这届年轻人”不仅界定的是一代人,也反映这个群体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旁观者讨论他们,也是在感悟一个不同于自己成长环境的时代。
“这届年轻人”背后,是这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
比起“年轻人是怎样的”,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互联网“需要怎样的年轻人”。
试图给“这届年轻人”整体画像,难免产生“合成谬误”:个体千差万别,把他们刻画到一张脸谱上,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90后”的你,无论是否在意自己的年龄,都被贴上了“年龄焦虑”的标签;“00后”的你,无论是否适应职场环境,都被扣上“整顿职场”的帽子。
类似的话题设置,让“年轻人”成为一个扁平化、供大众讨论的符号。然而,无论这些话题讨论有多热烈,都不可能完整地概括一个年轻人的样貌。当标签越贴越多,用心倾听年轻人声音的,反而变得稀缺起来。
一些年轻人对自己频频“被代表”“被上热搜”感到厌烦
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被代表”成了常态,比起引领、制造话题,他们更多的是被话题影响。
“这届年轻人”的标签,让置身其中的人充满了割裂感。有年轻人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在网上冲浪就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参差:“我的体力如何支撑我一天特种兵式旅游3个城市”“大家都在集体断亲,怎么只有我不敢”……一些话题不仅没提出中肯、务实的建议,反而带来焦虑、疑惑,甚至有人感慨,明明这届年轻人都做到了,为何只有我掉了队。
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说的是,任何一种“设定”都会对一个人的自我认知造成影响。一些年轻网友看到上述话题难免会产生自我暗示,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
三
鲁迅在《野草》中写道:“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年轻一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受各方关注是正常的。然而,真正走近他们,了解他们,需要作出一些努力。
让好议题多上热搜。
调查显示,年轻人对于自己在网上反复被讨论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对此,网络平台应切实负起把关之责,让那些积极的、正向的、建设性的议题涌现出来,使网络空间能够认真倾听年轻人心声,真实反映年轻人现状。
看到标签背后鲜活的他们。
世界参差多态,人类本来不同:有的年轻人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有的却有“社恐”;有人喜欢打破“社会时钟”、探索成长路径,有人则愿意顺其自然、以静制动……归根结底,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看到每一个个体的鲜明独特,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别被困在“热搜”里。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免不了与“热搜”“头条”深度绑定。当各种信息汹涌而至、各类言论此起彼伏,年轻人需要有“岿然不动”的定力,可以用好热搜这个工具,但不要被其裹挟,要把自己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青春不被定义,玫瑰向阳而生。每个年轻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着“我们是怎样的一代”这个时代之问。我们不妨静静地观赏,悉心地守护,让他们尽情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