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也为冬至思

文化   2024-12-21 00:02   安徽  




四婶走了


上午突然听说四婶走了,六十多一点。令人大为震惊。


那么阳光的一个人。真的是世事无常。


2017年夏天,四婶和儿媳、小孙孙三人从芜湖来巢县。7月9日我在散兵镇看到她们,她一讲到小孙孙,眉开眼笑的。正高兴着,我说,“站着嫑动,照个相。”于是留下了那张祖孙三代的合影。


相片是动态的,现在打开来看,四婶笑吟吟的如在眼前。


让人一下子想起来好多事情……


还记得1995年夏天经过芜湖,当时,只有四婶一人在家。四婶一见到我,立刻打电话给四爷:“正文你在哪啊?小云子来了。赶紧点个回来。”紧跟着就忙着烧菜,印象中喝的是大江啤酒。几通电话后,四爷回来了,还带了一个大西瓜。好久好久以后我才知道,那个时候,正是他们家庭不和谐的时候。世事难料。


唉。


2019年06月20日




姨父离世了


26号,周四夜晚十点多,姨父在武汉离世,恰在生日之后,寿享九十周岁。老龄化阶段,“白喜事”将是我们这些70后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唉。


姨父退休后,在老年大学练书法、学画画,还写了许多回忆文章。他把“学无止境”、牡丹花鸟之类的字画装裱赠送给孙子辈,又把回忆文章编辑成册供亲友传读。过着衣食无忧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今天周日,大家得空围坐谈论姨父的过往,于是我就想起来了他的文章,然后去书橱里翻,可是各种书籍多杂而凌乱,一时没法找到,翻找的过程中,依稀记起他文中的一句话,姨父自称是童年歌谣,但当时我读了感觉不太像,估计姨父回忆有误,却又印象深刻,原句大体是这个样子的:“秋冬到,秋冬到,小风不少大风到,大风一到,房上茅草就吹跑。又洒水,又糊泥,防止屋草吹下地,房屋漏水无存身。”记录的是他的童年时光,描写的是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反映了当年巢县北乡老百姓不好过的日子,旧时老百姓日子很不好过,非常不好过 。


很快想到那段“歌谣”,是因为我一直心存感慨,那就是姨父在晚年的时候时常犯迷糊,不记事不认人,属于阿尔茨海默病。但他留下的文字中,有一点把握的很好——赞叹社会进步,颂扬改开成就。他忆苦思甜,他鼓励上进,他教人珍惜当下。这种思想与我时常碰到的一部分老年人相当不同。


社会上存在一些享有充分保障的人,在享受着丰厚的改开红利之际,无视大家纵向比较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事实,认认真真地带着表情“怀念”他们的过去,懊恼某某政策变化于分责任田与改革开放。颇有些“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骂人”的架势,令人为之愕然。


记得邓先生92年讲话敦促加快前进步伐后,1993年粮食价格放开,社会经济在十几年的改开基础上看得见的突飞猛进,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才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这个“极大”是“质的飞跃”。但这也才是近三十年的事情。仅仅三十年啊,好日子并没有过安稳多么久,大家怎么就忘记了呢?


懊恼什么呢?怀念什么呢?念念不忘什么呢?是理想化的清廉风气,还是泛道德化的人际关系?假如按照所想放弃眼前回到过去,是否真的情愿呢?……好难讲啊。


10月27日,皖省贤者突然逝世,教人扼腕叹息,老百姓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怀念和惋惜。贤者去年曾经震聋发聩地说:“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我相信,他的这种顺应潮流的思想和话语,正是广大老百姓自觉自愿表达深沉怀念之情的原因之一。我也相信,我尊敬的姨父如若地下有知,必然也会有相同情感表达!别无其他。


仅以此,怀念我的姨父,兼向贤者致敬!


2023年10月29日


四爹爹辞世


外公少弟今日在马鞍山辞世西去,享年百岁。至此,外公一系那一代同辈人绝大多数已经作古,成为历史了。


八十多的大舅、七十多的小舅等人清晨闻讯,上午陆续赶向钢城。我没有告诉老娘,权且委托姨娘代致慰问。姨娘现在也七十五了,她前些天听说老人危重,当即就动身前往,先几日到那里陪在老人身旁。


人事代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


外公少弟,姓方,名再直(植还是质?),字厚夫,行四,我们称呼四爹爹。四爹爹当初在供销口子上班,约略记得40多年前吧,他在方集集心那个代销店,那时候大盐团子一毛五一斤,我们经常去拿鸡蛋换盐,鸡蛋算是硬通货……


往事如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


2024年01月22日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


WELCOME TO OUR C.H.

I HOPE YOU LIKE IT

最忆是巢州
致力于传递乡音乡情,鼓励家乡人书写家乡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