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的壮游,今天如何续写?

乐活   2024-09-16 07:31   山东  
2500多年前,孔子携弟子从鲁国出发,周游列国,一边传播礼乐思想,一边体察各国民风,增长见识。这可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一次研学游。

孔门七十二贤”雕塑  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如今,一场名为“见识齐鲁”的研学游,开启了一个文旅大省的“研学品牌化”新篇。
“见识齐鲁”,“见”什么,“识”什么?如何让每一个研学旅游参与者都能研有所感,学有所获,旅有所知,游有所得?

研学,又称游学,是古老而有效的学习教育方式之一。据史学家吕思勉考证,“游学”二字首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里的“游学博闻”。但早在这个词出现之前,山东人就已开始走四方、开眼界、长见识。
回溯历史,齐鲁大地一直是“研学顶流”,除孔子周游列国之外,还有诸多名垂史册的研学故事。
比如,开启“百家争鸣”。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孔子带领弟子迤逦而行,经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一边宣扬“仁”“礼”“为政以德”等观点学说,一边体察民情,不断完善自我,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壮游。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亚醜钺”  山东之声
战国时期,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成为学术中心和教育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学者。儒、墨、道、法、名、兵、农、阴阳、纵横等诸派人物,云集于此,交流互鉴,百家争鸣。梁启超描述这一盛况时说,“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非特我中华学界之大观,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
比如,筑起“经学高地”。东汉时期,高密人郑玄,字康成,酷爱读书,游学四方,拜大儒马融为师,成为经学集大成者,人称“经神”。郑玄先后两次来到不其山(今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的铁骑山),先是在此耕种,后又带学生来此避难,建起茅庐,收徒讲学,“从学者百千人”。可以说,郑玄既靠研学取得了成功,也是研学的积极倡导者。他让原本就学风浓郁的青岛地区,进一步成为“经学高地”。这也成为“康成书院”的缘起,比岳麓书院早了800多年。
比如,书写“唐诗之旅”。在唐代,山东也是游学胜地。李白、杜甫、高适等诗人,都曾漫游齐鲁,并一度在此居住。也正是在山东游学期间,李白初步完成了“人气”和“美誉度”积累,为进长安、入翰林院打下基础。仅李、杜、高三人的足迹和诗篇,就串起了济南、青岛、济宁、枣庄、菏泽、泰安、临沂、聊城、德州、淄博、潍坊、烟台等大部分地区,俨然是一条“山东版唐诗之路”。

水光柳色中,与“李清照”不期而遇  山东之声

比如,成就“通儒人生”。明末清初,顾炎武长期在山东游学,他的足迹遍布多地,并在章丘买房置地。顾炎武尤其青睐崂山,留下《不其山》等诗篇,还为《崂山志》撰写序言……一生中,他的游学之旅长达25年,将学问融会贯通,被后人称作“通儒”。

“见识齐鲁”倡导一种“超旅游的旅行”态度,把山东定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式课堂、情景式课堂和全域化课堂,在研学中见证求证历史、体验体悟生活那么,今天来山东研学,又能增长哪些“见识”?
见齐鲁而识礼仪之邦。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钱穆说,“礼是中国文化之心”。山东人尤其崇礼尚宾、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真情实意。多年来,“好客山东”品牌早已深入人心。

尼山圣境光影秀  山东之声

而今,“见识齐鲁”强调回到历史现场,回溯文化源流,回归传统民俗,吸引人们深入读懂山东。比如,在曲阜,置身“三孔”景区、尼山圣境,与“孔夫子”对话,对传统礼仪会有更立体的认识。在淄博,参观齐文化博物馆等,体验非遗、美食、文创、民俗表演,对泱泱齐风会有更全面的感受。
见山水而识文脉之长。山东有山有水有辞章,更有文化“两创”新举措、新成果。近年来,山东在考古、文保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泰山、石窟寺等重大文保工程成效显著。从黄河到大海,从运河到湖泊,都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也不断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产品。
比如,“二安”等文化IP爆火,超然楼下,年轻人身着汉服出游,与“李清照”“辛弃疾”不期而遇;琅琊文化、水浒文化等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即墨古城、青州古城、台儿庄古城等“古字辈”,焕发蓬勃生机;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沈从文故居等名人故居,成网红打卡地。
孩子们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研学  韩星 摄 
见家国而识奋进之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山东有浓郁的“家国一体”情怀。一方面,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与现代化表现方式相结合,让人们重回峥嵘岁月。比如,沂南县打造山村剧场,用声光电再现“沂蒙红嫂”的故事。枣庄上演铁道游击队真人情景剧,逼真的场景、精彩的表演,大量圈粉。
另一方面,多样的工业旅游资源,写满了岁月痕迹,蕴含着时代特色。比如,在青岛纺织谷,目睹“上青天”时代的辉煌,见证几代人的奉献。在山东港口自动化码头工业研学基地,了解港口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感受“工匠精神”“科技创新精神”和“大国豪情”。
沿着先辈的足迹,触摸历史的脉动,不仅能增长见识,更能感受初心的滚烫,激励我们拼搏奋进、砥砺前行。
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成为研学好去处  韩星 摄

近年来,人们对研学的期待值不断提高,早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怎样才能让“见识齐鲁”研学游,真正做到“研学优”呢?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研学游不是“旅游+”,而是“研+游”。目前,一些研学项目由导游带孩子逛景区,浮光掠影,“到此一游”,让家长感觉货不对板。人们期待的研学游,是真“研”真“学”取真经,这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山东日前发布的《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培养一批“导游+导师”双证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摆脱“草台班子式”运营,让研学更专业,才能让孩子既感到快乐,又有所收获。
孩子们在海边观看机器人表演  王雷 摄
一些博物馆、非遗工坊、高校学者等也可以参与进来,推出更专业的公益性研学项目。比如,城阳区博物馆就举行了多场研学活动,为孩子提供更多选择,也扩大了自身影响力。
提升研学的“兴”价比。最近,很多人吐槽研学的“贵”。对于有研学需求的家庭来说,需要擦亮眼睛,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和个体成长出发,而非认为“越贵越好”“越远越好”。对于研学机构来说,则应多挖掘本土资源,谋划精品路线,推出高水平的研学产品,不能只是在宣传和包装上“卷”。
“见识齐鲁”可以是一场“行可兼知,行高于知”的探索之旅。身在山东的人们,正好“近水楼台”,既开眼界,又享实惠。
近年来,山东一直致力整合文旅资源。比如,由“四廊一线”,追溯海岱文明根脉;办“黄河大集”,体验齐鲁乡情等,为研学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东方影都的“影视研学”颇具特色  王雷 摄 
打好监管的“组合拳”。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研学仍处于多头管理状态,文旅、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协作,保障研学的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比如,把好“准入关”,严格审核从业者的资质;把好“内容关”,尽快完善定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把好“售后关”,畅通消费者维权通道,对那些违法乱纪的研学机构,该出手时就出手。
多姿多彩地游、自由自在地学、无拘无束地研,是研学“该有的样子”。开启一场快乐的研学,让我们一起见识齐鲁、感知山东、探索中国、发现世界。

作者:王学义  青小阳 / 编辑:应桥 / 审校:张萍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青岛宣传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