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拥有了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很多人通过“露一手”成为网红,还有的因为在某种场合下一显身手,便成为“藏不住了”的高手,翻开了人生新的精彩一页。
生活中,每一种光亮都值得被看见。每个“绝活”,都浸透着汗水,饱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折射着文化之光,是群众智慧的一朵跳跃的浪花。
一
“高手在民间”一语,其出处有晋代、明代等不同说法,是指在某一方面技能突出的人,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通常隐藏在民间,也用来表达民间蕴藏着许多未被发现的才华和智慧的意思。
(AI生成图)
当下,社交媒体的发达,尤其是短视频的流行,使那些“深藏不露”的民间“高手”更容易被看见。比如,巧手木匠被称“鲁班的后裔”,农村电工成“电工福尔摩斯”,“练家子”打出套令人叫绝的拳法,无名歌者一亮嗓子惊世人……书法、绘画等领域的“达人”更不鲜见,“高手在民间”也便成了一个网络流行语。
很多时候,“高手在民间”也像一个形容词,用以表达对某人的敬佩之情,类似于“这是高手”“一个字‘绝’”“I服了You”等新潮说法。另外,又像是一个“断语”,肯定了“民间”的重要作用。
“民间”一词带有一些历史色彩,如古代还常说“绝活出草莽”“草根出神仙”等。在当今时代,与“民间”类似的表述为平凡的环境,处在人民群众之中。古往今来,有无数能人贤士出身平凡,而普通的出身,愈加增添了他们的传奇色彩。
山东一小伙用玉米皮、铁丝网还原《如懿传》头饰,奶奶惊艳“爆改” 图源:闪电新闻
很多“高手”活跃在“民间”,广阔的“民间”也蕴含着人们成长、成才的力量,孕育着热爱生活、心怀梦想且勇于追梦的“平凡英雄”,成为他们理想实现的丰沃土壤。
二
英雄不问出处,寻常巷陌也绝不可等闲视之。“高手在民间”一语流传千百年,又在网络世界里展现着活力和生命力,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耕种读书……每一个行当,都有着水平高超的人,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专业能力征服了我们。即使是种地,也有很多人种出名堂,如有的开设短视频账号教网友“如何干农活”成网红,有的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证书成“田秀才”。普通的馒头也能“火出圈”,青岛一面食博主制作的“烤鸡”馒头不仅能剥皮,里面还有鸡骨头。
“古筝哥”陈江山,被称为青岛工地上的“艺术家” 图源:央广网
“高手”来自厚积薄发。“你学会了吗?”“学废了……”在网上,人们时常通过这样的调侃,来幽默地表达掌握一门技能的难度,风趣地承认自身的“眼高手低”。
绝大多数“高手”,是通过后天不断的刻苦训练而达成的。“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俗语一再告诉我们,刻意练习和持续努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比如,“青岛国风糖画小伙崔久祥在成功前吃了不少苦,手上常烫起多个水泡”“70后大哥太空步丝滑堪比杰克逊,竟练习了5年”“‘飞檐走壁’成百万网红的小伙,原来在少林寺习武多年”……
“大美不言在民间”。纪录片《诗词中国》第一期“诗的起源”里,展现了国人充满诗意的精神生活。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涌现出很多诗词“达人”,如前几年快递小哥雷海为夺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一时引发轰动。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传播的根基与土壤,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如非遗的传承,就离不开一些民间“高手”的守护。民间还有着数不胜数的神话、传说、歌谣、戏曲等,例如诗歌源头《诗经》,也源于群众生活,它们高度凝练,朗朗上口,慰藉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培育滋养精神世界,成为民族永久记忆。
三
“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民间”还有无数的破解生产生活难题的“高手”,非遗传承的“高手”等,需要被看见的不仅是他们,更是他们所承载的智慧、文化等。
比如,让“高手”不再“孤独”,使其“手艺”得到更好地传承,培养更多“高手”。民间非遗“高手”多,今年中秋节,不少地方上演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等引发惊叹。非遗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传承要依靠人,很多非遗传承人和艺人生活在民间。
现实中,一些非遗传承人深陷“孤独”——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因为学艺难、收入低的原因,年轻人对其敬而远之。针对传承等难题,各地也出台了很多办法,积极构建非遗资源挖掘利用新模式,切实激发非遗传承人的活力,充分释放非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
又如,群众中有智慧,多跑跑“民间”才可能成为“高手”。遇到困难“见招拆招”、处理复杂事情“化繁为简”的智者,同样可谓“民间高手”,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灵活的处事方式,在周围人群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古语有云:“礼失求诸野,善在黎民”,现在我们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高手在民间”。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主张走好群众路线,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等,要用脚底板“丈量民情”,杜绝闭门造车、刻舟求剑、异想天开,切实走到第一线,“调”出实情,“研”出政策,到实践中去寻找改革和发展的良方。我们也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汲取各方智慧,把基层的声音转化为决策的参考,真正推进基层工作治理。
“高手在民间”频现评论区、弹幕区,这不仅仅是一句感叹语和“手动点赞”,在其背后,更是璀璨的传统文化在闪光,群众路线的作风在行走。我们乐见更多“高手”出现,更期待优秀民间文化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