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成实验对象

教育   2022-03-07 21:33  

01

最近,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实验对象是我自己。实验目标是让自己能养成每天喝水1800到2000毫升的习惯。实验方法是用我新买的一个900毫升的保温杯装温水,然后用它自带的吸管喝水。



02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实验呢?

从小,我日常就很少喝水,但去年我觉得自己需要努力培养多喝水的习惯,因为有两个喝水的好处触动了我:一个好处是喝水对皮肤好,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另一个好处,是喝水能提升精力水平,因为缺水会造成血液黏稠,会降低心脏向各个组织器官输送氧气的效率,因而产生疲倦感。


但凡是重要的目标,就值得多花费一些时间和心思,去琢磨如何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达成目标。而我这个探索过程,说起来持续大概一年了。


首先,我分析了自己不爱喝水的原因,发现了两个规律:第一,我喜欢喝热水和温水,不喜欢喝凉水。很多时候我从饮水机里接出来的一杯水,不知不觉就放凉了,然后我就不想喝了。第二,我不喜欢喝白水和添加剂太多的饮料,相对来说比较能接受的,是味道好的花果茶。


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把水杯放在电热保温杯垫上;用养生壶煮各种花果茶、然后保温;用水杯泡袋装的各种花草茶;把白桃味的零卡代糖放进茶里、增加味道……

我为了多喝水,囤的部分饮品

这些方法都曾经起效过,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又回到了很少喝水的状态。

而两周前,我再一次开启了新一轮的”实验”,就是文章开头说的,用那个黄色的大保温杯。选择这个杯子,有几个关键要素:一是保温,二是容量大,足足有900毫升,三是好看,四是带吸管,喝水更省事。

这次的效果非常好:整整两周里,除了一天的例外,其他时间我都做到了喝了1800到2000毫升的水。

说实话,我并不确定这种方式能否持续有效,以及过段时间我是不是又要尝试新的“实验方法”,但是我也并不在意。

我之所以把这次尝试叫做一场“实验”,正是因为实验必然有失败的可能性。在“改变自己”这件事上,一时的成功或失败并不重要,最宝贵的是不断尝试的勇气。

这些年里,我持续在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断在自己身上做各种“自我改造实验”,比如每天微运动、每天写日记、做周复盘、工作日早起和早睡、睡前10分钟断网、增加内容输出量,等等。这些实验的效果,有的时候很好,有的时候不好。实验没有终点,因为我至今一直在尝试当中,而且余生应该都会持续探索。

03
如果你也想尝试“自我改造实验”,分享我的几点心得给你:

  • 一,对自己带着“友好的好奇”。


我的幸福学导师沙哈尔在讲“正念”这个话题时说,我们要带着“友好的好奇”(friendly curiosity)去观察自己。我觉得这个原则适用于个人成长的几乎所有情境。


一个人即便再自律,也不可能在所有时间,在个人成长的所有维度里都做到完美。这是一个很容易想通的道理。


如果你的一个朋友告诉你,ta总是没法坚持运动,尝试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你大概率不会觉得“ta就是太懒了”、“ta就是太笨了”、“ta这辈子也做不到”。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我就是太懒了”、“我就是太笨了”、“我这辈子也做不到”)。

带着“友好的好奇”,就意味不给自己贴负面标签,不随意评判自己,而是对自己充满好奇:“在这一轮新的实验里,我会对自己有什么新发现呢?”

  • 二,充分尝试不同的方法,允许自己试错


很多时候我们没能做成一件事情,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在我2019年成功地坚持运动100天前,我在“坚持运动”这件事上失败过无数次。我尝试了数不清的方式:去健身房、用Keep、蹬椭圆机、户外跑步、跳舞、射箭、攀岩、蹦床、战绳等等。最终成功,是因为发现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的方式还是挺适合我的,因为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居家练习。


对于你想要做的事情,可以用5W1H的方法来问自己:


  • What:我想做成的事情是什么?

  • 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When:我要把这件事安排在什么时间段,以什么样的频率来进行?

  • Who:我要自己做,还是跟其他人一起做?

  • Where:我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这件事?


  • 三,实验结束后,做复盘


任何一次个人成长方面的尝试,不管成功与失败,都很有价值,因为它能帮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了解自己深层的动力,了解自己的不良行为和心智模式。

所以不妨在实验结束后,安排一个时间,认真做一下复盘,总结经验和教训。

有一个非常简单却非常有效的问题,可以作为复盘的最后一个环节:

如果下次我的状态能提高1分,可能是因为我做了什么? 

04
我的下一次“自我改造实验”刚刚开始。实验目标是让自己每个月能产出3个公开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文章、视频号内容、展示专业能力的长朋友圈)。这个目标对我非常重要,因为过去将近10年,我几乎一直在“输入”(比如读书、看视频或进行其他学习),而“输出”(比如写作、分享)的频率却比较低。

实验方法呢,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用我新买的墨水屏电脑显示器来写作(因为有时我不想写作是因为讨厌长时间对着伤眼的电脑屏幕);

第二,每当觉察到自己有“输入内容”的想法时,就问自己“有可能把这次输入改成输出吗?”

第三,放弃对自己输出内容的“完美主义”。告诉自己“我有输出世界上最烂内容的权利”。

 用墨水屏做显示屏,用笔记本电脑键盘打字

理想的情况是,用这种不伤眼的电脑屏幕,我能放下一部分心理负担,更畅快地在电脑上写作(本文就是用它写出来的),配合着其他方法,最终能提升我输出的频率。


很希望这次实验能达到我理想的效果。但如果没有,之后我会继续尝试新的方法。

05
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自我改造实验?实验目的是“获得幸福”,而为此付出的任何一个微小但坚实的行动,都属于这场实验的一部分。

在这场实验里,最重要的是不放弃对自己的好奇,以及不断尝试的勇气。

最后,分享电影《返老还童》里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我希望你活出最好的自己。我希望你为你的人生感到骄傲。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头再来。”


相关阅读:

一知一行一心
很久以后我才发现,我写下的那些文字,都跟“幸福”二字有关。 努力保持拓展认知、快速践行、内外一致。欢迎同行的伙伴呀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