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精品

乐活   2024-10-15 07:30   山东  

今天,文化产品海量供给,品种、类型、风格更加多样,受众各有所爱,各取所需,要想创作出一部广受欢迎的精品力作,能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实属不易。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他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他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新时代中国文艺百花园气象万千、硕果累累,展现出昂扬自信的时代风貌。人们切身体会到,这是一个需要文艺精品也不断产生文艺精品的时代。同样我们也不禁要问,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契合今天需要的“精品”?

一、快“节奏”,需要一些“慢功夫”

一部电影三天“杀青”,几十万字的“大部头”一周搞定,有的院团一个月就能排出一部“大制作”……工作节奏的加快,现代技术的加持,为今天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但文艺创作规律告诉我们,通往精品力作的道路并无捷径可走,作品要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非得跟自己“较劲”、保持“耐心”不可。

《县委大院》剧照

电视剧《繁花》筹备数载、拍摄三年,文火慢炖、精雕细琢;电视剧《县委大院》主创,为了解中国基层的社会生活实际,到某县挂职近半年时间;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长津湖》,剧本改了37稿,演员的造型设计有100多种……正是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打造出了业内首肯、观者认可的优秀作品。

电影《长津湖》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英勇奋战为背景

古往今来,那些经得起历史长河淘洗的文艺精品,哪一件不曾受过时间的沉淀、长久的打磨?新时代,也只有那些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有着深邃思考,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的作品,才能“入眼走心”,受到青睐,引发共鸣。


二、要“票房”,不要忘了“真性情”

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已越来越成为文艺创作绕不开的KPI。但同时,有人在权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产生了偏差,让资本逻辑侵蚀了创作逻辑、以市场标准取代了艺术标准和价值取向。

《茶馆》70周年纪念版 图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比如,为了话题和收视率,一些穿越剧、玄幻剧胡编乱造,刻意迎合低级趣味;为了炒CP、博流量,一些号称“关注现实”的情感剧,严重脱离生活,把“腹黑”“玛丽苏”作为精神内核;为了片面追求视觉效果,一些影视剧把美颜开到最大,拍出浮夸造作的“秀场”……这些缺乏故事内涵和人文关怀的作品,依靠营销和噱头吸引观众,不仅无法提供富有养分的精神食粮,还会带来视觉污染。

青岛出品的现代京剧《弄潮》以自动化码头建设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

市场经济大潮中,文化产品不能迷失方向。一部好的作品,应该经得起人民的评价、历史的检验、市场的回聩。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是考量作品成色的指标,而“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才是测度一件真正释放正能量作品质量的硬杠杠。


三、话“现实”,始终牢记“人民性”

2024年第三季度,国产剧集市场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现实主义题材剧如《山花烂漫时》《凡人歌》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媒介变革和趣味分化的时代背景下,现实主义题材剧为何能在层层夹击之中实现“逆袭”?我们可以从几部高分剧集中寻找答案:《人世间》中周父周母相濡以沫、周秉义刚正有为、周秉昆憨实仗义、郑娟悲苦坚韧,一个个从生活中“走”出来的真实的人让观众印象深刻;《狂飙》的剧情扣人心弦,而它背后是对扫黑除恶、公平正义等社会话题的深度探讨、精准把握;《问心》直面医学伦理与医者仁心,没有回避对职业道德的剖析和反思。

《狂飙》海报 图源:豆瓣电影

这些作品,不论外表朴实或是繁华,表达婉转抑或刚劲,聚焦个体还是宏观世界,剖开内里,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个精神内核——人民。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善于运用“群众语言”“生活视角”开展创作。作家路遥说,“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导演辛爽说,“真正打动人的,总是‘人’的故事、‘人’的情感”。演员于和伟说,“创作一定要贴近人群、贴近生活”。他们为当下的文艺创作重申一个“常识”:贴着时代的脉搏、贴着人民的心跳,文艺创作天高地阔。

青岛原创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

只有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找灵感、找题材、找素材,讲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才能使作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四、通“世界”,讲好中国“好故事”

文化以怎样的姿势“出海”,如何找到跨文化传播的“流量密码”,一直是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题。

中国网络文学“圈粉”海外读者

文化“扬帆远航”,要“把方向识风向”。近年来,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新型载体被称为文化出海“新三样”,正在全球刮起“中国风”,向世界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也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小说《三体》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的科幻,游戏《黑神话:悟空》带来沉浸式的“东方体验”。

这些作品,在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坚守文化IP内核的同时,探索更加多元丰富的跨文化表达方式,以更富柔性、更有温度的文化载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黑神话:悟空》游戏画面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对话世界中展示一个更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山海情》讲述了“黄沙戈壁”建成“塞上江南”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艰难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大考》聚焦于2020年的特殊高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少年学子的昂扬与坚韧。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这些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本质上诉诸的都是人类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价值观或情感。

一部电视剧、一本小说、一个游戏,都能给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它们,可以更形象直观地展示中国人向善求和的价值取向、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传承千载的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和故土情结。

今天,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唯有经典才能永恒。而那些感悟时代的脉动、那些超越语言的共鸣、那些跨越时空的回响,也许就是创作“经典”的谜底。‍


作者:芝萌  / 编辑:只只  / 审校:张萍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青岛宣传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