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二:学生立场|山栀子

政务   2024-11-14 06:36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教育何以凸显“学生立场”

❏ 山栀子

某天刚下班,我就接到五年级某学生家长的投诉电话。家长的语气很急切。事情的原委并不复杂。这个孩子是体训队成员,每天提前到校参加训练。早上移动体育器材时不小心,器材上的架子掉下来砸在了某高年级男生身上,被踹了几脚。体育教师没有在意,没有当场对打人者给予批评教育。“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要就这件事向老师问个道理,只是觉得打人者欠孩子一个‘道歉’。孩子回来觉得很委屈,打了人还若无其事,学校不是任其霸凌的地方吧?”倾诉中,听得出家长同样的委屈。

简单的安慰后,我邀请家长第二天早上到校一起处理。双方家长在老师的协调下,态度都很积极,孩子握手言和,家长平了怨气。

事后复盘,一件小事背后折射出重要的教育问题。被打的孩子,表面看似没有“受伤”,心理却留下了“创伤”。本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很快释怀,却因缺乏帮助而没有和他人、和自己达成“和解”,只能累积成满腹的委屈,向家长倾诉。打人的孩子,欺凌行为没有及时受到批评教育,一时的纵容会强化其“做错事不承担后果”的惯性,若长此以往,小错可能积成大恶。

可见,教育无小事。最好的教育发生在“现场”。教育,有看见,就要有回应。我平时和班主任聊天,老师们讲得最多的就是习惯了孩子们喋喋不休的“小报告”。轻的如,“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讲小话。”“老师,他拿我东西了。”重一点的如,因为一个小玩笑而引发冲突,或在熙攘的人群中“干架”,或是一不小心磕磕碰碰导致身上带点“伤”。习以为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不至于对这些琐碎感到厌烦或急躁;另一方面,我们又往往会因习惯而渐渐麻木,对背后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轻视。面对这样熟悉的场景,我们要有淡定的态度,也要给孩子“重视”的回应。因为,孩子的“小报告”里有期待,孩子的“投诉”里有求助,孩子的“委屈”正需要化解,孩子的“伤口”正需要处理。如此种种,都需要来自现场的及时教育和干预。孩子就是孩子,越小对“小事”越敏感和在意。所以,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我们才能真正从内心重视孩子的情绪。

以生命为立场,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就体现在日常对学生“情绪信号”的重视。因为,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在学生眼里都是“大事”。

还有一次,我走进三年级某班教室观课,老师和孩子们学习文言文《司马光》。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障碍首先来自朗读。轮到一个女生,她读到“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跌”之时,一声“tie”引起了众生中的窃笑,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再读,还是“tie”。老师示范了这个拼音后,再读,还是“tie”。“不着急,我们慢慢来。”老师安慰她越发紧张不安的情绪。再读,还是错了!

“同学们,我们一齐耐心地等她一下,好不好?”“来,跟着老师读。大胆读出来,我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老师又一次给她示范,给她鼓励,给她时间。终于,一阵较长时间的安静后,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女生正确地读出了“die”音,把这个句子顺畅地读了下来。“真好,就像这样再读一遍,声音更大一点,来!”女生又一次顺畅地读出了这个句子,音准,声亮。教室里响起一阵熟悉而热烈的掌声。

看到这里,我想,这个环节,于老师而言,肯定是不曾预设的“意外”。教师的等待和反复,使这节课没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丝毫没有影响这一节课的“美”。这是一节充满温情的好课,这样有温度的细节还有诸多。同其它的课比起来,这是一节没有快节奏、大容量的“慢课”,但其乐融融,暖风宜人。一节好课,于众生而言,或许是活泼和精彩;但于那些迟钝和缓慢的孩子而言,放松和安全,恰是最动人的温暖。不放过一个孩子的错误,就是珍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错过一个孩子的掉队,给予孩子成长的时空,这种等待的温度,足以温暖一个孩子的全世界。这就是教育的“学生立场”。

我还看到过很多这样的学校:学校文化墙上最大的版面,最醒目的地方,不是冷漠的“学校广告”,而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稚嫩的文字、创意的作品、童趣的故事。学校所有的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都向学生开放,一切为学生而设计和布局。即使是像楼梯口的墙角,也被精心布置,可游戏,可小坐,可阅读。这同样是教育的“学生立场”。

教育如何凸显“学生立场”?要把握三个关键词:“温度”“深度”和“广度”。

所谓“温度”,即教育要有儿童视角。儿童视角,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父母心”,更要有“慈悲心”。教育的责任从塑造和培养上升到保护和成全,教育的姿态从俯视下降为平视或仰视。师生平等的关系中,学生更是中心。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时,就会想一想“假如是我的孩子”和“假如我是孩子”。“儿童观”下的教育评价,就会多一把“尺子”来衡量。

所谓“深度”,即教育要有学习思维。其一,学习思维,体现在“有破有立”。破除“教师中心”论,教师成了“导演”和“教练”,学生成了“主角”和“学习者”;教师的任务是主持、指导、帮助和评价,学生的任务是自学、展示、对话、探究和实验。破除“教材中心”论。教材只是一个学习媒介从“教材就是我们的世界”到“世界就是我们的教材”。其二,学习思维,体现在“以退为进”。站在学生立场,教师就要主动地“退”、大胆地“退”,退下“讲台”,退出“讲演”,将学习、阅读、探究、训练、展示、辩论的舞台交还给学生。立足“问题导学”和“任务驱动”。教师有了“退”的习惯,学生才有“学”的空间,才能真正实现从“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的转变。

所谓“广度”,即教育要有空间观念。其一,空间观念,是在“美育”的视角下建设学校的“德育”空间,让校园空间最大范围、最具艺术的“敞现”给学生,实现以美育人,润物无声。从教室到校园,拓展、连通、设计、打造,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地方。其二,空间观念,是在“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理念下全方位“展览儿童”,让孩子成为校园的主场和主角,通过丰富的平台、项目和活动让孩子得到锻炼、展示和成就感。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详见左下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1.【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一:家长思维|山栀子

2.【随笔】“弹性”不能变“任性”, “人性化”不是“自由化”|山栀子

3.【随笔】任明杰:心中有爱,何处不是“桃花源”|山栀子

4.【随笔】身影可以缺席,但青春不能缺席|山栀子

5.【论道】好学校应有“森林”景观——浅说我的办学主张 | 山栀子

6.【论道】有远见的教育,眼前要有“森林”|山栀子

7.【报告】“3X时光”创作自己的“生命叙事”——聚焦教育教学现象的反思|山栀子

8.【报告】学校的“芯片”与“名片” | 山栀子





点击分享 让更多人看到

乐乡树人
讲好教育好故事,分享树人好经验;崇尚人间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