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方言:六谷)地边点豇豆,菜园地边种向日葵(方言:阿老葵),零星地头拐角栽高粱(方言: 芦粟),这已形成我们散兵农户人家传统的种植法了。
种六谷时,在六谷地四周点豇豆。六谷是高秆作物,豇豆是矮棵作物,有的豇豆牵藤长蔓,品种不一样,缠绕在六谷秸秆上。由于通风透光,不论是矮棵豇豆,还是藤本科豇豆,都长得特别旺。花期时,一朵朵浅白色泛着微紫色的豇豆花水灵娇嫩,簇拥在一起,缠绕在六谷秸秆上,惹人喜爱。嫩豇豆腌小菜,脆嘣嘣的。泡在自家做的蚕豆酱里,酱香味美,是农家人爱吃的下饭菜。豇豆米粒饱了,荚皮厚嫩,撕去豆荚纤维,掐成或切成寸把长,用肥肉煎油炒着吃,或五花肉烧着吃,烧炒得稀烂,味香籽面,进嘴绵柔,人人都喜欢吃。老豇豆又粗又长,籽粒饱满,剥去豆荚皮,用蚕豆酱蒸着吃,放点姜米,蒜泥,红辣椒,那是下饭的鞭子。晒干的麻雀脸,白鸽蛋品种的老豇豆,留着正二月里煮粥,豆米炸开,粥香四溢,孩子们吃得肚子都撑圆了,还舍不得放碗筷。
六谷扬花时,穗须嫩绿,子粒渐渐饱满。花落穗实,须微黑,便能扳嫩六谷了。扳下的嫩六谷撕去外苞皮,拽去须子,留一两层内苞皮烀煮。烀煮熟了,揭开锅盖,玉米香扑鼻,再撕去内苞皮,白里泛黄的嫩玉米粒排得整整齐齐,一口啃下去,浆汁沾满唇齿,满口玉米香。如果扳到甜玉米秸秆,那可有口福了。这甜玉米秸秆甜度超过甘蔗,只是水分少了些,但孩子们喜爱,这是不需要花钱买的零食。扳六谷棒时,孩子们就喜欢在六谷地里找甜秸秆吃。
零星拐角的地里土层厚,土壤肥,最适宜芦粟的生长。芦粟种下出苗后,需上一次沤熟的稀人粪尿,催苗长壮。拔节时,重施第二次肥料,催苗旺长。孕穗扬花时,追施第三次肥料,保证孕穗扬花灌浆有足够的营养。灌浆到成熟阶段,要勤浇水,保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严防干旱。芦粟成熟时,子粒外皮火红,一棵芦粟的穗子就像举着的一个火把,高粱地里的芦粟像举着无数的火把,煞是好看。我们散兵人种鲁粟,一般都是做饲料的,用来喂鸡喂鸭喂猪,主要是用脱去籽粒的芦粟苗来扎笤把。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家的笤把都是用自家种的芦粟苗扎的,根本不买笤把。
割芦粟时,菜园边的阿老葵花序正旺。阿老葵最吸肥料,根系特别发达,趋光,趋肥,趋水性特别强,是植物中的强者,所以栽在菜园,总是让它靠边站。可它从不嫌弃环境的好与坏,只是一个劲地跟着太阳转,秸秆结实,叶子肥大,放纵自己劲长,一直长到花穙硕大,籽粒饱满,花穙弯下低垂为止。当阿老葵花僵缩枯萎,花穙里籽粒就成熟了。成熟的阿老葵要及时收割,因为虫子最喜欢在成熟的阿老葵籽穙里安家落户,与人争食。
割下来的籽穙在太阳下晒几天,籽穙晒僵了,密密麻麻扎在籽穙里的籽粒就松了,用手一搓,籽粒纷纷从穙里落下来。搓下来阿老葵再晒干,用缸用坛用罐储藏起来。阿老葵秸秆是孩子喜欢玩的玩具。穙下弯弯的颈秆成半圆状,孩子们把阿老葵秸秆当小车推着满村跑,那股狂喜劲不知有多大。阿老葵秸秆还是扎篱笆,搭茅缸棚的好材料。
重阳节后,天气渐冷,雨雪天多起来。雨雪天,社员们不外出干活,炒一升阿老葵嗑着吃,这是庄户人家修养生息最美的时光,放松身心,嗑一把阿老葵后,美美地躺一会儿,舒展筋骨,消除疲劳。孩子们装一口袋阿老葵,嗑吃籽粒,这是当时生活条件下应时的零嘴美食。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孩子们放寒假在家,一边烘火,一边在火钵里烧蚕豆,烧六谷吃。那蚕豆和六谷的香味诱人满嘴生津,孩子争食火钵里的零食,乐此不疲,尽管唇污指黑也无所谓。
过年了,各家团圆饭吃过后,就开始香蛋,炒年货了。年货都是土特产:阿老葵,蚕豆,豌豆,花生,六谷……家家户户锅铲响,男女老少喜洋洋,这些土特产散发的都是泥土的芳香,象征的是年成熟,农家乐,小日子越过越兴旺。真正是:勤劳人家五谷丰登节庆有余,劳动门第细水长丰衣足食。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