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上清走笔655】学生喊我“王丽君”|王丽君
政务
2024-11-25 06:38
湖北
点击
蓝
字
关注我们吧!
学生喊我“王丽君”
■
王丽君
我叫“王丽君”,近期,却在学生群体中传将开去,似乎二至五年级很多学生都知道。比如在吃饭时,排队的学生看见我走近,会善意的大声提醒讲话的同学“王丽君主任来了”,着急的娃就会说成“王丽君来了”,这样的情景也往往发生在放学路上“王丽君主任在前面,别讲了”,我的“名号”似乎就是这样传扬出去的,以至于一二年级的很多学生都知道了我的名字。
前阵发放校服时,我在假山旁协助,二(
11
)班的小
A
又到跟前转悠,一直围着我叽里咕噜,还没听明白说的啥,同办公室的李主任就出声了“你喊老师什么?”,“王丽君啊”他很自然的脱口而出,并且还重复了一遍,带着很浓重的地方言腔调——王(一声)丽(三声)君(二声),感情把我的名当歌在“唱”,能听出没有恶意,语调甚至还有点小傲娇,李主任立马正色道“除了喊名字,你觉得怎样喊更好?”,小男孩略作思索道“王丽君老师”,李主任面色稍缓看着他,于是孩子跟着又说了句“王老师”,我与李主任相似一笑,并对他说“我很喜欢你叫我王老师”。教育就在这样的小场景中完成,他玩将开去,我们继续忙着,很快就将这件事忘掉,只是在下一次相遇时,他与我打招呼不再直呼名字,我也有了更热烈的回应。二年级的孩子,似乎还不是很明白他口中喊出“王丽君”和“王老师”的不同意义,但老师的及时教育,一定能使他能更早懂得尊敬的含义。
上周由我和另外两名领导值周,每天在学生到校前要到岗,但由于要给两个姑娘梳头,所以即使我起得再早,每次也就是踩点赶到,总是走到主席台时就看见校门缓慢打开,听见门卫师傅大声提醒“等门开完再进来,小心被夹到”,待门完全打开,在门口等了好一阵的学生急不可耐的涌进学校,这些学生以前都是各凭本事,看谁跑得快能拔得头筹最先抵达前教学楼,本周大家似乎被“捏住了刹车”,最着急的步伐是“径走式”。上周三,在一大批“王老师,早上好!”的问候声中听见了这样的声音,才终于给我解了惑——“你没看见王丽君吗?还在跑”,由于着急去校外的值守点,也就没有回头去追究这个声源,但立马听见了一道浑厚的男声说“哪个教你们直呼老师名字的?”立马听出这是在操场晨练的笪校长的声音,循声望去,老师与学生相对而立,只见笪校长稍顿几秒缓声提醒“以后不能叫老师的名字,称呼某某老师,记住没”,学生点点头。及时教育会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明媚的早晨。
记得小时候,总是被父母提醒着向长辈打招呼,稍大一点能准确将长辈的脸和身份对上号后,只要远远看见,总是开心的拉着嗓子高声打招呼,生怕怠慢而让长辈感觉不敬。“对于师长、平辈中的年长者,说话用敬语”,学校的所有学科和老师应该都是这样教的。但总有学生会私下叫老师名字,年龄稍大点还会给老师起外号,对于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老师们,大家心中了然,偶尔听见学生叫自己名字,作为事件中的“核心”人物,当事老师要当场与学生直面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决,如果正色对学生说“你叫我什么?”,或者说“你叫我某某老师,不要叫名字”,会让学生觉得他惹你不开心,你却无可奈何,保准私下叫得更起劲,所以经常是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微笑着说“我更喜欢你叫我某某老师”。但此时若能得到旁观第三人的及时提醒,教育效果就不一样了。
类似的还有很多小事,如果任其积累,如果这些小事都集中在某一批人身上,那么将会逐渐发酵成大事。所以,教育要从小事抓起,要从细节抓起。
“问题”是教育的契机,遇见“小问题”不去处理,实质上是一种放纵。
比如学生乱丢垃圾、疯赶打闹、公众场合大声讲话、集会活动队伍乱七八糟等种种问题,因为不是自己认识的学生就不管,这是失职;因为不是班主任就不管,这是失职;因为不是分管学生常规板块的干部就不管,这是失职。
所以,
教育最大的合力是什么呢?我想,应该就是“看见就管,预见就提示,想到就交流”。
第一现场总有人在,就不会出现“王丽君主任在前面,你不要讲话了”的声音,而是每一名老师就是一个立体的“德”,大多数学生也自身在不断积累“德”,少部分“少德”学生,就能在这些师生的立体连接中,逐步“有德”,以师生的“德场”为学校“铸德”
。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小学 )
推荐阅读:
1.
【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三:教师第一|山栀子
2.
【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二:学生立场|山栀子
3.
【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一:家长思维|山栀子
4.
【报告】“智趣课堂”的理念与实践|山栀子
5.
【报告】和孩子一起走进“高年级”|山栀子
6.
【论道】育人为本,厚德铸魂|山栀子
7.
【3X时光记忆】0906:“德育”何以入心|山栀子
8.
【心得】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追求”|山栀子
点击分享此文章
乐乡树人
讲好教育好故事,分享树人好经验;崇尚人间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
【论道】用结构的力量改进课堂教学|李 香
【3X时光记忆】1201:学科素养的完整“生长”|山栀子
【上清走笔659】我们一起聊“压力”|牟恋秋
【论道】一流学科建设的13个微创点之“学科阅读”|陈绍清
【上清走笔658】学生给我的“礼物”|张 莉
【随笔】家校携手共建“好规则”|山栀子
【论道】语文课堂的“智”与“趣”|彭 珉
【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四:家校共同体|山栀子
【论道】初冬向阳路,“研”途共求索|余美容
【论道】智趣课堂的“生长力”|涂伶俐
【上清走笔657】今天,你学习了吗|牟恋秋
【时评】视教师为“人”,做守护教师的“神”|山栀子
【上清走笔656】被“利用”的感觉|胡 洁
【上清走笔655】学生喊我“王丽君”|王丽君
【上清走笔654】温暖的小手|任美霜
【故事】烧饼中的“美育”|刘 杭
【随笔】若我来写一本书|吴琳倩
【上清走笔653】生活的“意义感”|谢元红
【论道】一流学科建设的13个微创点之“课堂转型”|陈绍清
【论道】初中阶段百忙,仍可偷闲练字| 潘田其
【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三:教师第一|山栀子
【上清走笔652】当孩子“不要零食”|李祝英
【上清走笔650】长在山里的他|朱德珍
【上清走笔651】我的“家长们”|牟恋秋
【报告】“智趣课堂”的理念与实践|山栀子
【上清走笔649】午餐的小惊喜|任美霜
【散文】深秋隐月|邓巧明
【上清走笔648】洗不掉的印记|张 莉
【上清走笔647】“躲”老师的小女孩|王丽君
【推荐】何为名师?名师何为?我们究竟应该坚持什么?|毛 杰
【上清走笔646】孩子的“心”|肖林寒
【随笔】师爱之光|朱春语
【论道】一流学科建设的“13个微创点”|陈绍清
【随笔】陪孙女“熙熙”读书记|陈玉兰
【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二:学生立场|山栀子
【上清走笔645】尊重规则,相互理解|胡 洁
【随笔】“弹性”不能变“任性”, “人性化”不是“自由化”|山栀子
【推荐】致家长:“死亡游戏”正风靡学生圈,请关注生命安全!
【上清走笔644】真正的教育|杨 妮
【故事】从“私下”到“台上”|刘 杭
【随笔】任明杰:心中有爱,何处不是“桃花源”|山栀子
【上清走笔643】我教学生解“矛盾”|牟恋秋
【生命叙事】追逐在每一个当下|杨 雪
【上清走笔642】教育不能磨灭孩子的“自信”|任美霜
【上清走笔641】“拳头”与“鞠躬”|张紫慧
【故事】一次特殊的道歉|小虾米
【论道】有种好教研叫“集体备题”|陈绍清
【悦读】读《孩子的乐园,父母的练习场》有感|陈玉兰
【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一:家长思维|山栀子
【故事】生而不凡,陪你一路向春山|庹先云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