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轰-5大型远程水上巡逻反潜轰炸机

文摘   2025-02-04 00:35   辽宁  

水轰-5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一代大型远程水上巡逻反潜轰炸机,主要用于反潜、攻舰、海岸巡逻、搜索救护等。水轰-5是605所(现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设计、122厂试制的四发涡轮螺旋桨式水上反潜轰炸机。该机主要用于在中、近海域执行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潜攻潜等任务,也可用于对水面舰艇的监视和攻击。该机除可在海上起降外,还可在净空条件良好、水深3米以上、长1500米、宽300米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起降。该机具有超低空、大航程、全天候、大载弹量、短距起降和抗浪性好等特点,并装备有一套搜索和攻击潜艇的设备以及自卫武器。

别-6

中国的水上飞机部队成立于1955年,当时我国曾从苏联购买过6架别-6型水上飞机,由此海军组建了我国唯一一支水上飞机大队,这些飞机在海上侦察、搜索、反潜、救护方面难以满足辽阔海域的需要。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些落后的水上飞机行将退役,研制新的水上飞机就成了很急迫的任务。为此,1968年筹建了水上飞机设计研究所(605所)。605所边组建边设计,1968年7月开始方案论证,1 0月上报中央,1 2月9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正式批准了水轰-5研制方案,由605所和122厂共同研制,00批试制3架,其中001号机为静力试验机,002、003号机为研制、试飞样机。0批为试生产批,共投产4架份,即04~07。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1969年4月605所和部队的人员到122厂,开展“三结合”设计。到1970年2月完成了总体设计,3~1 0月陆续完成了生产图绘制。工厂采用新的工艺方法,加快了试制进度。空重2 0多吨的001架飞机于1971年8月2 9日总装完毕,随即运往陕西耀县623所(中航工业飞机强度试验研究所)进行强度试验。到1974年8月,001架飞机完成了全部试验项目,全机静力试验破坏载荷达到设计值的110%时全机破坏,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1973年12月,供试飞用的002号原型机总装完毕,并进行了地面滑行。1974年10月,002架飞机运往荆门漳河水库试飞。1975年5月,飞机首次下水,至1976年3月进行了3 0小时2 8个项目的静水试验和水上滑行试验。1976年4月3日,水轰-5由黄星辉等机组人员驾驶首次水上起降试飞成功,共飞行23分钟。1979年12月,总参正式确定将水轰-5列装。

首飞之后,122厂自1980年起开始试制0批的4架样机,在研制过程中,1982年6月在一次试飞降落中,水轰-5的左襟翼固定支架断裂,4片襟翼都飞掉了,在此险情下试飞员用自己冷静的头脑及过人的胆识把飞机安全降落,人员和飞机虽然都保住了,但事件却为水轰-5的前途蒙上了阴影。到了1983年初,航空工业部宣布停止研制水轰-5型,并准备把该机作报废处理。

海军副司令员李景将军提出,海军希望把该型号搞下去,并且还要搞水陆两用型。在海军的坚持下,国防科工委和航空工业部到实地调查研究后,认为项目应该继续,1984年2月国防科工委决定批出经费继续研制,由此水轰-5型研制才得以继续。4架样机于1984年11月全部运到荆门322厂。这期间由于计划的调整等原因,飞机的研制放慢了步伐。1985年11月1 5日~1 2月1 5日,在1 8个飞行日中飞行2 2架次,3 0小时5 0分。飞机出勤率和科目试飞成功率达到100%,实现了无故障飞行。

1984~1985年底,0 4架原型机完成了荆门—海南—青岛的三角航线试飞之后,正式交付部队。自1986年起,水轰-5陆续装备海军试用。

1987年5月6日,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森林火灾,史称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605所提出将水轰-5改型为“水轰炸机”,用于森林防火灭火,经李鹏总理批准后,在0 4架飞机上实施改装试验(9133号)。1987年6月,水轰-5的森林灭火改型(水轰-5 B)在哈尔滨附近进行了首次灭火试验。水轰-5飞机先在水库水面以130千米/小时的速度滑行,仅1 0秒钟即将容量达8.3吨的飞机水箱吸满。随后飞机加速滑行500米后离水面升空。到达投水地点后,飞机放下襟翼,下降减速,以21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然后打开水箱门,8.3吨水在2~3秒投放完毕,投水高度30~50米时洒水面积大约4200米2。

机上增加了相应的吸水、放水装置,如在轰炸瞄准设备处增设放水按钮。水箱有手动操作应急系统。灭火型拥有以往型号的作战能力。1987年12月16日,改装后的飞机在黄海海域投水试飞成功,并达到了设计指标和林业部的要求。填补了我国投水灭火飞机的空白。

1989年8月12日,黄岛的一个储油罐被雷电击中,引起火灾,导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在此危急情形下,水上飞机基地接到上级命令,机组人员驾驶着水轰-5B灭火飞机吸水接近10吨飞临现场,在火海上空低飞至50米高度以S形穿插投水,经多次往返投水后有效地控制了火势。自此我国的水上灭火飞机进入了实用阶段,水轰-5B灭火飞机在我国航空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水轰-5装配的动力为4台涡桨5甲,起飞当量功率为2315千瓦。机上载有导航和轰炸雷达、磁力探测器及电台等。该机武器可以携带鱼雷、航空炸弹及空舰导弹等。全机共有7名机组人员,分别为正、副驾驶员,领航员,空中机械师,声呐员,磁探员和射击员。

水轰- 5机身采用大长宽比的全金属半硬壳式设计,机身下部为船底设计,两侧舭部设有最大深度为0.5米的喷溅抑波槽,槽外壁开有溅压孔以抑制喷溅,从而令适航性大大提高。

为适应低空远程飞行和超低空搜潜攻潜的要求,水轰- 5的机翼采用展弦比为 9的平直梯形机翼,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全金属单块式结构,翼根翼型为NACA23018,翼尖翼型为NACA4410;机翼安装角为5度,外翼下反角为3度;机翼由中央翼、中外翼和外翼三部分组成,中央翼呈矩形,中外翼与外翼是梯形的。该机尾翼为全金属双垂尾形式,由水平安定面、升降舵、垂直安定面(2块)、方向舵(2块)组成;由于采用双垂尾布局,使尾炮有良好的射界;水平尾翼展长10.5米,面积28.8米2,上反角9度,垂直尾翼高4.8米。在机翼的外翼下面装有固定式的浮筒,保证了水面滑行的横向稳定性。

为了减少水上滑行阻力,改善水动性能,该机采用了大长宽比(10.6)船身。船身前部的抑波槽和防水板具有减小浪花飞溅的作用。机(船)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全长38.9米,最大宽度3.13米,最大高度4.5米,第一断阶高108毫米。船身下部的抑波槽长1 0米,宽8 0毫米,深534毫米。水舵面积0.301米2,最大偏角为左、右各25度。船身总排水体积约152米3。船身根据两舱破损进水不沉的原则设计,分成10个水密舱。第一舱为领航驾驶舱,可乘坐领航员一人,正、副驾驶员各一人,空中机械师一人。舱内有领航、驾驶、火力控制所需的仪表设备和海锚等。第二舱为应急设备舱,舱内有救生船、生活用品、抽水泵、液氧设备等,舱右侧有一主舱门供乘员出入和抛放应急设备及跳伞使用。第三舱是声呐、磁探员工作舱,左侧是声呐员和搜潜设备、投放浮标操纵机构,右侧是磁探员和磁探搜潜警戒干扰设备,上部中央有应急窗口,下部有前起落架。第四舱是乘员休息舱,内有吊床等设备。第五舱为电气仪表、液压冷气系统设备舱,右侧有2号舱门,用于装卸涡轮起动发电机。第六舱为涡轮起动发电机及浮标储存舱。第七舱为浮标投放舱,舱左侧有投放机构,机身外侧有主起落架收放舱。第八舱为通信射击舱,上部有地板可升降的通信射击员座椅,下部有蓄电瓶。第九舱为电子设备舱,左侧有一窗口供装卸电子设备用。机尾最后一舱装有磁探杆和探头。

水轰- 5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供自动上下水使用,起飞后可收入舱内,机轮带有刹车。但起落架不是按陆上着陆使用设计的,所以水轰-5只能水上起降,路上滑行速度不应超过15千米/小时。

水轰-5的液压系统有两台可变供油量的YB10柱塞泵,油泵额定压力为210千克力/厘米2,供刹车,收放起落架,收放襟翼,操纵水舵、扰流片、擦窗器,操纵发动机顺桨使用。冷气系统有两套,一套由发动机引气,另一套是容积8升、充气压力140~150千克力/厘米2的冷气瓶。水轰-5驾驶舱内有两套主操纵机构,正、副驾驶员都可以操纵,升降舵、方向舵为硬式操纵系统,副翼操纵系统为混合式(钢索与拉杆),没有助力器。操纵系统配备有自动驾驶仪和三轴复合液压舵机助力器及气液人感装置,并随时可由自动操纵转换为人工操纵。为保证飞机在水面随时能自行起动发动机,备有动力电源系统。因水轰-5的乘员舱是非气密的,因此该机没有增压系统,但可以调节温度和通风。高空飞行和紧急情况下可使用液氧,YZ-1型氧气瓶可储存液氧32千克,每小时最大耗氧量为6升。

水轰-5采用交、直流混合供电。直流电源为4台并联的QF-18型直流起动发电机,每台18千瓦,电网电压为28.5伏。交流电源为4台JF-30三相无刷交流发电机,每台额定功率3 0千伏安,电网电压115/200伏,频率400赫兹,分别由4台发动机带动。用电设备和系统有发动机起动系统、顺桨系统、燃油电气系统、灭火系统、防冰加温系统、滑油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照明系统、操纵信号装置等。

水轰-5的主要仪表与一般轰炸机的相似,由于海上全天候搜潜攻潜需有较多的无线电设备和其他飞机没有的反潜设备。机上装X S-5 A信标机、BWL-7自动无线电罗盘、263无线电高度表(0~600米,误差±9%)、773多普勒导航雷达等导航设备。航向系统、惯性—多普勒组合导航系统、高度—速度中心仪、自动驾驶仪、搜索轰炸雷达和地形回避设备等一整套电子设备,以保证飞机具有全天候远航能力。通信设备有C T-1指挥电台供驾驶员收发话用,飞行高度为5000米时,通信距离为230千米。7 0单边带电台(短波)是飞机报话台,供远程联络通信用。B J-3机内通话器,供机内7个乘员通话用。主要反潜设备有搜索轰炸雷达、旁视雷达,超高频定向仪、非定向和定向声呐浮标、非定向和定向声呐浮标接收机、火控电子计算机、爆炸定向声呐浮标、磁力探测仪、光学与激光瞄准具等。

可以携带自导鱼雷、“鹰击”空舰导弹、航空炸弹、深水炸弹等反潜武器,此外机身背部还装有自卫用23毫米活动炮塔。武器分别挂在机身与内侧发动机之间以及内外侧发动机间的机翼挂架下面。

1968~1983年,水轰-5研制费共约7662万元。1986年1 2月,水轰-5服役不久后,应法国方面要求,达索公司一行7人来到了设在青岛的水上飞机基地,对水轰-5进行参观考察;1988年,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率领的访问团更是专程参观了水轰-5,并对其留下良好印象。外界对其评价也较好,认为该机抗浪性好,超低空性能优异,有航程大及载弹量多等特点。而机载航电性能稍差,动力装置需要改进。整体而言,水轰-5仍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水上飞机,而且发展空间很大,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对水上飞机的资金投入太少,令水轰-5无法进一步提升。

2009年,605所正式启动“蛟龙”-600(JL-600)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项目,立项批复工作已经经过财政部签审。这意味着,我国水轰-5水上轰炸机在研制40年后,终于后继有人了。

类  型: 四发涡桨水上反潜轰炸机

乘  员: 7名

尺  寸: 翼展36米,机长38.9米,机高9.802米,机翼面积144米2

重  量: 最大起飞重量45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36000千克,正常着水重量36 0 0 0千克,最大着水重量395 0 0千克,空机重量27724千克,燃油重量4417千克(正常)、13417千克(最大)

动力装置: 4台涡桨5甲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额定功率2059.4千瓦,最大功率2316.8千瓦

性  能: 最大平飞速度556.6千米/小时(高度6 0 0 0米),实用升限0250米,最大航程4906千米

武器装备: 固定武器为尾部炮塔装2门23-2航炮,备弹500发;载弹量3 0 0 0千克(正常)、6 0 0 0千克(超载);翼下4个挂点可挂616自导鱼雷,鹰击-1空舰导弹,航空炸弹,深水炸弹;正常装载(3吨)时,可挂2枚鱼雷或导弹,超载(6吨)时可挂4 枚鱼雷或导弹.

劲舞空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