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情绪价值”的陷阱

乐活   2024-09-29 07:30   山东  
“情绪价值”一词在网络平台中以各种无厘头的形式蹿红——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爱因斯坦的脑子”“办公桌上的水培芭蕉”“‌情绪稳定的水豚”……这些风潮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受到众人的追捧。

“爱因斯坦的脑子”等虚拟情绪商品热销 图源:网络截图

人们似乎越来越期待情绪价值,越来越离不开情绪价值:恋爱中,它是择偶标准的重要选项;工作中,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抓手;生活中,它是作出选择的重要指引。

一时间,情绪价值似乎成了万能的妙药,仿佛只要拥有了它,人就会开心、舒适;只要掌握了它,就能在人际交往和商业竞争中无往不利。

情绪价值的真谛究竟何在?过度追逐情绪价值,真的能让我们快乐吗?


情绪价值,这个源于经济学和营销学的词汇,今天被广泛用在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各类行为、活动中。

当下,它被理解为一种能给人带来一切美好感受、引起正面情绪的能力。在情绪价值受追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被泛化、滥用的现象。

比如,认为情绪价值高于一切。

越来越多人重视和推崇情绪价值——有人喊着“拒绝内耗”踏入社会,有人借助多巴胺穿搭改善心情,有人跟风买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探寻生活的小确幸……在“情绪+”成了万能公式的当下,似乎“万物皆可情绪价值”。

依赖他人和外物来获得情感体验是人之常情,但过度渲染情绪价值,容易使我们愈发排斥负面情绪:一个人要是不能提供情绪价值,会被打上“不值得交往”的标签;一份工作如果让人感到焦虑、压力,就成了打工人吐槽、攻击的对象;一个行业如果无法捕捉情绪价值,就被视为错过了风口……充斥在各领域的情绪价值好比一个个糖衣炮弹,让人沉醉其中,有时会忽视理性、逻辑和客观事实本身。

 “禁止蕉绿”成为上班族的“电子布洛芬” 图源:网络

比如,流水线式“培养”情绪价值。

当前,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培训课程层出不穷:“如何提供情绪价值”“王者型情绪价值操盘指南”,抓住了一些人的好奇心;还有一些名为“交际沟通训练营”的课程,号称可以短期内快速掌握人情世故。

提供情绪价值是一种能力,但并非人人都具备。这些机构通过包装、营销情绪价值,兜售着他们的“灵丹妙药”,制造着一种假象:从职场到情场,情绪价值是沟通协调的万金油;从认识论到方法论,凭借几点经验、技巧就能成为情绪价值的操盘者

各类情绪价值培训层出不穷 图源:网络

比如,给情绪算算“流量”“小账”。

从受追捧的演唱会到“爱因斯坦的脑子”等虚拟情绪商品受欢迎,从爆火的微短剧到大热的“王婆说媒”……在无数“大流量”传播中,我们都能找到情绪价值的身影。

然而,为追逐流量,在互联网上,一些毫无价值的情绪价值传播开来。比如,此前“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点读机女孩”等热点事件,利用大众情绪带节奏、博流量,占用了公共资源,伤害了公众情感。再如,微短剧创作中,“霸道总裁爱上我”“隐藏富豪反转现身”等套路屡见不鲜,大有只顾情绪价值、不顾“浮夸”“荒谬”之风。

还有一些营销活动带着“割韭菜”的心态,利用情绪提升销量,却没有真的看见、理解消费者的情绪。比如,复制粘贴的“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XX”的路牌,提供社交打卡却很难吃的网红餐厅等。


在被情绪价值包围的当下,我们不禁思考:人为何如此迷恋情绪价值?这样的迷恋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人是情感动物,追求正向的情绪体验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正面情绪与大脑的奖励系统有关。当我们体验到正面情绪时,大脑会释放如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等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激励我们追求那些带来正面情绪的行为。

从人的需求来看,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悦纳、幸福、满足、亲密等能量满满的情绪成为人们向往的状态。在今天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我们的情绪难免起伏,压力过大、情绪低迷时,总是希望通过一些愉悦的情感体验,给心灵充电、为精神疗伤。

追求正向的情绪体验是人之本能 图源:新华社

过度迷恋,可能会产生“耐药性”或“戒断反应”。

过度追求情绪价值会产生类似于“耐药性”的反应,使得做同样的事情愉悦感下降,要想维持和提升愉悦感,必须不断加大“剂量”。

一旦缺少了情绪价值,还有可能产生“戒断反应”。比如,一些活动或关系会对个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或社交支持,但当这种体验或支持突然终止时,人就会感到一定程度的情感空虚,产生情绪低落。

快充式的情绪体验,让我们对情感的理解变得单一、浅薄。

每个人的情感需求,构成了情绪价值的底层逻辑。对情感的深刻体悟是我们作为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它带给我们热烈、温暖、欣喜、幸福、爱恋、关怀等各种情感体验,构成了人生的重要一环,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一部分。可当我们过度追求即时的情绪满足和刺激时,往往忽略了真正的情感是需要时间的酝酿和积累的。

比如,当情绪价值进入爱情领域,我们将好情感定义为能提供高的情绪价值。情侣吵架到社交平台让大家评理,评论区充斥着“ta给不了你情绪价值,分吧”等言论。这种即时性、高效率的正向情绪,看起来很诱人,却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变得过于标准化和流水线化,从而丧失了其原有的深度和复杂性。


我们每个人都在情绪当中追逐快乐,也在情绪当中遭受苦楚。人的情绪需要安抚,心灵需要疗愈,这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实实在在的生理需求。大家在追求情绪价值时,真正渴望的也许不是100%的开心、舒适、平静,而是情绪的自由。

情绪本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应该被看见和接纳。

情绪的产生是人类的本能,作为一种心理行为,它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每一种情绪都代表一种心理需求,都有其正面的意义。

当然,人们往往会觉得某些情绪是“好的”,比如快乐、兴奋,因为它们带来愉悦和满足;而有些情绪是“坏的”,比如悲伤、愤怒,它们让人感到痛苦和不适。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好”情绪和“坏”情绪都是一个人内心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比如,悲伤,也许是在告诉你,需要他人理解;恐惧,可能是让你警惕潜在的威胁;愤怒,或许是在帮你表达自我边界……

真正强大和勇敢的人,不是只有快乐和欢笑,没有悲伤和哭泣,而是拥有与自己任何一种情绪和平相处的能力。

治愈“心灵感冒”,关键在自己。

无论是在交往中渴求他人提供情绪价值,还是通过购买情绪产品抚慰身心,归根结底这只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像身体感冒需要靠自己的免疫系统去战胜病毒一样,“心灵感冒”也需要我们自己去面对、去调整。

购买“转运锦鲤”或许能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可现实生活中的好运要靠实打实的努力;高情商教程能让人学会只言片语,但真正高效的交流方式更在日久见人心……这些或许能作用一时,但真正稳定、正向的情绪则取决于是否有更强大的内心、更从容的态度、更积极的选择。

“情绪价值”正变成“情绪生意”  图源:半月谈

警惕互联网时代的“情绪陷阱”。

当下,不少自媒体和商业机构利用大家对情绪价值的需求,把情绪极端化,进而商品化。从传播角度看,这些做法都有一个清晰链条:极端案例一般化、复杂因果片面化、现实问题扩大化,瞄准大多数人的情绪点,大肆造势、贩卖产品、收割流量。从“炮制情绪”到“完成交易”,一个带有产业性质的链条,环环相扣,让你躲之不及。

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谨防在“情绪链”上被套路。平台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及时发现、清理不良信息。

最后,希望你手握情绪的开关,学会调整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更加自在、自信。


作者:张芝萌  陈乐 / 编辑:只只 / 审校:张萍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青岛宣传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