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被涡扇-6耽误的飞机----运-9(1969年)军用运输机

文摘   2025-02-04 06:32   辽宁  

运-9是603所设计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运-9又称10号任务,只停留在方案论证阶段。是拟装4台喷气式发动机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运-9飞机是我国第一次向研制大型运输机迈进的尝试,虽然未能成功,但其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1969年7月1 0日,当时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大搞直升机、大搞运输机”的指示,8月初空军科研部提出报告,8月底经空军党委和有关负责人员审阅后,9月4日吴法宪批准研制运输机,并给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载运两个加强连(按350人计,每人平均120千克,总计4 2吨);航程8000千米;航速800千米/小时。1970年6月10日,六院正式下达院科字253号通知,开始方案论证,提出了3个方案,1971年中断研制。运-9飞机的设计目标主要是以机降为主,并具有良好的快装、快卸货物的设备,航程远的同时具有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的能力。要求有较好的起飞着陆性能以及地面的机动性和适应性,不但能在正常情况下适应不同跑道的要求,同时具有在土跑道、草地、野战机场起飞降落的能力。

运-9飞机的机翼为采用ТУ-124翼型的后掠型悬臂式上单翼,机翼有2度下反角,4度安装角,1/4弦线后掠角为25度。机翼由中央翼、左右中外翼和左右外翼组成,中央翼在侧边肋处与中外翼对接。机翼和机身的对接靠3个梁接近两端肋的共6个铰点与机身相应加强框连接,每个接头为LDS的模锻件。机翼传至中央翼的弯矩,由中央翼自身平衡。剪力、扭矩及非对称载荷产生的不平衡弯矩靠6个接头传给机身。中外翼为三梁翼箱式硬铝合金结构,左右中外翼各吊挂1台内侧发动机。在内侧发动机以内,有一块3滑轨的前缘襟翼和一块4滑轨的后缘襟翼。左右外翼上各吊挂一台外侧发动机,在内、外侧发动机之间有一块3滑轨的前缘襟翼,外侧发动机以外有3块前缘缝翼(共8个滑轨)。外侧发动机内侧有一块3滑轨的后缘襟翼,其外侧为两块副翼。襟翼采用双缝后退式,滑轨为圆弦状,襟翼后退方向垂直于机翼后梁,襟翼分内外两块,内襟翼和外襟翼是在机翼第二控制面外分开,襟副翼分离面是参考轰-6的比例分开的。

运 - 9 飞机的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由105个隔框(包括2个A框)、148根长桁和梁及1.45~3.0毫米厚的LY12蒙皮组成。机身截面形状除机头、机尾局部采用二次曲线整流成近似圆截面形状外,其中间大部分为上下两半圆组成的扁圆形截面。机身由三段组成,2~1 4框为机身前段,即驾驶舱和前客舱段,为前气密段;9 9~103框为机身尾段,尾炮射击员舱为后气密段。3个气密段有单独的气密、空调系统。

机身内可装344个座椅,机身圆窗口左右共4 4个,应急舱门11个,客舱门3个,侧大货舱门1个。前客舱有座椅1 7个,床铺2张,工作台3个,盥洗室1间,还有衣帽间、食品柜各1个。

运-9飞机的主起落架采用四支柱四轮小车式,四个支柱平均分配于机身轴线两侧,每侧两个支柱前后排列,中间用连通管相连,起落架后主支柱可操纵转弯约2 0度,所有四个支柱都侧装于机身地板下的单独空间内。主起落架共计16个机轮,前起落架两个机轮,全机共18个机轮。

动力装置拟装4台910甲(涡扇6甲)发动机,海平面单台推力11000千克力。该发动机的研制源于1964年,我国开始了新一代歼击机和强击机的研制工作,即歼-9和强-6的研制计划。为了满足这两种飞机的性能要求,需要一种新型发动机作为其动力装置。606所提出了双轴涡喷、单轴涡喷和涡扇三类共22个设计方案进行对比,认为只有涡扇型可以满足这两种飞机的性能要求,遂将其命名为涡扇6型发动机。这也是我国第一次设计大推力发动机,其设计为双轴内外涵混合加力式涡扇发动机,设计最大推力70.6千牛,加力推力121.5千牛,推重比为6,在当时来说是一种性能十分先进的大推力发动机。

涡扇6于1964年10月开始进行初步设计,1966年完成了全部图样设计。1966年初开始由410厂进行样机试制,1969年完成了2台试验机的制造工作。涡扇6的初步调试在1968年就已开始,整个调试工作包括运转试车、性能调试、持久试车、高空台及飞行台试验、国家定型试验等5部分。1970年,针对运-9发展的需要,发展了涡扇6甲(即910甲)型发动机,采用单级风扇,带中间压气机,增大了总空气流量和涵道比,不带加力。生产了3台试验机。后因飞机研制计划改变,于1973年停止研制。

运-9采用5人制驾驶舱,气密结构,主操纵系统为硬式和混合式操纵,并有电动、液压操纵。驾驶舱后是气密式押运舱,可乘坐1 4人,机尾设有2 3-2型双联2 3毫米尾炮系统和尾炮射击员。

运-9预警机想象图

运送人员时,最多可设299~344个座椅;运送伞兵时可载员250人;运载装备时,可同时运载3辆伞兵战斗车;运送伤员时座舱内部改装100副支撑担架后可改为救护机型,可运送100名重伤员、5 0名轻伤员和1 0名随机医护人员。最大运载重量50~52吨。

空运时,装有2台电动绞车,单台拉力1.5吨力,货舱上部装1台小型电动起重机,地板设有系留装置。空投时,装有滚棒装置,可空投1、4、6米规格的空投平台。空降时,设有250套跳伞钢索等设备。

根据我国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物资条件,研制运-9这样的大型军用运输机是难以胜任的,中断研制的决策是正确的。

性能数据

类  型:四发大型军用运输机

乘  员:机组5名

尺  寸:翼展58.5米,机长54米,机高16.7米,机翼面积456米2

重  量:最大起飞重量228吨,最大有效载重42吨,燃油重量85.5

动力装置:4台910甲发动机,单台静推力11000千克力(海平面)

性  能:最大平飞速度900~95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743千米/小时,起飞推重比0.30,最大爬升率27到32米/秒(海平面),实用升限11500~12500米,最大载重航程7000~7500千米,起飞滑跑距离1390~1500米,着陆滑跑距离1270~1400米,起飞翼载荷500千克力/米2

武器装备:拟装火炮、火箭等自卫武器和电子对抗设备。

劲舞空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