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白大褂的“流量病”,该治治了

乐活   2024-10-31 07:31   山东  
“三分钟带你了解一个医学小知识”“脑梗前的几大征兆,看了能救命”“如何预防秋季呼吸道疾病”……短视频时代,类似的医疗健康科普视频颇受欢迎。
众多医院的“主治医师”“名医”“专家”与你“屏前相见”,科普之外还可直播问诊、网络挂号、异地诊疗。面对网络医生的贴心服务,许多网友深信不疑,感觉疑难杂症有了希望。
然而,事实或许并非如此:点赞上万的短视频可能出自根本不懂医学的“写手”,身穿白大褂的博主可能是毫无医学背景的“演员”……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本想学点知识的网民,没承想接受了“伪科普”;本想治疗疾病的患者,不仅被“收割钱包”,有的甚至还搭上身体健康。
医疗健康科普,缘何变了味、走了样?这些网络医生的“流量病”该治治了。

原本,医生在网上分享知识,帮助大家提升健康素养,是件人人欢迎的好事。可随着医疗健康科普视频、“医生直播间”成为“流量集散地”,一些投机之徒也蜂拥而至。
信口开河的知识普及。观察网上的科普视频,许多医生都在“跨科室科普”:男科医生讲美肤、心内科医生讲脱发、骨科医生讲妇科……一时间,涌现出不少“全能高手”。脱发、医美、孕婴等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是各科医生讲解的“热门赛道”。
网络上兜售的医疗科普文案
更有甚者,文案皆由运营公司不懂医疗的写手“操刀”,出镜念稿子的医生只是被操纵的“流量道具”。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甚至有人兜售“科普养生视频文案”,1元钱4000多份文案,0.99元9500份文案,量大价低。
这样的文案,虽以医生“我”的口吻写成,但缺乏出处,许多内容似是而非、漏洞百出,还时常夸大其词、贩卖焦虑。
真假难辨的“切片”拼接。科普视频受欢迎,但医生精力有限,于是就出现了“二创”“伪原创”等“切片”拼接视频。一些工作人员通过“高效创新”,将不同的画面素材静音之后重新剪辑,再配上新的音乐、语音,打上字幕,一个看似全新的科普视频就生成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样剪辑重组的视频,在平台的审核机制下,同样会被认定为原创。如此一来,不仅省时省力,也更容易引流涨粉。
演技逼真的套路剧情。许多医生在短视频中分享的急诊故事、诊疗经历,饱含奉献与敬业精神,看了让人潸然泪下。然而,其中不少都是剧本和套路。
比如,来自偏远地区的病人,口音浓重、一时说不清病症,但医生耐心周到,主动放弃休息,加号治疗。又如,医生凌晨接诊重症患者,通宵未睡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后期患者恢复良好,还给医生送来自家的土鸡蛋。有的主播甚至压根儿没有医生资质,套件白大褂就敢上镜,“出剧本、编故事”,制造冲突贩卖温情。

网络医生为何火了起来?好好的“白大褂”,怎就成了一些人的“忽悠褂”?
电视剧《手术直播间》剧照
“医生说的准没错”,利用了人们对健康重视、对医生信任的心理。
如今,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愈加注重养生,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大家开始主动寻求知识,希望了解身体的工作原理、疾病的防治知识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的发达,恰好提供了一个获取健康知识的便利平台。
医学知识相对专业,有着很高的门槛,大多数人对相关知识一知半解,于是,一些伪科普、假医生,便利用公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望、对“白大褂”的信任,浑水摸鱼。

“一件白大褂,一大批人穿”,账号出租现象的普遍存在,加剧了网络医生的“批量生产”。
“嘴上是科普,背后是生意”。作为流量变现的热门赛道,健康科普类短视频因受众广、受关注程度高、转化率高而备受追捧。一些MCN机构与医生合作,租借其账号和头衔,再通过团队运作,实现医疗科普视频的“批量生产”。
如今,打造“伪医生”已经形成一条运作链条:主播负责出镜,运营部门拍摄剪辑发布内容并负责广告投放,客服部门维护评论区、回复私信。各有各的话术,最终目的都是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实现带货、导诊引流,“说一千道一万,都盯着患者兜里的钱”。
“有门槛,但不够高”,虽有一套审核流程,但依然有造假和引流的空间。
目前,在短视频平台以医生的头衔开设账号都需经过审核,但不同平台的审核认证标准不一。据调查,一些平台要求医院出具在职在岗证明,一些平台仅需提供执业医师证,还有一些平台对药剂师、护士等身份的证明也予以认证。
各大平台对内容的监管也存在不足,对于视频内容是否与认证领域“专业对口”、是否涉嫌夸大、是否真实可信,缺乏有效审核。此外,还存在一些“擦边”博主,将医学经历、医学资质写在无须平台审核的“个人简介”一栏,伪装成医生。

穿着“白大褂”讲“伪科普”忽悠大众,推销未经证实的保健品或药品,导流到不知名的医疗机构……这些行为,不仅会对公众的健康观念产生误导,还可能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健康科普领域的信誉和公信力,消耗医生的社会信任值,让“白大褂”蒙黑。
那么,如何避免更多人误入“套路”,维护“白大褂”的纯洁?
“不遗漏每个环节”,审核管理要覆盖“全链条”。
对平台而言,审核验证“白大褂”的身份只是第一步,还须加强对“白大褂”所作所为的动态巡查和监管。
目前,部分平台只是停留在“打标签”的阶段,通过标签提醒观看者“医疗科普,若有身体不适,建议线下就诊”,却缺乏对应的下架、封号举措。应当完善内容甄别审核机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识别违规文案、拦截和屏蔽“伪科普”内容。同时,调整算法、优化推荐机制,提高优质、专业、真实的医学科普内容的曝光度。
《乱象》 新华社发 王鹏 作
“不放过每个‘伪装者’”,监督执法要确保“无死角”。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相关违规行为已经有所作为,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去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广告。
今年9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包括整治“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冒充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专业人员,开展不当营销等行为。
未来,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网信等多部门应加强协同合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确保监管无死角。
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不放松对每一位在职人员的管理”,医疗机构要主动作为。
为了杜绝真“白大褂”违规带货、引流,有的医院已经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明确院内人员未经授权不得以医院或院内部门、单位名义申报、运营各类自媒体;有的医院为将“白大褂”的社交账号内容从源头管起来,禁止授权后开设的账号委托任何第三方代运营;还有的医院为防止产生“掮客行为”,禁止在职医生从事各类直播带货工作。
与此同时,面对广大群众获取医疗健康知识的需求,医疗机构也应组织有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医生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正规医学科普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当然,作为普通受众,也要多些理性,擦亮眼睛,多长个心眼,不盲目听信短视频内容,不轻易购买在视频或直播中推销的保健药品,身体不适时要前往医院就诊。

身体健康,乃人生的头等大事。保持医疗科普行业的严谨、专业,清除浑水摸鱼的“李鬼”,督促从业者爱惜羽毛,祛除“白大褂”的“流量病”,人民的健康需求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作者:刘洁  / 编辑:文乔 / 审校:张萍

 更多互动,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

青岛宣传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