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 M 型飞机

文摘   2025-01-19 00:07   海南  


歼-7 M 型飞机是歼 -7 B飞机的发展型,也是在歼-7 Ⅱ的基础上改进的。  1983 年中国与约旦通 过谈判签订合同,向约旦出口60架歼-7M型飞机。由于国内军费削减等原因,导致引进英国7项设备研制的 歼-7ⅡA型飞机内销困难。随后,向约旦出口歼-7M型 飞机谈判成功, 为在歼-7M型飞机上移植引进技术,从 歼-7Ⅱ型生产线上抽出两架作为引进设备的试验机。另外改装了一架预研机(139号训练机),作为国内配套设备和系统改装的试验机。

歼-7 M在外形上与歼-7Ⅱ的主要区别在于:机头空速管支臂缩短,由机头正下方移至右上方,并改为固 定式安装。

歼-7M使用性能更好的火箭弹射座椅,达到了零高度、表速130~850千米/小时的小速度弹射救生指标。

歼-7M安装了引进的MADS-7型航空电子防御系统,此外还加装或换装了7项引进的火控电子设备:956 型平视显示器、7M型测距雷达、50-408-02型大气数 据计算机、AD3400多频段通信电台(带AA3460保密 机)、0101-HRA/2型雷达高度表、2032型记录照相 枪、静止变流器(两台单相、  一台三相)。但是,电台不带AA3460保密机,在垂尾也不装甚高频天线。

该型的外挂导弹与歼-7B 类似,机翼下既可挂2枚法制R550近距格斗导弹,亦可挂2枚霹雳-2 导弹。 歼-7M的机翼增加了一对外侧挂点, 可挂一对480升副 油箱,或HF-5火箭发射器,或50~100千克炸弹。由于 外挂重量增加,对前、主起落架进行了加强设计。

歼-7M飞机集之前歼-7各型优点于一身,是当时 我国最先进的轻型高空高速歼击机之一 。1983年8月31 日,歼-7M由驻厂试飞员余明文驾驶首飞成功。

1981年第四季度~1984年6月,有9架歼-7M飞机 先后通过了在国内外进行的529个起降的试验飞行。为了考核歼-7M的武器系统和飞行性能,在飞行研究所进行了多次试飞,还在国外进行了试飞打靶;并与歼-6 、 强-5、“幻影” 5和F-16飞机进行过模拟空中格斗。结 果显示:歼 - 7M 飞机在空地航炮、空地火箭弹、空地 炸弹和空空航炮项目上成绩优良。只是导弹格斗略显不足。

1984年11月26日, 歼-7M飞机通过了技术鉴定。 1984 年 7 月6 日,第 一 批2 架歼 - 7M 飞机交付给约旦空军,年底前又交付了28架。 1985年5月,再次向约旦交 付30架,共出口60架。歼-7M型飞机的诞生, 打破了 国内新机研制的程序惯例, 制造上先通过10架飞机的制 造,做好1300多项新零件的工艺鉴定工作。引进合同和 2亿多美元的出口合同胜利实施,为我国军用飞机的出 口开创了一个新模式。■



性能数据

类    型: 单座单发超声速歼击机

尺    寸

 翼展7.15米,机长13.945米(不计空速管),机高4.103米,机翼面积23.0米2

动力装置: 

1台涡喷7乙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400千克力,

单台加力推力6100千克力

性    能:

 最大平飞速度2177千米/小时(高度≥12500米),最大平飞马赫数2.05(高度≥12500米),巡航速度955千米/小时 (高度11000米),实用升限19000~19200米,最大爬升率 155米/秒(海平面),水平加速时间158秒(高度12000米,马赫数1.1~2.0),最小盘旋半径1820米(高度5000米,加  力),最大航程1200 千米(机内油箱)、1450 千米(带1个  720升副油箱),最长续航时间1小时45分(带1个副油箱), 起飞滑跑距离750~850米(加力)

武器装备: 

固定武器为前机身下方2门30-1航炮,备弹120发;翼下2个内侧挂点可挂霹雳-2、霹雳-7近距格斗导弹,火箭弹发射 器,50~250千克炸弹;翼下2个外侧挂点可挂火箭弹发射 器,50~100千克炸弹


劲舞空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最新文章