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随着人民币现货汇率下跌,船公司希望借此推动价格上涨,以维持利润。然而,近期的市场数据却显示出另一番景象。
市场现状:假期低迷与汇率波动
尽管自本周中国新年假期开始以来交易活动低迷,但大多数主要的东西方海洋贸易现货汇率继续小幅下跌。由于中国为期两周的公共假期,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暂停发布,直到人们重返工作岗位。然而,德鲁里的世界集装箱指数(WCI)在亚欧航线上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WCI的上海-鹿特丹航线上周下跌5%,收于3274美元/40英尺,而上海-热那亚航线上周下跌4%,收于4400美元/40英尺。
同样,Xeneta的XSI远东-北欧航线现货价格也下跌8.5%,至3713美元/40英尺。跨太平洋航线也未能幸免,WCI的上海-洛杉矶和上海-纽约现货汇价上周均下跌1%,分别收于4771美元/40英尺和6288美元/40英尺。这样的现状使得航运公司面临重重压力。
关税威胁与运价调整
特朗普新政府的关税威胁迫在眉睫,这无疑让跨太平洋航线雪上加霜。然而,船公司在年初宣布的一系列一般运价上调(GRIs)也将于明天(2月1日)在亚洲-美国航线上实施,每40英尺的运价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不等,尽管它们是否会坚持还有待观察。
此外,MSC和CMA CGM都宣布,从3月1日起,对西行跨大西洋货物征收每40英尺1000美元的新旺季附加费。鹿特丹-纽约WCI指数本周下跌2%,收于2732美元/40英尺,而Xeneta的XSI指数上周下跌6%,至2636美元/40英尺。
航运公司业绩表现:逆势而上
尽管市场波动剧烈,日本ONE公布了其第三季度业绩,反映了其2024年最后三个月的表现,该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4%,达到48.5亿美元,运量增长5%,达到97万TEU。这导致净利润为4.83亿美元,而2023年同期则为净亏损8300万美元。
ONE也看到了持续的高船舶利用率,其亚洲-北美服务在过去9个月的装载率为100%。本季度亚欧航线的利用率为98%。该公司表示:“在北美东行贸易中,货运量最初有所放缓,但由于对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可能发生罢工的担忧,该季度后半段货运量有所回升。”
市场前景:谨慎乐观与策略调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船公司对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随着传统淡季的临近,货运量预计会放缓,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ONE表示,“虽然供需平衡正在减弱,但预计将在农历新年后逐步恢复。”ONE预测全年营收为190亿美元,净利润略高于40亿美元,这将比2023年的业绩提高30%。
全球航运市场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挑战与机遇并存。船公司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发挥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以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通过不断调整策略,优化资源配置,船公司有望在全球贸易的波涛中稳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