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给出一个运动处方

文化   其他   2024-02-28 22:30   福建  

运动可以改善焦虑、抑郁,对于轻中度抑郁患者,运动治疗的疗效可以达到和抗抑郁药物相当(详见文末推荐阅读)那么在门诊工作中,如何与患者沟通,进行有效宣教、提升运动处方的依从性,来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呢?这里分享一些我的工作经验。

切入话题,评估患者的运动基础:

“平时有运动或者锻炼的习惯吗?具体是什么样的?”
——我的常用表达,供参考

进行初步宣教:

“运动对于病情的改善有明确的研究证据,甚至和抗抑郁药物的疗效相当。不过,就像吃药一样,吃多大剂量、吃多久的药,如果希望运动能达到治疗效果,也是需要一定的“剂量”,即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具体来说: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45~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持续至少10周。
——我的宣教表达,供参考

对于焦虑或抑郁症状比较轻的患者,暂时不愿意用药或者评估之后暂时不需要药物干预的患者,上述运动处方可以给到患者,需要严格地执行,同时建议:如1~2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及时门诊复诊,评估病情并开始药物治疗。患者确实能够自我监督、坚持运动治疗,每个月来门诊随访(即使没有用药也可以随时门诊咨询),比我预想的更能坚持,在随访中可以看到运动的疗效。

更多的情况是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我建议同时联合运动治疗。可以视情况在首次就诊或后续随访中增加焦虑或抑郁症状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运动,需要更加细致的工作来增加运动处方可行性和依从性。医嘱书写:运动处方建议: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45~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初步宣教内容:

“已有的研究表明,运动对于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是有明确的疗效的。为什么建议要增加运动呢?首先,我们增加运动,就相当于药物联合运动治疗,两种治疗同时进行,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更快地改善症状;其次,运动对于预防抑郁/焦虑也是有效果的,我们在现阶段建立了规律的运动习惯,意味着未来当我们减药和停药的时候,我们有了一个支持,能够更有信心去减停药物而不用担心很快复发,因为我们还有运动治疗在维持疗效。因此,我们开始运动治疗,不仅仅是为了更快地好起来,更是为了未来减停药物做准备。
——我的宣教表达,供参考

这里就和患者说清楚了为什么建议联合运动治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许多患者担心药物一旦用上以后就没办法停药,或者是担心停药之后会容易反复,这部分宣教可以增加患者对于病情好转的信心和对未来减停药物的信心。当然,对医生在做减停药物的评估时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给建议也会有副作用。抑郁的患者会感受到压力,因为原本就精力减退、动力不足,而运动又需要患者启动、行动,如果患者很难开始或者不能依从,可能会加重原本就存在的自责甚至内疚,认为自己不够努力、没有做到医生的要求。尤其对于青少年,家长可能会对患者说:“医生都说了要运动,你为什么不能坚持?你就是不努力才不会好。”甚至在诊室就已经“教育”上了,“你看吧,我都讲让你多运动你不听我的。”这样很可能适得其反,建议变成了额外的负担和压力。

因此,我会在解释完上述运动治疗的目的和具体处方要求之后,补充说明:

“这里说的一周三次、一次45分钟到1小时,是我们的目标噢。不是说今天你回去就要按这个要求做,而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这个,尽量达到这个目标,可能需要1个月、2个月甚至更久,没关系,我们已经在用药物了。我们有1次运动就是在增强疗效,从1周1次开始到1周2次,从1次半小时开始到1次1小时,慢慢来没关系。如果某一天实在不想动也没关系。家长可以帮助督促一下,但不用强迫。”
——我的宣教表达,供参考
对于预期比较困难的,除了降低频率,也可以降低强度,最简单的,建议户外散步(小区楼下、附近公园等等),一次半小时,一周三次。

为了增加可行性,需要进一步确认患者的日常安排,在诊室里就把运动这件事安排进患者的日程中。比如对于学生,了解患者一天的课程安排,寻找可能的空档。比兔,吃完晚饭到上晚自习的期间,是否有1小时的时间可以到操场上散步,或者每周的体育课时间是否可以运动。周中可以安排2次,周末安排1次,周末的时间具体是哪一天的哪个时间段可以安排。对于上班族,工作日哪个时间段可以安排运动时间,周末是否可以有半天去公园散步或运动,具体到周几的具体时间段、做什么运动、可能出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应对以保证优先运动安排。

还可以为患者寻找支持:青少年,父母可以督促患者运动,有的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运动;上班族,如果有对象,可以寻求对象的支持、督促,也可以一起运动,没有对象的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比如,有一个患者想了想,说周中下班后可以让对象陪自己散步或者跑步,周末可以约自己的好朋友吃饭、公园散步。

有的患者既往有规律运动的习惯,比如有患者多年来坚持健身,一周三次,抑郁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去健身房;有的患者喜欢打羽毛球,每周固定时间和球友一起打球,抑郁之后就不再参加羽毛球活动了。对于这类患者,不太需要具体的细节指导,建议恢复原来的运动习惯就可以。

最后,当我们提供了运动治疗建议或者运动处方之后,在后续的门诊随访中,需要评估患者运动的情况,建议在复诊病历中进行记录(例如:运动频率、时间、方式,例如:1周3次,半小时,瑜伽)。一方面病历打印给患者,表明医生很重视,患者看到这部分记录可以强化运动行为,另一方面也方便我们后续随访评估,不记录就不记得了。同时,可以询问患者是怎么做到的,患者对运动带来的体验是什么,对患者已经做到的部分给予鼓励和强化;如果患者没有开始运动,表达没有关系,并询问存在的困难以及为患者继续寻找可促进患者运动的资源。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躯体状况。有的患者既往有过运动相关的损伤,比如膝盖损伤,或者有躯体疾病限制了患者的运动,则建议患者寻求相关专科医生的建议、康复科医生的建议来针对性地进行运动指导。他们并非不能运动,而是需要更加精细、个性化地指导。

运动处方只有一句话: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45~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持续至少10周。有效地给出这个处方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对于我来说需要花费1-3分钟左右,说习惯了已经变成了下意识宣教流程,不怎么费脑子。运动是最简单、可行、免费又疗效明确的治疗方法,多花几分钟我觉得非常值得。

在2023年以前,我自己也是没有运动习惯的。基于已有知识,我会给患者提供上述运动处方,当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真的能够坚持运动,我会忍不住对患者感叹:哇!你好厉害!你真的能坚持一周三次!而自从我开始规律运动之后,我可以和患者聊更多运动的体验,也更有利于我给患者具体的指导。

同时,当询问患者是否有运动习惯,患者回答平时不运动时,我会下意识地说:那太好了!那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来增强治疗效果,可以开始体验运动带来的好处了!

总结一下,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如何有效地提供运动处方:
1、运动治疗有效,需要一定的频率和强度,具体处方: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45~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持续至少10周。
2、药物联合运动治疗可以更快改善症状,同时为未来减停药物做准备。
3、为患者减压,预防建议的副作用:一下子做不到也没关系,是努力的目标。
4、具体化运动处方以提高可行性和依从性:周几的哪个时间段可以安排运动,可以寻求谁的督促和支持。
5、后续随访时评估运动情况并记录。
6、必要时建议进一步寻求相关专科及康复科医生给予个性化运动指导。
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抑郁症的运动处方
运动也能治疗抑郁症?——浅谈运动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缓解抑郁、焦虑和压力的运动处方




LLJ的精神病世界
a psychiatrist, also a feminis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