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才干突出的我,决定重建生活秩序

教育   2023-12-25 11:12   北京  

过去这几个月,我频繁地意识到,对宝宝的关注和对时间短缺的焦虑经常让我“失焦”。具体的表现有两个。

第一,因为心里记挂着对宝宝的日常护理和早教,同时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地做些提升自我的事情,我总是不自觉地把“照顾自己”之类的需求往后放,这些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照顾自己的身体(比如运动、做按摩)、照顾自己的心灵(比如自由书写、正念冥想、做自己有热情的事情)、跟朋友见面。

第二我会逃避做那些略有挑战的事情(比如写文章、推广我的付费产品),而是不断做自己舒适区里的事(比如查询宝宝护理相关的信息)。看起来我是一个负责的新手妈妈,实际上我的很多时间被浪费了。

这种情况显然没法持久。我知道自己需要做一件事,就是“重建生活秩序”。

盖洛普优势测评的结果里,我的纪律才干非常突出。对我而言,拥有秩序感不仅仅是一种偏好,更是一种需求。稳定、规律、可预测的生活秩序对我来说意味着掌控感、更高的效率,因而也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幸福。

这几天做了几个小尝试:

01

记录时间事件日志

近几年用A Time Logger 2的APP来记录时间事件日志,总是断断续续的。尤其是有了孩子后,随时要响应宝宝的“召唤”,而且家庭日常杂务也增加了很多(比如日常要跟育儿嫂沟通、负责家庭采购),很难做到及时切换事件的记录。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件事情已经快做完了,突然想起A Time Logger 2的APP里的记录还显示的是另一件事情

这几天貌似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助力方式,就是利用苹果手机的添加小组件功能,把A Time Logger 2的记录页面作为一个小组件,添加到了手机桌面上。这样的话,只要解锁手机,我马上就能看到当下正在进行中的活动状态,忘记记录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了。

屏幕左上角的A time Logger 2,显示我正在“工作”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记录时间事件日志能有效帮助我建立生活秩序。它能持续提醒我“当下我正在做什么?我在做的事情是出于自己有意识的选择吗?”这就能直接减少“时间黑洞”,比如出于无聊地长时间刷短视频,以及不必要地搜集过多育儿信息。

而时间黑洞减少后,时间更多花在了高质量的事情上,得到的正反馈自然变多,整个人就会更有成就感。

02

更新Daily Routine

在小燃的精准推荐下,听了一期播客,果然对我重建生活秩序有启发。

播客主理人把我隐隐感觉到、却没总结出的几点表达得很清楚,太有共鸣了:

1.人生主要的痛苦来源是内在的混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耗”。

2.建立生活规律的最大好处是帮你固定住一些变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3.每天大量的时间是模块化的。如果提前做好规划的话,到了这些时间,就不用去花时间思考需要做什么,更免去了纠结的内耗,可以直接像机器一样自动运转,非常高效。

本身前几天就把自己的Daily Routine(日常惯例,也就是每天固定)更新了一下,但因为涉及到家人的配合和影响,心里总是隐隐担心实现不了,所以没有下决心严格执行。听完这期博客后,我马上把Daily Routine更新了一版,并且干脆设置成手机锁屏页面,准备严格执行!

这样的好处是,到了需要陪宝宝,或者处理日常杂务的时候,我就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地做这些事情,而到了专注工作的时段,我就很清楚,自己需要去直面一些略有挑战、但能带给自己真正成长的事情,比如写文章,或做其他内容输出。

03

完善日程表和待办清单

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日程表和待办清单合二为一,全部放在了“滴答清单”APP上。

这两天的日程表

之前我用苹果日历做日程管理,用滴答清单做待办事项管理,但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两边都列了一堆计划,加起来远远超过了自己能完成的量。当长期完不成计划的时候,就会干脆摆烂,视计划为无物。

出于我长期的时间短缺焦虑症(详情见我有一种特殊的“病”),在制定计划时我仍然会很贪心、总是列很多,这点我还在探索改善方式。

04

偶尔出门换个环境

我本身就很宅,加上近段时间北京低温,就把一切非必要的出门都免了。前几天外出办事的时候,看到旁边就是书店,就逛了一会儿,漫无目的地翻阅了几本书,还在陈列丰富的儿童书籍区找到了给宝宝买绘本的灵感,有种想带宝宝来看书的冲动,哈哈!

再次意识到,偶尔换个环境,视野得到拓展的同时,心情也会更好,或许还能收获小惊喜。回来后我就把“每两周逛一次书店”列在了日程表上。

05

做这些重建生活秩序的计划时,我觉得自己像在一片广袤的森林中,寻找清晰的小径。

不管是照顾自己身体还是心灵的需求,还是直面那些“难而正确”的事情,其实都是为了通往内心的宁静。 


一知一行一心
很久以后我才发现,我写下的那些文字,都跟“幸福”二字有关。 努力保持拓展认知、快速践行、内外一致。欢迎同行的伙伴呀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