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家校携手共建“好规则”|山栀子

政务   2024-11-29 06:36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家校携手共建“规则

山栀子

这次期中家长会的主题,与家长 “共建”,让“规矩”前置。
规则,看起来是“小事”,实际是引发各种矛盾和影响家校关系的“大事”。
和家长一起为孩子立规矩,一起为班级建规则,既是对家长的一次培训,也能上家长感受到在教育中的重视和参与的“角色感”。
为什么在老师看来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却引来家长的关切和矛盾?其实,背后是家长对班级日常教育和管理规则与要求的“不知道”,对老师调解处理的方式“不认同”,对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处理“不理解”。
所以,只有将班级的管理机制、对学生的日常要求与家长一起“共商共建”,透明公开,才能在实施过程中令学生和家长心服口服。
班级中涉及学生的规矩有很多,大到“中小学生守则”,细到“学生一日生活常规”。作为教师,我们要知道家长和孩子对哪些规则表现很“敏感”。比如,教室如何编位,学生如何评优,违规如何惩戒,如何选择干部,如何给学生公开展示与锻炼的机会。这些“敏感内容”,对于成熟有经验的班主任而言,能处理得很好。但有的家长很关切,也很“较真”,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他们会想老师是不是有意在多谁机会,在故意冷落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偏袒哪个孩子。原本很简单的教育,就因为一些家长的“小心思”而变得复杂起来。一些在老师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因为有人不理解或误解就成了“是非事”。
如何和家长一起共建管理规则?一是梳理日常规矩;二是解读敏感规则;三是提供可选择要求;四是推介居家学习生活规矩;五是充分征求家长对惩戒规则的意见和建议。班级管理的规则和要求,要坚持全覆盖、抓关键、有依据、不苛求、好操作的原则。
我们的教育惩戒规则,要基于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惩戒规则》政策框架,制定“班本化”的教育惩戒实施细则,倡导“一班一规”。从现状看,前期一些班级和家委、家长一起制订班本化的惩戒规则,有创意,有认同,也有成效。学生发展中心通过搜集汇总,主要包括以下12个类别的惩戒方式:提醒、个别批评和公开批评、站立听课、面壁思过、书面反思和公开反思、劳动教育、学业处罚(背诵、书写、课外阅读等)、通报和约谈家长、家长陪读、停课反省等。没有惩戒的教育,既不完整,也缺乏力量。班主任要和家长形成共鸣并同频,并在家委或家长的参与下以集体的智慧共建和细化上述基本规则,比如频次、时间、数量等等。让“惩戒”在家长的认同、理解中共同实施,达到教育学生的意义和目的。
这12种措施,在具体制定和实施时要注意四个原则。一是以失德逾矩和干扰、影响、损害他人为基本界线;二是以提醒、批评、反思为主要方式;三是以性质、程度、频次、后果为区别依据;四是少用和慎用后三类方式。
在处理学生问题和实施教育惩戒上,要注意防范七种细节风险。一是刻意小题大做;二是频繁反复翻旧账;三是处置不公简单化;四是随意曝光扩大;五是不尊重人格和保护学生隐私;六是只惩罚不沟通不“善后”;七是一人违规群体“连坐”。
班级管理规则与法律法规不同,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面向群体要求强调“原则性”,面对特殊个体的具体案例则要体现“灵活性”。这就是教育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教育既要体现“力度”,还要有“温度”,这就是教育的“尺度”。面对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方式是:高举“戒尺”,轻轻落下。
(本文根据作者在班主任培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推荐阅读:
1.【论道】中国教师报:松滋实小办学新思维之四:家校共同体|山栀子
2.【时评】读懂《惩戒规则》中的立德树人价值|山栀子
3.【随笔】“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聊聊“体罚”那些事儿 | 山栀子
4.【随笔】家委驻校:从“看见教育”到“参与教育” |山栀子
5.【家教】给家长的开学第一课:无缝对接,无限信任,双向奔赴|山栀子
6.【随笔】致家长:新“师说”|山栀子
7.【论道】新时代“家校共育”的理念与实践 | 山栀子
8.【时评】视教师为“人”,做守护教师的“神”|山栀子



点击分享 让更多人看到


乐乡树人
讲好教育好故事,分享树人好经验;崇尚人间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