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粮食日,主题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在“国家粮仓”里,不仅装有今天的食物,还在谋划着明天能装进来什么,“大写的食物观”需要每个人了解一下,并借此弄懂一个问题——
“明天吃什么?”
一
作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中称,“食在政首”“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问题历来不容忽视。有人认为,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最根本问题,正是粮食的发展。
一粒粮,存储人类文明。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文明的“种子”。在对粮食作物及一些动物的驯化和驯养中,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粟、黍、水稻等农作物种植的起源地。近日,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内,两粒七千多年前的碳化水稻种子引发关注。它们出土于今胶州市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中,把黄河流域的水稻种植史往前推了约两千年。位于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因为“代表了中国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等,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中国古代,以土神和谷神的合称“社稷”来指代国家,足见土地和粮食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粮食生产和消费也事关礼仪,如《礼记》中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即饮食的规矩,是礼法的开端。
一碗饭,见证生活变迁。熟人之间“您吃了吗”的见面问候语,如今似乎变成了“又瘦了啊”“气色不错啊”等,其缘由也事关粮食。
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2023年的13908亿斤,增长5.1倍;2023年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不仅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我们早已从当年的“5亿人吃不饱”变成了“14亿多人吃得好”。
一桌菜,凸显多元口味。金秋十月,我们的餐桌变得更加丰盛:新鲜海捕的本地梭子蟹、八带、虾虎,还有阳澄湖大闸蟹等纷纷爬上桌,松茸、菌菇等鲜味十足,各地的苹果、梨、大枣等更是令人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如今,人们追求吃得更健康更营养,当下的餐桌已经从“有啥吃啥”跃升到了“吃啥有啥”,丰饶的物产、快捷的物流,满足了大家多元化的口味,也保证了营养物质的摄入,维系着我们“餐桌上的幸福”。
二
时代在变,“粮食”的内涵也在变,以前常理解为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树立大食物观”的新理念,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发展之必然,特别是新时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必然。
日前,青岛举办2024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暨“优质粮油进社区”活动 图源:网瞰青岛
从需求来看,“饮食天平”上主食占比变轻。“吃点菜行了,不吃主食了”,你有没有经常这样?近日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正由主食型向“粮肉菜果鱼”多元化转变,主食需求明显减少,谷物供能比下降,肉类供能比增长。
与这样的趋势相伴,人们对食物也存在刻板的偏见。如一些人错误地给主食贴上“碳水炸弹”“无营养”“易发胖”等标签,希望通过少吃甚至不吃主食来减肥。殊不知,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表明,碳水化合物一旦供应不足,就可能损伤脏器功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食物供应的更加丰富、居民营养素养的逐步提升,肉鱼果蔬蛋奶等的需求将大增。
从资源来看,“粮食账单”里还有大账可算。“多么小的数字,乘以14亿,都会变得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需要消耗粮食70多万吨、油9.8万吨、蔬菜192万吨、肉类23万吨,要满足如此巨大的消费需求,须广开食源、广辟食路、广撷食材。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在耕地以外,我国还有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资源。“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下,我们必须树立大食物观,发展大农业。
从现实来看,“地球食堂”内要端牢自己饭碗。“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历史早已有了响亮的答案,那就是靠我们自己。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气候变化等因素,正加剧全球粮食危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我国粮食安全同样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抓住种子和耕地这两个要害的同时,“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并为国民提供更充足、营养、健康的食物,确保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
未来,在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之下,更多的自然资源将产出更多样的美味,居民的餐桌也将更加诱人。
要食物:“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大食物观,突破了传统的粮食范畴,从更广的维度去认识食物,它强调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等。
在实践中,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讲究“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念好“山海经”、打好“特色牌”、抓好“产供销”……在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中,打造好本地的大粮仓。
比如,用海洋科技充实“蓝色粮仓”,发展海洋牧场、生态养殖等新型渔业模式。近日,青岛海鲜市场的“海蛎子”备受关注,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牡蛎新品种——三倍体牡蛎,实现了一年四季的美味供应,每年养殖面积扩大到100万亩,产量100万吨,产值100个亿。另外,三倍体育种方式在鲍鱼、海参等其他海产品上也获得了进展。
比如,发展设施农业,让菌菇成为“生力菌”。近年来,青岛莱西市大力挖掘食用菌产业发展潜能,食用菌年产值约3.5亿元,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比如,让森林变身“绿色食品工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省,科学利用森林立体空间,发展林下经济,持续壮大“森林粮库”,2023年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超3000万亩,产值超800亿元。
盐碱地上的海水稻、新疆的“沙漠螃蟹”、海南的榴莲……原来少见或是高价的食物,也越来越多地摆上了餐桌。
强本领: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政策引导等
食物不是“来之可取”,也无法坐享其成,而要“有本事来拿”。比如,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研发新型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提高食物的产量和质量。众多农业“黑科技”的应用,正为农业生产增添新动能。同时,还要加强对食物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践行大食物观,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大食物观的实践,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对食物安全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开源”的同时,也需不忘“节流”,“持续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从餐桌抓起,从公共食堂入手,促进食物生产、加工、消费各环节节约减损”。近年来兴起的“光盘行动”,引领了新风尚,成为新“食”尚。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一句柔情的诗,在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的当下,读来更有一种底气和豪气。“大食物”里藏着我们每个人舌尖上的“小幸福”,明天,一定有着更丰盛、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