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俊生 | “安徽第一文豪”吴敬梓唯一手迹考释

文化   2024-12-25 00:00   安徽  

在全椒的吴敬梓纪念馆,看到了吴敬梓的书法,意外的惊喜,没想到文学才子的书法也如此动人,行楷圆润而潇洒自如,大有王羲之的笔锋。

下面文字:“目前国内发现的吴敬梓的唯一手迹《奉题雅雨大公祖出塞图》,此为仿制品,原件在故宫博物院。”文字不多,但是文物价值不菲,不然不会存放在故宫。再说,我习字多年了,对于书法的审美有点专业。我拍照后,仔细的看来看去,有几个字要回去查工具书,大多我认识。七言古风,十韵二十句,算是吴敬梓诗歌里的大块头了,“大公祖”是什么人,“奉题”,很礼貌很客气的语句,桀骜不驯的才子也有谦逊的时候,我决定,刨个究竟。

回来后,我翻阅有关书籍,百度了半天,从惊奇到熟悉,从不懂到明白,从欢喜到敬佩,吴才子博得“安徽第一文豪”(胡适语)不是虚妄的评价。笔者意考释之,以飨诸君。

这是吴敬梓(1701-1754年)写给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的诗歌,本是一幅巨型的国画,高风翰画,上面飞白处,有几个诗人的诗作,吴敬梓写的是其中之一,位于左上角,七言古风,十韵二十句。高风翰(1688-1749年)和吴敬梓一样,是清乾隆年间旅居扬州的一个著名画家,山东胶州人,进士,后任安徽歙县县丞,去官后流寓在扬州卖画为生。而吴是文学家,客居南京和扬州两地,靠变卖老家全椒的房产和别人的捐赠生活。卢见曾(1690-1768年),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山东德州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府、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形貌矮瘦,不拘小节,颇有文艺才华,做官之余,喜欢和文人雅士打成一片,唱和饮酒嬉戏。他两次任两淮盐运使,一个是乾隆五年,一个是乾隆十九年。和吴敬梓认识当属第一次在扬州做官期间。他佩服吴的才华,也敬佩吴的家世,经常资助困厄中的吴敬梓。自然,在卢的身边,不乏多才多艺的文人雅士。文人们雅称卢为“大公祖”。意思是卢是一个大公忘私的人。一次,卢因为小人的谄媚和陷害,贬官发配到西北边疆劳动改造。和他较好的一帮文人雅士不舍,题画题诗,吴敬梓也在其中,便有了这幅画和吴的手迹。

走近吴敬梓的《出奉大公祖出塞图》,七言长诗,共二十句,一百四十个字。一到十句,发挥想象力(据考证,吴敬梓从未去过大西北,他短暂的一生活动在长江下游芜湖滁州南京扬州一带。),描绘和渲染出大西北黄沙、瑞雪和狂风大作的景象。“玉门关外狼风直,毳帐穹庐犄角立。鸣镝声中欲断魂,健儿何处吹羌笛。”十到十六句,仍然是发挥想象力和渲染,写出西北戈壁滩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壮美,烘托出主人公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他日携从塞外归,图中宜带风沙态。披图指点到穷发,转运精神固发越。”十七到二十句,是尾声,设想和赞美。“德敬”主人公,并期待早日昭雪和归来,复官和勤政。“繁花殷,芳草歇。蔽芾甘棠伐。”纵观全诗,感情真挚激越,层次分明,一气呵成,文采斐然。是吴敬梓一首有代表性的长诗。此文此书,有力的烘托的主人公卢见曾的人格和能力。据考证,若干年后,吴敬梓因突发疾病去世,没钱安葬,时二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慷慨解囊,无私赞助若干两银子,厚葬了吴敬梓。

《吴敬梓传》(陈汝衡著),“为我们传主经营丧葬的是卢见曾(雅雨)。山东德州人,时任两淮盐运使。他平时敬礼文人雅士,本人也多才多艺。和吴友好多年。”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


WELCOME TO OUR C.H.

I HOPE YOU LIKE IT

最忆是巢州
致力于传递乡音乡情,鼓励家乡人书写家乡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